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哭闹不必大吼大叫,哪几个方法更有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什么管教方法既简单又有效~

保持冷静去教育,事先立好规矩,告诉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每次都公正执行,慢慢孩子会形成规矩意识。

教育者,尤其是父母,最常犯的、最不经意间就会犯的,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太过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感受孩子的感受,这样往往容易把自己带入误区。无论是因为什么,纠正孩子的一个错误行为——父母的教育行为,包含着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目的和效果。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采取的教育手段,正确与否都将对孩子在许多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所以,教育手段的正确与否,就显得非常的关键。说得再明白些,就是每一种教育手段,不仅是对达到目的起着作用,还对孩子的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以及孩子的自尊心、自我控制力等产生许多“隐性”的,但又是重大的影响。一、别的我不讲,我光列一下各种教育手段的劣端:1. 打孩子。打孩子的目的本来是要纠正孩子的某种错误行为,但许多家长都忽略了,无论你的目的是否达到与否,挨了打的孩子却一定是学会了打人,学会了暴力。在我认为,只有在教孩子正当防卫或主持公道、惩强扶弱时,才能名正言顺地教孩子打人,甚至教孩子学功夫。除此之外,都不能以打人来作为教育的手段。2. 责骂孩子。和打人一样,责骂只能使孩子害怕,孩子因害怕才屈服于你,而不是因真正懂道理,而服理。谁都不愿意挨打和挨骂,孩子也一样。受责骂的孩子必定学会责骂的本事。3. 羞辱孩子。4. 弃之不顾法。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虽然父母的目的只是想吓唬孩子以达到惩戒的目的,但对孩子尤其是小宝宝来说,是根本不会理解的最让人恐惧的教育方法。孩子屈服于失去亲人的恐惧,而不是屈服于懂得了他犯错的真正道理。这种方法不仅使孩子学会不负责任的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手段,也让他们学会不再信任任何人。二、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行为前,应该保持调度的冷静和理智。1. 分析孩子哭闹的全部原因。孩子哭闹的显性原因外还得火眼金金地看清楚哭闹背后的隐性原因。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的哭闹,可能孩子仅仅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而对于1岁以后的孩子来说,哭闹不仅是为了达到目的,还有为了试探父母的态度及耐心,和对其哭闹手段的反应。可对于三岁以后的孩子来说,哭闹除以上两点外,还有发泄内心强烈愤怒的作用。教育是一门非常复杂和深奥的学问,对于不同年龄、对象的人就有不同的相应的教育方法。这就如医生治病一样,同样的病,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采用各种相应的不同的治疗方案。一岁左右的宝宝,吵闹时最好、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开他的注意力,根本没必要用讲道理的方法。一岁以上三岁以内的宝宝,吵闹时就需要讲道理,耐心分析,甚至用安全的“体验”法来教育孩子。三岁以上学龄前儿童,吵闹时,就需要针对其已形成的自身的性格,用更为复杂的教育方法来处理。如冷静隔离法、约法N章法等来处理,甚至必要时还要加入一些相应的惩罚教育,如剥夺其一些喜好权力等。3.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带给孩子的感受,从中得出教育方法正确度的准确答案。作为父母,通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只想到自己的感受,只重视自己的心在疼,积极于弥补自己的内疚感,甚至让自己沉浸于不必要的后悔情绪中。如果教育方法是正确的,父母也同样因心疼孩子而后悔,这又如何能让自己保持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呢?所以,在我看来,这是父母们教育失败的关键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感受,如果答案是孩子的确知错了,而且知道以后将怎么做,那么,这不正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目的吗?如果是这样,父母何必再心疼、再后悔?要知道,你做对了,你给了孩子需要的教育,这一切都是对孩子有益的,那还有什么心疼可言,还有什么好后悔的呢?理智,是教育者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啊!

朋友前段时间和我聊天,对我讲到她三岁的小女儿朵朵,现在就已经叛逆的厉害。在家简直是无法无天,一有不顺她心的事情,就开始哭闹,在家里真是快要被孩子逼疯了。前天正好去她家附近办事,就去了家里做客。

本来朵朵在客厅正在看动画片,但是朋友要在客厅和我聊天,就让孩子进房间玩一会玩具。孩子不听就开始大哭大闹,朋友的声音瞬间提高大度:“你再给我哭,我就把你放在大街上,不要你了,是不是没有长耳朵~~~”等等刺激性的语言从朋友的口中讲了出来。

孩子顿时被朋友的大声吼叫吓得没有哭声,赶快跑进自己的房间。朋友对我讲到,现在对孩子不吼叫根本就没有作用,声音一大才能有效果。相信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吼叫孩子的经历。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吼叫真的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了吗?

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为何要吼叫

1. 吼叫成为了世代相传的教育方式。

曾经年少的家长,也是在父母的吼叫声中长大的,并且长大之后,也认为吼叫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式。想一想,曾经是孩子的我们,是不是也有过被自己父母吼叫的经历。那么在成为父母之后,也会自然而然的把这样的教育方式,使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2. 孩子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

因为工作不顺心或者生活中其他琐碎的原因,导致孩子成为了父母的“出气筒”。在父母看来,孩子是自己的,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是最安全的。因此在外面辛苦工作一天,回到家中之后,孩子的一点小错误,都能够变成父母大吼大叫的导火索。

3. 精力不济。

成年人生活不易,工作一天身心疲惫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就很有可能出现心烦、不想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情况。还有就是长辈带孩子也会出现精力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也就会出现冲孩子大吼大叫。

当人们处于大吼大叫的不良情绪之下,理智基本上已经算是没有了。

樊登说过:“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要求孩子出现错误,家长却想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快速的改掉,这是不现实的。”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属于想用五分钟快速的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的那一类,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需要对孩子做到不吼不叫

1. 孩子容易变成“成瘾性人格”。

孩子“成瘾性人格”形成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亲在这个家庭中地位的缺失,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极度缺乏安全感,孩子只能依赖其他渠道。

2. 经常大吼大叫,容易叛逆。

在家中如果母亲对孩子经常唠叨,还喜欢大吼大叫,让孩子必须服从自己的要求。孩子长大之后,就很容易叛逆。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尊重的。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让孩子没有感觉到被尊重。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就会对母亲的不满,而发泄出来。

3. 恶性循环,孩子也会变得遇事喜欢吼叫。

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对于人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当父母长期的对孩子大吼大叫,那么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只会用大吼大叫来解决问题。

李玫瑾说过:“当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这个时候对她大吼大叫,其实是一种强制性的行为。”

因此在未来一旦出现类似的事情,孩子也会采取自己最为熟悉的做法来应对。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事事都要求孩子,必须听自己的。

孩子是和我们一样的个体,只不过由于年龄的原因还需要依靠父母,来适应这个世界。孩子也具有自己完整的独立意识,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秉持的一个原则,就是需要做的是用正面的价值观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到不吼不叫

1. 学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多父母之所以会对孩子大吼大叫,就是感觉孩子脱离了自己的控制,并且认为孩子应该什么都要听自己的。这样类型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会生活的非常辛苦。只有给予了孩子一定选择的权利,孩子意识到了自己也可以主见,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才会慢慢的变得平稳。

2. 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避免命令的语气。

3. 用直接后果教育孩子。

所谓“直接后果”,就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做完这件事情,所面临的直接后果,这样才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现实中,我们很多父母的做法,往往是用间接或者消极的后果来处理。孩子看电视不愿意吃饭,很多父母的做法是直接关掉电视。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讲这样的处理方式,孩子是完全不理解的。不愿意吃饭就让他饿着,只有他体会到了“饥饿”的痛苦之后,才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总之,对孩子采用“吼叫”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们很多家长在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吼叫了孩子之后也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往往很多家长只是停留在自己意识到错误的这一步,却没有想过要去改变,或者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改变。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好好的去学习好的教育理念,有了正确的理论之后,那么在孩子的身上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教育孩子多一点耐心、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才是爱孩子的正确方式。



首先是要对孩子进行安抚。然后耐心询问孩子哭闹的原因,帮助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其次是给孩子一些他想要的东西去转移他的注意力。

不管孩子,离开等。孩子哭闹就是给大人看的,不管他他自然就消停了,离开他他主动就会追上来了。

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做家长的不能对孩子大吼大叫,当他大吼大叫的时候,我们不要理会他,当他停止哭闹的时候,我们要安慰她,告诉她不哭才是好孩子,

第一是不要过分关注孩子,让他自己意识到哭闹是没有用的。第二是平时对孩子的教育要严慈相济,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过分严格。


面对孩子的哭闹不必大吼大叫,哪几个方法更有效?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