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来自:经验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做好党的青年群众工作~

一、牢牢把握党团的特殊政治关系:
始终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党的群众工作整体格局。共青团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必须将全部工作纳入党的群众工作整体格局中谋划、推进,努力实现团的组织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尽可能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切实履行好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这一根本职责。
二、牢牢把握团的职能作用:
坚持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服务党的工作和建设。在实际工作中着眼新的形势和任务,紧密结合国情、省情、青情,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集聚工作力量。
通过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和凝聚,把引导青年作为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在切实履行好团的四项基本职能中努力推动党的思想主张在青年中的广泛传播,坚定团员青年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三、牢牢把握党的群众观点的根本要义:
努力将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作为共青团组织的自觉行动。结合学习型团组织、学习型团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党的群众观点的教育和实践。
推动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将重心转向基层,把目光投向广大普通青年,使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有效转化为全省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的内心自觉和统一行动。
四、坚持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运用群众工作方法出发:
努力构建共青团组织为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科学体系,以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作为“青春燎原计划”的基础平台,更加广泛地联系青年群众。
五、以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作为“青春燎原计划”的关键要素,更加有效地服务青年群众。三是以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作为“青春燎原计划”的根本目标,更加全面地引导青年群众。四是以强化共青团的工作力量作为“青春燎原计划”的核心动力,更加坚定地依靠青年群众。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的执政之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并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总结。
我之所以选择《如何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一课题,主要考虑到舒家坝镇有丰富的本课题研究资源。其一,舒家坝镇是宁强县城较近的集镇,群众的思想及信息比较灵通,因此群众对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和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其二,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调整的较快,我镇各种矛盾凸显,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中遇到了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多变的多种利害关系和社会心态相互交织后形成的尖锐棘手的社会矛盾。其三,舒家坝撤乡并镇及2013年税费改革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主要工作就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长期以来,积累了一些在复杂环境下做群众工作的成功经验。其四,今后,舒家坝镇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做群众工作将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作些前瞻性研究,指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我认为探索提高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问题是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长远的现实意义,开展这样的课题研究有重要的价值。为此,我们本着运用基础理论指导,通过现实素材分析,寻找和发现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手段这一目的,深入地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当前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将持续面临的矛盾
(一)一些干部责任心不强与群众对政府过度依赖引起的矛盾
从我镇实际来看,一部分干部存在着群众意识淡薄,群众观念弱化,缺乏体恤民情的情感基础,在做群众工作时常常自以为是,作风不深入,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充分,作决策时习惯于下命令发指示,从来不认真倾听一下群众的声音,给群众造成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还有些干部精神状态低迷,工作效率低下,群众办事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推诿、扯皮、消极”现象依旧存在,对待工作只求形式不求实绩,只求虚名不求口碑,往往只是追求短期利益,而置群众的根本利益、基本需求于不顾,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而群众对建立一个高效、公正的政府,树立公正、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形象的愿望却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群众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缺乏对自己角色的准确定位,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有问题产生、有个人利益得不到解决都责怪政府,享受权利越位,承担义务缺位,有事没事找政府,有理没理找政府,严重威胁着干部群众相互理解包容的法理基础,导致了干群情感淡化。
(二)部分干部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对等引起的矛盾
目前的干部队伍,本身起点相对比较高,而且新录用的工作人员大都是科班出身,再加上这几年培训力度的加大,在知识层次方面提升比较快,而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做群众工作能力则需要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一些年轻干部总感到不能学以致用,出现了一些浮躁思想。甚至还出现了“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现象。特别是在形势发生变化,群众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党员干部和领导则表现出缺少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群众,往往照本宣科,或三缄其口,或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致使一些群众出现上访。譬如低保问题、建房指标问题、生活困难救助问题,群众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政府制订的政策也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往往是群众的“合理要求”和政府的“合法政策”之间发生激烈碰撞,而且部分群众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只有通过上访等非常手段,个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才能得到解决。在这类事件的处理上,基层领导干部往往陷于两难境地,不敢碰硬、缩手缩脚、瞻前顾后。面对上级,缺少讲真话讲实话的勇气,不敢把真实情况向上级汇报。坚持原则害怕上访,不坚持原则更害怕上访,乡镇的维稳压力不堪重负,有苦难言。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党员干部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
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之际,要把党的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要求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以下几种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是要具备在群众中树立自身威信的能力。影响力是一个党员干部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一个党员干部自身素质高,形象好,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能够带领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在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逐渐弱化的情况下,做好群众工作,缓和干群矛盾,要求党员干部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个人魅力,在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信。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将传统观念来一个彻底转变。在思想、人格、品德修养方面补充、积累、更新知识面,增长才干,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在创造业绩方面,努力学习,狠下功夫,多行修炼,不断增强个人魅力,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其次党员干部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以优秀的品德修养、过硬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公仆形象来感召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最后要不断加强自我改造,要切实维护团结,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既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广泛集中群众智慧,形成精诚团结,合力干事的工作氛围。
二是要具备在学习中提高实际工作方法的能力。如何驾驭复杂局面,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会不会为群众办事,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关键是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法。长期以来,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基本上是通过干部自身进行摸索和领悟,凭老经验、老方法做群众工作。缺乏对他们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许多年轻干部更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再加上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局面、新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对以往所掌握的知识及时进行更新,不会灵活处置、不会举一反三、不会因人而宜、不会因户施策,往往导致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出现措施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因此,必须要进行“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实际而不是空洞地”学习,努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结合我镇实际及当前农村工作形势,来研究新形势下,特别是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生活民主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学习中不断的总结和思考。通过学习,不仅要对先进积累加以吸收,还要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新工作中去,逐渐掌握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艺术和技巧。
三是要具备对事物的预见判断能力。如何科学地对事情发展的趋势和变化进行预测与判断,及时把握发展的方向,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处理问题时有条不紊是做群众工作的难点。有不少党员干部往往觉察不到事情的进展方向,缺乏对将要出现的情况的正确认识,也没有及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结果导致矛盾的更加激化。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提高审时度势的能力,必须全盘在胸,善于从全局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形势,科学地把握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吃透镇情、村情、民情,善于在普遍联系中总揽形势发展的大局。从政治上、政策上、战略上认识和思考重大问题,从事物的不断变化中掌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纷繁变幻的现象中看透本质。最后要学会果断决策,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存在矛盾的有效方法和措施,要强调方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保证矛盾的及时化解。
四是要具备对上对下的沟通能力。目前的基层党组织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既要直接面对群众,又承担着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政策的任务。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上级的相关政策,又要在实际工作中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到损失,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要具备一个上下沟通的能力。“对下”要畅通民意渠道,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特别是结合“三问三解三服务三促进”和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采取群众评议干部、问卷调查、个别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保证群众有说话的地方。将合理的意见和集中反映的问题认真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好解释工作。对上沟通,党员干部要具备一定的胆略和勇气,同时也要掌握做参谋、提建议的技巧、方法。将基层的情况、群众的想法及时向上级反映,为领导做好参谋,使上级在制订政策时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具有针对性。一定要防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出现,不然会导致党的各项政策“热在上面,冷在下面”,群众不理解、不拥护、不支持,会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五是具备随机应变的决策决断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就越处于易发、多发、高发的态势。这些矛盾产生的背景和激烈程度各不相同,若用老观念、老方法来做群众工作,凭老经验来处理新问题,往往事倍功半,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反而会更加复杂化和扩大化。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学会随机应变,要根据矛盾的特殊性,结合实际,灵活处理。首先要具备一定工作胆魄,特别是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中,要沉得住气,保持清醒的头脑,方法运用要得当,处置要得体。其次要运用一定工作策略,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开动脑子,真心实意与群众做朋友,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最后要掌握一定工作方法,特别是涉及到土地安置、征地拆迁和环境保护等目前的热点、难点问题时,不能简单的靠硬性规定来执行,通过宣传、教育群众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使群众听得明白、听得进去,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三、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不仅需要我们继承原有的成功经验,也需要我们直面新问题,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在实践中掌握新的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基于此,我们从工作机制和思想上、方式方法上,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一)从体制、机制层面间接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看,它是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基本保证,可想而知,面对一个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和机制极不健全的管理状态,即使干部有较强的做群众工作能力也难以全部发挥。因此探讨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问题,应该把它放到体制、机制这个大的系统里。我认为健全体制、机制功能,能够间接地提高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1.巩固基层组织建设在群众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基层组织直接面对群众,处在做群众工作的第一线,许多问题和矛盾具体而不可回避。上面一条线,下面一根针,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十分重要。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提高影响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其次要选拔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基层组织的带头人,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基层组织管理制度和上级支持基层工作制度体系,如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等,结合“争先创优”、干部下基层和群众评议科长等活动,锻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最后要获取基层群众对基层组织工作的支持,要加大群众对基层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在群众中建立起一种归属感,保证群众工作顺利开展,落到实处。
2.提升社会组织在群众工作中的补充作用
利用党的外围组织(如群团、妇联组织),发挥党的核心作用,是我们党的建设在革命时期的传统经验。首先要加强对群众性社会组织的领导,将单位党组织工作寓于社团活动之中,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拓展社会组织发展需要的空间,提供社会组织生存的制度保证,不断引领社会组织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壮大。其次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等手段,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群众的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村级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3.增强法律法规及管理条规在群众工作中的刚性作用
要保证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行为“过硬”,关键是严格各项法律法规,在工作中把握好“合法”原则。也就是说,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中要严格依据法律,都要用法律这根“准绳”来衡量一下。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增强依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处理各项事务过程中时,要把握好严要有据,宽要有边,硬要有度,软要有界,既不能不作为,又不能乱作为,要把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命令式”的习惯转变过来,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样,在法律条规的共同约束下,要教育引导群众的各项行为也要守法,不能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原则,以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保障大部分群众的合法利益,一旦出现部分过激群众乘机捣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和程序予以严肃处理,以此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
(二)从个体层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做群众工作的最终执行者是党员干部个人,面对农村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在看到客观条件制约的同时,更主要的还要看党员干部主观上有没有对目前做群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一个清醒的认识,有没有掌握作群众工作的本领。在新形势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个途径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1.从思维和潜意识角度,提高党员干部思想上对农村工作的重视。思想意识对人的言行有着明确的指向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建立干部增强群众观念和恤民观念的引导机制。利用强大的宣传优势,使执政为民的理念进入党员干部思维的深水区,达到条件反射效果。利用强大的组织力量,使党员干部与群众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与体验的机会,在亲身经历中增进关爱群众的情份,自觉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通过多种手段的引导,用真心真诚、感情热情来感召群众,吸引群众,凝聚群众,坚持用政策解疑心、用保障稳人心、用解困感人心、用真情换真心,多办人民群众想办、愿办、盼办而又自身无法办到的事情。
2.从言行和举止角度,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感召力。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主要体现在言行和举止上,要规范干部的言行,从这一点出发,建立干部工作以服务为落脚点的导向机制。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逐步淡化官本位意识,扭转实际存在的“主”、“仆”颠倒的现实社会状态,在长远政策,制度的制订上要有使干部成为真正“公仆”的导向力量,建立检验领导干部言行结果的信息反馈和考核机制,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指导。严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使干部每年的工作落脚点都能放在如何对群众服务的更好上面。通过这样的指挥棒,使干部的工作作风,态度不断朝群众高兴、满意的方向转变,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与理解,从而形成密切的干群关系。
3.从方法和工作效率的角度,提高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做好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的思维习惯、工作方式方法对工作效率有时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习惯了“压”和“拖”两个字,最终导致矛盾激化或导致矛盾升级。从这一点来看,不管哪一类个性的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都应该把握“快、缓、动、静”四个字,这四个字就是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定局的抓点。“快”主要是指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碰到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解决要快,在碰到复杂矛盾化解时机成熟时,处置要快。“缓”就是要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掌握时机,在有些问题处理上,不能心急,要放一放、缓一缓、冷处理,有些是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解决,急于求成反而解决不了。“动”主要是通过言行举止树立威严,特别是应该理直气壮的时候,就要敢于碰硬,该坚持原则的时候就要秉公办事。通过干部的实际行动来证明或表达当前工作就应该这么做,不应该因受到外界任何干扰阻力而停顿下来。“静”主要是要有耐心听取群众的心声,充分保证群众表达想法渠道的畅通。不能用老的“通不通三分钟”的办法,还有在群众有过激言行时,基层党员干部这个时候要冷静,沉得住气,控制得住局面。
4.从能力和公信角度,提高年轻党员干部提拔使用力度。要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结合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他们的聆听能力、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那些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敢于提拔使用,把他们放到领导岗位、艰苦岗位、关键岗位接受时间锻炼,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水平,让年轻干部真正感受到“有为就有位、付出就有回报”,充分调动年轻干部谋事、创业、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5.从交流和沟通的角度,提高党员干部角色转换的创新能力。做群众工作中,干部要充分运用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做到角色经常切换。首先是要掌握丰富的群众语言,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述政策规定,与群众交换意见。其次要善于揣摩群众的心理状态,善于分析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阶层、群体的心态。第三,善于向上沟通,要有反映真实情况的勇气,有效争取上级的支持。第四,要完善自我,增加人格魅力,使干部能走进群众的心里。通过个人的影响力来引导和动员群众,使群众能心悦诚服地服从你的指挥,真正地拥护你。基层党员干部作群众工作能力的提高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又决定于自身主观的努力,非党员干部个体所完全能为,也非党员干部所不能为,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人才造就工程,需要组织上为他们配置相对丰富的机会资源,也需要组织上给予他们适度的任职压力,从而使主客观因素都能调集到有利于基层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能力提高的方向,成就基层党员干部,也成就我们的事业

一、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家知道,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和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有过一段关于执政兴衰周期率的对话,就是著名的窑洞对。主席说,共产党一定能走出这个“周期率”,因为我们植根于人民,因为我们天天都在“赶考”。半个世纪的对话仍警示着我们:要重视人民民主,要密切联系群众,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
(一)做好群众工作,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践行党的宗旨的客观要求。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群众工作,任何时候都注意发动、鼓舞、相信和依靠群众,这是我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回顾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既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团结人民群众形成“真正的铜墙铁壁”,探索出了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核心的一系列群众工作的规律,从而不断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使许多群众从对党的怀疑、观望到理解和信任,在关键时刻甚至不惜为党的事业流血牺牲。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成为我党夺取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同样自觉地把党的群众工作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中。党的91年发展历史充分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群众工作是我们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主要法宝,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可以说,我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
(二)做好群众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成果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龙陵的经济社会得到飞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可以说,这是县委、政府依靠人民、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积极性的结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人们更加注重利益的追求。不同的利益主体必然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由此引发影响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增加,群体事件、突发性事件不断增多,对抗性加剧。由于多种矛盾并存,相互联系,一旦处置不当、不及时,就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矛盾。我们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局面,化解和克服矛盾和困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假如漠视群众利益,不以积极的态度去化解矛盾,对群众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或者在处理过程中处置不公、态度不好、方法简单,还会引发新的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阻碍全县发展的进程。
(三)做好群众工作,是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抓发展必须既要见物,更要见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解决经济社会的所有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必须体现六中全会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同时,人民群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让各阶层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充分地发挥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的创造活力,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大好局面。
(四)做好群众工作,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所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既要抓发展,又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着力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这就必须注意做好群众工作。我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政策观念、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和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自主意识在不断增强,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不断高涨,而新的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定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种变化,对我们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过去那种单纯靠行政手段的老办法已经不适应。我们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做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赢得群众的信任,不断巩固执政基础。
二、认真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国际间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信息化网络化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社会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群众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影响群众思想和行为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执政早期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无条件信任和服从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让位于对个体权利的追求。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化等问题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逆反”心理。由于党风廉政存在的问题带来对公权力的信任度降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形成了新的表达诉求渠道,成为群众参政议政发泄情绪的缓冲阀、调节器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群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等等。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群众工作趋向多元化
一是群众工作对象多元化。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社会阶层的日益分化,职业选择愈趋自由,社会流动不断加快,群众的范畴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与过去相对单纯的单位人、农村、企业职工的情况不同,现在已经广泛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不少新的阶层,以及流动人群、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群众,均成为群众工作的新的对象,群众面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政策等原因,不同群体财富的积累渠道不相同,对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程度不等,一些基本群众如工人、农民等利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一些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市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对现在的不少政策还是有意见。
二是群众反映问题多元化。当前群众集中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就业保障、涉法涉诉等问题,也有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历史遗留等多个方面、多个领域问题,群体性事件风险隐患凸显,诱发群体性事件新热点不断增多,群众诉求最大化,在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中,往往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参与者合理诉求与不合法手段相互交织,大多数人盲目的参与与少数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相互交织,复杂程度增加,处置难度加大,稍有不慎,就可能使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影响全局,非对抗性问题转化为对抗性问题。 
三是群众利益需求多元化。在改革中需求不断变化的群众个体根据各自所处生存状态,追求利益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促使群众需求从单一化趋向多样化、从普遍化向差异化转变。
四是群众工作主体多元化。党不仅要做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还必须发动政府、群众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中介来共同努力,有的放矢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工作,形成党的群众工作合力。
五是群众工作手段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依靠行政组织资源垂直命令式地动员社会的效力已越来越弱,而以利益驱动为杠杆的经济手段,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伦理手段,以契约自由为主体的法律手段和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舆论手段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党的群众工作的手段将趋于法制化、理性化和平等化。
(二)干群矛盾趋向复杂化
一是直接利益冲突和无直接利益冲突互相交织。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群众的要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畅顺的沟通机制,老百姓没有“出气口”,民意得不到有效表达,储存着大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潜在参与者。一旦产生诱因,马上就会出现众多的以围观、起哄甚至挑衅作为武器的声援者。
二是有理诉和无理诉互相交织。从平时来看,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有部分是由于初信初访不够重视,该解决的不及时解决,推诿扯皮,导致矛盾上交的有理诉求。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群众为了达到自己的诉求目的,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和“唯上”心态,对于法律渠道、民间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不动就到县委政府访、闹,以致越级访、重复访和集体访不断增多。
三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互相交织。当前,社会矛盾以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但也出现了一些对抗性矛盾的苗头和倾向。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经过周密策划和组织,内部组织层次分明,人员分工明确,有统一的口号和行动方案,进退都有人控制和指挥。同时,一些别有用心人员参与人民内部矛盾,竭力挑拨离间。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在工作中不授人以柄。
(三)形成原因趋向多样化。形成干群矛盾的原因很多,但突出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是决策失误。有些领导干部在制定政策措施时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在重大决策、重大规划调整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制定的政策、法规出现不平衡、不统一、不连贯、不稳定现象,执行政策随意性较大,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措施没有慎重考虑,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决策,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些决策失误,不仅造成经济政治损失,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是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割裂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是干部失信。有的干部对群众的生产生活不熟悉、不了解,对群众的联系不紧密,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处置不公正。有的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一些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及时洞察,缺乏事前发现能力,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难以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所以有些农村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不如对宗教组织的信任,过去干部登高一呼、一呼百应的情况现在见得少了。由于群众对干部的不信任,导致有的地方非正常组织抬头,甚至消失多年的邪教、会道门等非法宗教势力死灰复燃,敌对势力乘虚而入,成为影响农村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隐患。
三是处置失当。社会组织形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也日益增长,但不少党员干部把握不了群众的思想动向,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化,使一些本来可以妥善处理的人民内部矛盾激化,增加了社会对立情绪。有的乡镇和单位处理矛盾纠纷不够及时,存在拖、推现象,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小事不重视,等事情闹大了,领导才去解决。有的行政管理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具体执行政策、办理案件过程中,不考虑社会效果、不估计可能产生的后果,就事论事、就案办案,工作不深不细,作风简单粗暴,这些都极易导致群体性事件向恶性方向发展。
四是渠道失畅。当前,群众用各种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权利诉求和政治诉求,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程度上、不管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拓宽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但利益诉求渠道狭窄乃至缺失的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干群关系。
五是心理失衡。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经济格局被打破,一些群众对改革发展思想准备不足,不能够从全局、长远、理性地看问题,一旦自身利益受到影响,便产生心里失衡和认识上的偏差,引发怨气和不满。如贫富差距过大产生“仇富”心理;多数群众因法制意识淡薄,遇到问题还是习惯于找党委政府而不是找法律,要求“讨回公道”,在对待涉法涉诉问题上,出现“信访不信法、信法律不信法院、信领导不信法官”的倾向。有的把政府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的劝导错误地以为是“法不责众”。这些都是当前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的思想和心理基础。
当然,群众工作的特点和党群、干群关系的形式,在不同的时机和场合,还会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关键是我们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探索规律,有的放矢,全力解决,努力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三、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方法
当前,要切实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领导干部必须具
备五种能力。
(一)要具备亲民爱民的能力。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既是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力量。所以,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具备亲民爱民的意识。一是要强化宗旨意识。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要始终牢记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现实,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必须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必须时时刻刻用心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认真审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站在老百姓的位置,认真审视哪些问题是群众最需要解决的;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认真审视出台政策时,是不是对人民群众有实惠,会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影响和损失。只要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去谋划措施、去做民主决策,群众就会非常拥护、非常赞同、非常理解,各项工作就会稳步推进。反之,工作就会出现反复、出现障碍、出现失误,甚至影响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要善待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上访反映问题,说明群众对党委、政府的信任和依赖,希望通过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是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也是民意渠道顺畅表达的需要。如果对待群众上访的态度生硬、冷漠、敷衍,甚至把群众上访说成是“刁民”、“素质”低下、无理取闹,老百姓就会感到很失望,老百姓就会产生怨气和不满。因此,要善待普通的老百姓,善待每一名群众,善待每一个来访群众,并且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去化解社会矛盾。
(二)要具有思想疏导的能力。思想工作是开展各种工作的先导,是打开心灵智慧的钥匙,是解开心理疙瘩的良药,是推动工作进展的利器。无论要干成任何事,都需要我们去理解、宣传、团结、赢得群众。一是要虚心学习群众的长处,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人民群众交朋友,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疾苦,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帮群众之所难,解群众之所忧,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要有高超的演讲技能。思想疏导是需要人去游说和引导的,必须要有较强的综合知识,既要懂法律知识,又要有实事政策知识,还要有社会知识;必须要有演讲的艺术,演说时要“看菜吃饭、见客出席”,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千人一面,官腔十足,一个腔调,说一些不得要领的话,让群众摸不着头脑。三是要态度明确。开展群众工作,必须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地与群众交流、交心、交底,最后要力争与群众交成朋友,并在其中了解群众反映问题的具体真相和所要表达的意愿,然后有的放矢地对群众予以解释政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限,最终赢得群众的支持,最终赢得群众的信赖,最终赢得问题的解决。
(三)要具备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处置群体性事件、接待群众集体上访工作,与其它工作相比,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它的风险性,工作方式和方法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不良事端,就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就会给工作造成被动,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做好处置群体性事件和接待群众集体上访工作,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新形势下的艰巨任务之一,必须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不畏艰难的勇气、敢于碰硬的决心、善于取胜的态度,抓住良机、稳妥细致,顺势而为、果断处理。一是要有正确的判断力。群体性事件和群众集体上访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的,它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有一个酝酿、集聚、行动的过程;是一个矛盾长期积累的过程,矛盾从小到大、有少数人参与到多数人参与的过程;群众情绪从平缓到偏激、从怨恨到非常激烈的过程。这个时候,就要冷静思考、深入分析、准确判断,采取与大众对话、个别征求意见、推举代表座谈等方式,逐步缓和群众的激烈情绪,并加紧控制局面,有序开展工作。二是要趁热“打铁”缓矛盾。群众的情绪缓和下来后,就应该立即召开群众代表会议,让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尽力让群众的怨愤情绪宣泄出来;让群众将反映的问题完整的表达出来,使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加真实的显现出来。三是要重点做好带头人工作。对群众中的领头人和主要人员,要分别做好思想疏导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明政策和法律规定,使其打消不正确的念头和幻想,劝其按照政策规定解决问题。
(四)要具备综合协调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信访
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工作是为党委、政府服务的,是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化解矛盾隐患的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综合协调能力,必须要有反映敏捷的能力,必须要有行动迅速的能力。一是要当好参谋。发生群体性事件和群众集体上访时,最重要的是反映要快、行动迅速、汇报及时,及时将发生的情况向党委、政府领导报告,并提出处理问题的措施。二是密切配合。首先,要协调好上级和下级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本部门内部之间的关系,做到协调到位,指挥正确,沟通顺畅,联系密切,形成合力。三是督促有力。责任落实后,更重要的环节是在检查督促上,要把哪些比较薄弱的单位和部位作为检查督促的重点,尤其是发生矛盾的责任单位和有权处理问题的职能部门,要重点检查督促,促使其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五)要具备超前意识的能力。群众工作的重点在基层,
在问题发生的部门和单位,这就要求做好群众工作不是“事后诸葛亮”,更不是“马后炮”。要坚持超前谋划,问题没有发生时就要做好工作,实行工作重心下移、责任下压,措施防范在前、补救手段在后。一是要做好矛盾排查。对群众中的矛盾隐患,要早排查、早预测、早介入、早处置,坚持排查到位,处置到位,解决到位;坚持不留后患,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二是要强化信息沟通。信息是开展各种工作的生命线,是思考问题、做出决策、采取措施的“定盘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要对群众活动中的重大敏感信息及时报告,及时研究,及时分析;要对个别群众思想动态给予及时关注,掌握其动态、关注其行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防止个别人的行为演变为多数人的行为;要特别关注民间的信息,民间的信息至少代表一部分群众的心态,这些民间信息可能就是做好群众工作的着力点、焦点、难点。必须坚持信息的沟通、共享,使信息更好的发挥在群众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复杂化,各种利益矛盾更加突出,外部世界发生的一些事件的影响很容易就传导到国内,国内的一些负面情绪也很容易传播开来,进入信息时代,官方与民间形成了两个舆论场,党员干部的行为稍有闪失,就会被网络放大,在现实中的公信力就会受到极大的质疑,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直接带来了利益冲突、社会矛盾的增多,做起群众工作来,自然是千头万绪,互相交织,难度增大。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视频

相关评论:
  • 19474088591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郜江娴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是纸上谈兵,喊喊口号、装装样子,必须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赢得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加大联系群众力度,进一步了解民情。做好群众工作,必须了解群众。要了解群众,首先要深入群众。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

  • 19474088591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郜江娴要敢于做群众工作,还要树立正气。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如果自己不干净,怎样去说服教育群众,又怎敢到群众中去做工作?三、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仅有热情和干劲远远不够,还须有新方法、新...

  • 19474088591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内容简介
    郜江娴《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这本书涵盖了丰富内容,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强调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接着,书中详细讨论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同时,它也关注到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如何解决群众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此外,教育和引导...

  • 19474088591浅析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郜江娴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相互影响,给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

  • 19474088591如何站稳群众立场,做好群众工作
    郜江娴努力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善于沟通交流。不断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水平,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环节。广大党员干部应放低姿态,把自己和群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做到“朋友式交往接近、平等式相互交流、协商式化解矛盾、亲人式关心照顾”,避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摆官架子,戴着有色眼镜看群众;在了解...

  • 19474088591新时期领导干部在群众工作中应具有什么的基本品行
    郜江娴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清正廉洁的自律要求。1、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2、清正廉洁的自律要求: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做到自重、自警、自励。

  • 19474088591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郜江娴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实现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的奋斗目标,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

  • 19474088591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
    郜江娴总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真正做到亲民、爱民、敬民、为民。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还要从理智上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不仅在一般理论观念上理解如何树立群众观点,还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始终贯穿于我们具体的实际工作中,把“...

  • 19474088591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郜江娴新时期错综复杂、任务繁重的群众工作,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工作。一、在一起,在空间上和群众拉近距离。下基层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是领导干部的常规工作之一。当前,领导干部普遍存在下基层次数少、和群众在一起的时间少、对群众了解不够等问题。一方面是...

  • 19474088591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郜江娴农村群众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关键要从解决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入手,认真研究新时期农村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农村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切实增强农村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做...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