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物理学家放弃学得最好的历史改为学习物理

来自:白云都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玻尔修改了物理学任务?~

玻尔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他还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废寝忘食,极度用功。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是钱伟长

一提到钱伟长,想必大家立马就想到他是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之一。

同时还有物理学家、数学家、教育家、大学校长等一大堆称号。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他曾是严重的偏科生。

高考时他的物理才5分、英语0分、数学和化学一共20分。

凭借着文史上的惊人天赋才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可他偏偏要弃文从理,立志当一名物理学家。

当周围人劝他放弃时,他斩钉截铁地说,学好理科更能振兴祖国。

此外,他颇为传奇的一生大多跟爱国脱不了干系。

1912年,钱伟长出生在江苏一个贫穷的书香家庭。

父亲钱挚是一名乡村老师;四叔钱穆是一代国学大师。

受家人的耳濡目染,他从小就将《春秋》、《左传》等中国经典名著烂熟于心。

等到他正式上学时,不料赶上了长期的军阀混战。

他不得不经常被迫休学在家,小学和初中加起来真正读过书的时间不足5年。

16岁那年,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

悲痛之余,他跟着四叔钱穆到了苏州的一所高中念书。

当时的他还不会数学的四则运算,英语从未没学过,理科也是一塌糊涂。

高中三年,他拼了命想补回十多年落下的知识,终归是力不从心。

为了增加有书读的机会,他高考时一口气报考了五所大学:

清华大学、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央大学。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奇迹般地同时被这五所大学录取了。

但当时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和化学一共考了20分,英文更是直接0分。

按理来说,他应该是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怎么会被录取呢?

原来这位严重的偏科生在文史上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比如考清华大学时,语文题目是写一篇《梦游清华园记》的文章。

他洋洋洒洒就写了一篇精妙绝伦的450字赋,获得了满分。

历史则考的是偏门的《二十四史》,要回答名字、作者、多少卷等,

当大多数学生都一窍不通得零分时,他居然全部答对,再次获得满分!

就这样,他走文史特长生的路子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了。

而他仅1.49米的身高一举打破当时清华男生的最低身高标准,成为班上最矮的学生。

就在钱伟长决定选择历史系的第二天,也就是1931年的9月18日。

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

钱伟长听到这一消息立马火了,落后注定要挨打的事实也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那一刻,他毅然决定弃文从理,将来好为祖国建造飞机大炮。

可当他将这个想法告诉周围人时,被泼了一盆盆冷水。

一个入学考试才得5分的人怎能学好物理?

果不其然,时任物理系主任的吴有训果断将他拒之门外。

但钱伟长学物理报效祖国的信念相当坚决,任凭谁劝都不听。

为了能转专业,他天天跑吴有训办公室,表明自己能战胜一切的决心。

终于,吴有训被他的真诚给打动了,愿意让他先在物理系待一年。

但要求他期末各门功课必须考上70分以上,达不到就乖乖回去学历史。

钱伟长拍着胸脯答应了这个条件,可其实这对当时的他来说比登天还难。

为了达标,这一年他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拼命苦读。

当时,他是清华第二位读书用功的学生,位居首位的是华罗庚。

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的期末成绩全部达标,成功留在了物理系。

可身材矮小的他不免天天受到其他同学的讥笑。

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每天早上都会去长跑。

机缘巧合下,他加入了清华大学越野代表队和足球队。

大二那会,他就夺得了全国大学生运动会100米跨栏的季军。

之后,他又凭借着精湛的球技入选了国家队,远征菲律宾参加远东运动会。

当时他的身高也从1.49米长到了1.66米,创造了增高奇迹。

而在学业上,钱伟长苦读四年后,逆袭为全班物理学得最好的学生。

此外,他还额外学了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近世数学、化学分析等学科。

学习运动之余,他也在清华园找到了一生的挚爱孔祥瑛。

1939年8月1日,钱伟长和孔祥瑛在校园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吴有训担任证婚人。

不过一般来说,两个人结婚意味着告别了单身,但他俩的婚姻生活却恰恰相反。

结婚前两人在校园里朝夕相处,结婚后反倒天各一方。

原来为了学习先进的知识,钱伟长考上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

很快,他就远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海外留学时,他钻研力学,跟随导师辛吉研究弹性板壳理论。

他和导师仅用50天就共同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并发表于纪念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里。

要知道,当时这个文集里被一起收录的文章作者还有爱因斯坦、冯·诺伊曼、铁木辛柯、科朗等。而年仅29岁的钱伟长是唯一的中国学子。

据说爱因斯坦看了他的论文后还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问题。

这大大增强了中国留学生的知名度。经过一年努力,钱伟长也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

1942年,他师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从事博士后科学研究。

他也是继钱学森和郭永怀之后,卡门的又一位中国弟子。

那时他担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的研究工程师。

期间,他与冯·卡门一同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的理论。

这篇文章也被国际上公认该领域的最经典弹性力学论文。

后来,他又参加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和研制工作。

出色的工作表现让冯·卡门对他刮目相看。钱伟长的科研事业也蒸蒸日上。

可抗战结束后,他却毅然决定优渥的生活,回到祖国。

跟当初弃文从理一样,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荣兴祖国。

他多次提出回国的要求,却受到了导师和周围同事的多方阻挠。

无奈之下,他只好一遍遍倾诉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最后才获得同意。

1946年5月,他回到清华大学当机械系教授。

为了实现科学报国的远大抱负,他一个礼拜就上17节课(当时一般教授一周只上6节课)。

同时,他还“承包”了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工学院三校的基础课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的课程。

就是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进入了学术科研的丰收期。

他创立了中国大学里的第一个力学专业,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

1954年,钱伟长和他的学生合著的科学专著《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出版。

它在国际上第一次成功运用系统摄动法处理了非线性方程。而“钱伟长法”被力学界认为是最接近实际而又最简单的解法。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钱伟长担任副所长。

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才加速了我国“两弹一星”的成功。

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钱伟长(中)任副所长

可惜好景不长,他因特殊原因陷入了长达20多年的低谷。

但就算再艰苦的条件,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工作。

在这期间,他为各方提供咨询解决了上百件技术难题,推导了12000多个三角级数求和公式。

值得一提的是,56岁时他被分配到北京成为了一名炉前工。

虽说不能在自己热爱的学术领域发光发热,但他仍将当工人看作是报效祖国的事业。

唯一让他感到懊恼的是,炉前工的主要工具钢钎重达52斤。

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钱伟长实在是举不起这样的钢钎进行作业。

不过,钱伟长并未因此自怨自艾,而是利用自己专业知识进行突破。

他就利用自己擅长的力学原理做了一个支架。

通过杠杆作用,他将钢钎一头放在支架上,用另一头捅火炉,就能展开工作了。

这不仅能节省了力气,还能提高他的效率。很快,其他工人也配备了“钱氏支架”,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

在“钱氏支架”的发明得到认可之后,之后他专门为工厂的设备改革出谋划策。

他为钢厂设计了800吨的水压机;设计了2000平的热处理车间;将钢厂当成了教室,搭配着力学原理给工人讲解操作技术。

在那里,钱伟长不仅跟工人打成一片,还将平生所学用在了实际生活中。

直至1972年,他才迎来人生中新的转机,能够重新开始搞科研工作。

在接下来的10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他横跨了无数专业。

涵盖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处理、管板、断裂力学、加筋壳、穿甲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这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因此,他被称为是“万能的科学家”。

虽说岁月不等人,但钱伟长始终保持着积极学习新事物的心态。

他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64岁涉足计算机领域。

1982年,70岁高龄的他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后来还被任命上海大学校长等多项职务。

1984年,他提出了宏观字形编码(俗称钱码)输入法,对电脑中文输入的开发有重大贡献。

当然,他如此发奋地学习与工作,也只是为了能将自己的点滴汗水用来建设祖国。

2010年7月30日,钱伟长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但他身上的精神却依旧感召着世人。

他传奇的一生都在践行自己说得那句话:“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那个物理学家放弃学得最好的历史改为学习物理视频

相关评论:
  • 19274824162寻物理学家科学家的小故事
    华蓝仁严先生1923年赴法国留学,1927年获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著名物理学家比埃尔•居里发现了晶体的压电效应,但压电效应的定量数据的获得,是严先生深入研究并精确测量给出的。严济慈的导师是物理学家夏尔•法布里,他是居里夫妇的好朋友。玛丽•居里夫人对严先生的研究非常支持,并把四十年前居里用过的石英晶体样品借给...

  • 19274824162邓稼先的小故事
    华蓝仁以邓稼先的“国宝”身份,可以有很多办法把女儿接回来的,但他没有这样做,他的女儿是研究所中最后一个按政策回到北京的。回城后,志典在一家皮件厂当了一名普通的制作工人。5、牢记父亲嘱托科学报国 邓稼先自幼在父亲的引导下,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用切身行动诠释了“忠孝”的内涵。北京陷落后,...

  • 19274824162霍金的身残志坚故事
    华蓝仁霍金生病不再能讲话,必须用特别方法传达信息,对方一手拿着一张字母卡,另一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用食指指,当指到霍金想要的字母时,霍金会扬起眉毛,这样,可以慢慢地把整个单字拼出来。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两只眼睛可以活动,疾病已经使他的身体严重变形,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

  • 19274824162科学家的故事
    华蓝仁老诺贝尔是一位献身科学技术的发明家。当他在瑞典苦心经营的小工厂毁于火灾之后,他便远离祖国和妻儿,到俄国寻求生路。在俄国,老诺贝尔惨淡经营,从事机械发明和研制炸药。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俄国方面的赏识,但俄国皇室的政治动荡,又使他好景不长,事业难以为继。年近60岁的老诺贝尔回国后,重整旗鼓,...

  • 19274824162有哪些历经磨难的人
    华蓝仁历经磨难的人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一、科学家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位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科学领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他的相对论理论最初并不被人们接受,甚至遭到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但是,他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理论,不断努力研究和探索,最终取得了重大的科学成就。二、艺术家梵高 ...

  • 19274824162爱因斯坦简介
    华蓝仁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爱因...

  • 19274824162请帮我了解一下霍金的简介
    华蓝仁是一个生 育孩子较安全的地方。他八岁时,他家搬到圣·爱尔本斯,伦敦北面20英里的一 个小镇。十一岁时,史蒂芬到圣·爱尔本斯学校上学,然后上牛津的"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他父亲上过的学院。虽然他父亲想让他学医,但他 却想学数学。而大学学院没开数学专业,所以他选择了学物理。在...

  • 19274824162科学家勇于追求真理的故事题目
    华蓝仁这个不好回答`随你``不过给你点提示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平素非常喜爱鲜花,但他却没有时间去逛花园。于是,他只好在自己的房间里摆上几个花瓶,让园丁每天送些鲜花来以便观赏。一天,园丁送来几束紫罗兰。正准备去实验室的波义耳立即被那艳丽的花色和扑鼻的芳香吸引住了。他随手拿起一束...

  • 19274824162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
    华蓝仁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东部的乌尔姆,犹太血统。他的父亲海尔曼?爱因斯坦很有数学天赋,但父母没钱供他上学,只好弃学经商,爱因斯坦的母亲保里诺?爱因斯坦是富有粮商的女儿,很有音乐天赋。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

  • 19274824162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科学家——爱因斯坦和牛顿,最后都走入宗 ...
    华蓝仁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西南的乌耳姆城,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为电站和照明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厂。母亲玻琳是受过中等教育的家庭妇女,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