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农民工的未来~

作者:李昌平

农村:从1978年开始,历经三十年的城市化,按户籍来算,农民从7亿多增加到9亿多;
中国:截至2008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3亿多,户籍为农民的9亿多;如果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如某些发达国家那样只剩10%的农民,那么中国还需要安置8亿农民成为“打工者”或市民(现已有1.3亿左右的打工者);
全球:世界发达国家人口总和不足6亿;中国、印度与东南亚国家如越南等,这些发展中国家“搞制造”的人总和达到数十亿。
这是李昌平的最新力作《大气候》中提供的数字,这组数字里就藏着“李昌平难题”。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中国必须让农民尽快尽多地变为工人或市民,否则中国的农民问题很难解决;站在全球的角度思考,中国农民转变为“打工者”(工人)越多越快,全球性的“中国制造”过剩就越严重,中国的“打工者”就会越“制造”越穷,这样一来中国的“打工者”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就如“9亿农民为4亿市民搞农业———越搞越艰难”一样,全球发展中国家累计数十亿“打工者”为发达国家不足6亿人“搞制造”,一样越搞越艰难。
“假如中国不减少农民,农民问题会更加严重———中西部问题;假如中国农民转变为打工者越多,中国的工人问题就会更加严重———东部和城市问题。”这就是李昌平在《大气候》中提炼出的“李昌平难题”。
那么,难题究竟难在何处?在李昌平看来,主要纠结到了中国人多、尤其是农民人口太多这个关键点上。中国耕地资源极其有限,农村要想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必须要大规模地“消灭”农民,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成为“市民”、成为工人。而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看到中国的打工者就业是如此的脆弱,风波乍起已经有 2000多万打工者被迫返乡成为农民,成为闲置的农民劳动力。中国城市如何再有能力容纳更大规模的农民市民化?国际市场如何还能消化更多廉价劳动力制造出更多的“中国制造”?何况未来在国际市场上还要面临印度和东南亚国家更激烈的竞争。中国的农民问题和工人(打工者)问题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看李昌平这本新书,是越看越让人揪心的。

(三) 三农问题的两个核心问题

医生有只能诊病的,我们更需要的还是既能诊病还能治病的医生。李昌平不但很会找问题、提意见,也很擅长开方子治病,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大气候》一书中,李昌平从反思自己十七年乡镇基层工作经历中的“改革故事”入手,着重系统论述了当前最为重要的一系列农民问题,并相应地提出系统的改革方案:农民贫困问题,详细梳理了十六项限制农民权利、导致农民贫困的不合理制度;新农村建设问题,诸如新农村建设的常见问题、难处和阻力,尤其是为那些寄望于资本家、走“公司+农户”的“菲律宾道路”的地方敲响了警钟;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试图澄清若干有关土地制度的一些模糊概念和似是而非的问题;乡村治理问题,着重论述了乡镇体制改革、村民自治、农民组织化问题;农村合作互助金融问题;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农产品价格以及其安全问题;等等。
李昌平在书中提到的这些问题中,我认为其中解决中国目前三农问题的有两个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和农民组织(农会)建设问题。世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都需要完善这两个基本制度设计。
第一个制度的设计是土地,土地制度设计要有利于农民转型和社会转型。土地制度的讨论现在正在走向两端,一个是集体所有,一个是私有化。李昌平在本书中主张建立的“新集体所有制”思路很容易让人误解,误以为要回到人民公社时期。实际上他主张的是把现有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度做实,土地征收及补偿等涉及到集体土地的事情要由全体村民说了算,而不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规定来处理,要保护农民的基本权利。
第二点,是关于农民组织的,也就是最重要的农会建设问题。实际上要保护农民权利、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必须要建农会。台湾在1972年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蒋经国先生发现大量的建设资金到农村之后都落入贪官污吏的私人腰包,所以开始大力进行农会改革,使台湾新农村建设有了负责任的执行主体。有人说农会组织是政治组织,不能搞。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言论,农民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政治组织?农会是农民声音的表达组织,可以是一个政治利益表达组织,但它绝不是一个政治反动组织。恰恰相反,正如李昌平在书中指出的“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共产党)执政基础越牢固”。农会不是洪水猛兽,应该允许社会有多种利益表达组织。
当然,这本《大气候》是要从整体上把握的,不能每一部分拆分来看。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到的,思考、解决三农问题“要有一个整体的框架,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 ”,如果只是从粮食、土地、农民组织、金融等各个单角度思考农民问题,肯定没有出路。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要在完善、保护农民自主性的基础上,整体上思考设计各种制度。所以,从某个领域、某一侧面来看,本书中的某些观点的某个方面可能没有道理,但是从整体的农民的角度看,却可能是妥协、平衡后的最佳选择。
这本书也不是没有局限性。当前有两种概念,一个叫做打工者二代,一个叫二代打工者。打工者二代就是那些在城里面出生的孩子,他们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他就认为我是城里的人。但是我们的城乡二元结构使他没有城市户口,没有城市社会基本保障,他父母失业了,他也什么都没有,必须回到从未呆过的农村。二代打工者是与第一代打工者相比较而来的概念,第一代打工者在农村种过地,二代打工者主要是从学校直接去打工的,他们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但是政府又没有为他们设置一个正常的转移的通道,他们也进不来城市,成为“漂移的群体”。这些群体实际上是“李昌平难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本书并没有区分他们,也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代人问题的办法。

(四)四种身份与四套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学会前会长、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在为本书作的序言中指出,这是“一本为农民寻找出路的书”,我的感觉是这本书是李昌平研究“三农”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性工作。假如说他2001年的《我向总理说实话》还只是一个观察或者思考,那么这本书则是作者完成了基本的理念架构,在系统地为解决 “三农”问题运筹规划,为农民寻找出路。李昌平一直处在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圈当中,他所有提的观点,不管我们如何看待,都必须予以关注和研究。
与我们大多数研究“三农”问题的人不一样,李昌平身上集中了四种身份:他曾是农民,出身农民,有深厚的农民情结,他的父母亲人也还在农村居住,每年都得回到农村的家;他曾是官员,在中国最基层一级的政府、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乡镇政府连续担任四届乡镇领导,有17年的农村官员实际工作经验;他曾是NGO的工作人员,曾经在香港乐施会从事了六年的农村扶贫实践工作;他也是学者,没有人怀疑是李昌平的呼吁让更多的中国人关注“三农”问题,现在他在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但依然常年在农村摸爬滚打。正是这样,他的身上集中了四套表述中国“三农”问题的话语体系———农民话语体系、官方话语体系、NGO话语体系和学者话语体系,这四种话语体系之间的误解和摩擦在他身上更容易得到消除。因此,他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和认识也是全方位的,四套话语体系融会贯通在一起,不致互相误会。反映到他的著作中,就是我们会发现和《我向总理说实话》一样,《大气候》也没有一点“八股式”的学究气,而是作者从自己的农村第一手调研见闻、农村的改革故事和实践经历中提炼出来的、融合了作者多年思考和领悟的著作,提出了一整套问题的解决方案,既有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也在自己的思路上架构了一套基本框架,是一本“为农民说话,为政府分忧”的诤言集。

历史是个圆,总会有规律。后30年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一定有极大的差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言,会发生那些变化? 小张为大家解密。1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我来说一说中国未来农民的变迁情况。

当前,农村的基本情况是, 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里打工,农村面临空心化。而另一发面,农村停留了大量的老年人,这些老年农民由于劳动力下降,而各种老年性疾病接踵而至,开始需要大量的医疗来维持。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形,一方面是大量的年轻人到城里务工,另一方面,农村还存在相当多的老年人等待着养老。

而当这些老人最终离开了人世,那么这个时候,农村就实现了新的更新换代。由于农村人口锐减,导致大量的土地闲置下来,而根据国家的土地流转政策,这个时候,有能力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租种更多的土地来进行规模化的生产,于是就实现了真正的土地流转,也让我们的农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农业规模化。

当前农业生产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小农经济,人们各自种着自己的土地,导致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种植,自然也影响了各种现代农业,比如机械化的应用。而如果实现了规模化的农业,那么就形成了一片区域可以集中管理,比如可以使用现代机械来进行耕作,使用飞机来进行灭虫和灭草,以及使用大型机械来进行收割。可以说,这个时候,我们的农业才真正的成为了高科技农业,大家不再是小农经济,可以规模化种植,自然也能够形成竞争力,收入也上去了,还可以安置更多的人。

这就是未来农村的出路。



如果一切发展都理想的话,未来某一个时候,在主要的农业产区,凡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可称为农民,占总人口不多,不会超过10%。网上查了一下,说美国农业从业人口只占2%,英国只占1.8%,日本3.4%,韩国7.7%,不知准确度如何?非常低是肯定的。

农业可能永久性的有一个问题,就是生产季节性带来的忙闲不均,依据发达的交通,可能会有一些学校的假期,会与忙季结合起来,学生们假期中,会使用各种易操作的机械,短暂参与农业生产。

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居住在农村,也可能和农民混居。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属于农村庞大水利等公共设施的管理人员,还有一部分,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农业生产活动也说不定,而不是以农业为业。他们可以和农民一起称为农村居民,如果这样算,就要多一些。他们的混居地,将以农村社区的方式存在。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条件和成本会有很大不同。当着农业主产区的供给商品率变得非常高时,会对部分区域的农业商品生产构成很大挤压,并以主产区运销成本承担极限为边界。这部分地区,最有可能是山区,牧区、林区等,会形成部分主要农产品的自我供给,同时许多特色产品外运。

最多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占用的土地资源很少,最少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更少的人口从事农业,将最大量的土地、林地、牧场等作为他们的生产场所。

以家在华北的魏强为例:“我家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育小麦和玉米,一年两季,地势平坦气候合宜,很适合机械化作业。个人感觉现在种地还是比较容易的了,耕地、播种、浇水、收获完全机械化,而且收获的玉米是直接剥完皮的,十亩地从收获到再种上新的作物也就一两天,整个生长期管也很简单,基本就是浇浇水。即使是这样,我们那里种地的人越来越少了,很多人到城里去买了房,农村的房子空了很多就那么荒着,地也不种了,大片大片的土地成为荒地,看着有点心酸,是因为现在生产力发达了就可以这样肆意浪费了吗。”

综上所诉,未来会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而留下来的大量土地集中管理和种植应该是最好的出路,就类似美国的那种大农场模式。土地规模化运营以后,与之配套的服务也会发展起来,比如农资公司,农业机械化产业,农民聚集区的医疗、娱乐、教育等配套都应该得到充分发展。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包括宅基地),还可以重新优化农村的劳动力配置。




我国农民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5545899529未来5年,农民工将会面临怎样的危机?
    狄杨步第三,农民工面临的生活压力将会增大。随着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即使农民工的工资有所提高,这并不足以保证他们能够享有品质较高的生活。许多人可能不得不忍受较差的生活条件和低标准的待遇,同时对日常开支精打细算。总之,未来五年内,农民工需要面对的危机主要包括就业机会减少、工资水平降低以及生活...

  • 15545899529未来10年,农民的土地最终会去向哪里?
    狄杨步1. 未来十年,农村土地可能会集中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或出租给他人种植。2. 当前,许多农村居民不愿从事农业劳动,因为种地既辛苦且利润较低。3.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种植意愿下降。4. 预计未来十年,专业人士可能会接管土地,种植棉花、花椒等,实现大规模种植。5. 农业发展将趋向规...

  • 15545899529中国未来十年农村发展趋势是什么?中国未来农村发展趋势
    狄杨步1. 土地集约化:土地所有者成为股东,实现土地资源的集中利用。2. 农民大量进城居民化: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将进入城市居住。3. 土地经营农场化: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将逐步成为主导。4. 土地整治倾向工厂化:土地整治将更加注重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5. 种养逐渐高科技化:农...

  • 15545899529未来15年中国乡村什么样?
    狄杨步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长效机制逐步完善,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到2035年,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 15545899529未来农村发展将是什么样子
    狄杨步三是可以吸引人才来发展农业。那么农业发展起来之后,农业相关的补贴势必会减少,因为到那时我国的农民已经富裕起来。每个农村都有承包大户: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多了,就会造成地广人稀”的情况,这样一来农村规模化生产就成了趋势,承包土地吸引很多人的投资目光,而且利润会比单干高很多。

  • 15545899529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8个趋势是什么?
    狄杨步中国乡村的未来发展呈现出八种关键趋势,标志着社会变迁与经济转型。首先,农业人口将持续减少,小型村庄可能会逐渐消失,农民的角色将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化。其次,农业补贴将进一步强化,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休闲农业的潜力将被深度挖掘,促进乡村休闲经济的发展。农村将孕育出新的农业形态,中小型农场...

  • 15545899529马云口中十年后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
    狄杨步近年来,农村改革逐步深化。明年将迎来土地确权的收官之年,届时农民将获得宅基地产权证。伴随农村户口的历史性变革,城乡一体化将在未来十年内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推动农村电商成为农民工转型的新选择,特色种植与网络服务将使商品交易跨越国界。2. 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过去二十年,农村生活水平提升...

  • 15545899529年轻人脱离土地,未来还会有农民吗?会发展为农场主的存在形式吗?_百度...
    狄杨步1. 随着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高度繁荣,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拥有稳定可靠的其他收入来源,他们更愿意将土地转让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可能会出现农场主的现象。2. 这一现象的出现依赖于充分的经济发展基础和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技术,这预示着农业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届时,农民不再需要担心土地...

  • 15545899529中国未来的农村会发生什么变化?
    狄杨步农村数量的减少及土地规模化种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相信在国家有关政策鼓励和扶持下,农民会有更多的空闲以及经济支持来发展其他工业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真正的实现自由和富强。相信未来农民会有更多的经济收入,依靠社会的进步以及各种科技力量的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成果和...

  • 15545899529农民未来的生存出路是什么?是打工还是种地?
    狄杨步农民是将来亦工亦农的新式技能人才。在我国已由农业大国发展趋势变成了工业大国,传统农业已经向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获得了大的提高,其工作专业技能和学生就业意识已基本上融入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必须。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趋势,绝大部分农民融进城市已变成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将来农民真实身份变换...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