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增产方法

来自:学习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蔬菜大棚增产的措施!急!!(生物)~

一、采用合理的棚型结构。目前农村所建温室大都采用塑料大棚,而塑料大棚的棚型种类较多,性能也各异不同。在建棚时,要根据各自的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科学合理地选建牢固实用的棚型,这是确保大棚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
二、选择适合大棚栽培的优良品种。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对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冬暖型塑料大棚栽培黄瓜,要选用耐低温,弱光的品种,春用型塑料大棚栽培冬春茬的蔬菜,要选用前期能耐低温、弱光、早熟,后期能适应高湿环境、抗病、丰产的品种;大棚秋延迟栽培,要选用前期耐高温、抗病、后期要耐低温,且结果比较集中的品种。
三、科学合理地推广嫁接育苗技术。大棚蔬菜采用嫁接育苗,可以克服土壤连作障碍,防治根病发生,并能有效地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耐低温的能力,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一般都在90%以上,总产量较自根苗提高20%以上。
四、增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措施:1、经常清扫薄膜棚顶面,以便增加透光率;2、科学合理地及时揭盖膜:3、充分延长光照时间;4、采用直立架和吊架:5、选用优质薄膜,尽可能选用无滴水膜,塑料大棚薄膜上附着一层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而无滴水膜没有水滴粘附着,可提高透光率,增加进光量,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6、挂反光幕。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2米宽、3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的柱子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使地面增光40%左右,棚温可提高3-4℃,地温可提高1.8-2.9℃;如黄瓜可增产20-25%;番茄可增产41.8-58.1%,且品质也有所改善。
五、采用多层覆盖,可保暖防冬。塑料大棚采用多层覆盖是防止冻害的有效措施。根据反复实验、观察测定,在塑料大棚内再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地温可提高1-2℃;在棚中采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层幕,在夜间覆盖,可使棚内气温,地温平均提高1-2℃,在大棚四周覆盖一层1米高的草苫子,也能使棚内温度提高1-2℃。
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在番茄开花期,用10-20PPM2,4-D溶液蘸花,可防止花蕊脱落;在黄瓜2-3片真叶时,用100-150PPM乙烯剂溶液叶面喷施,可使雌花节位明显降低,雌花比例显著提高;用2000-4000PPM乙烯剂擦抹番茄熟绿果实可促进新鲜色:用1000-1500PPM矮壮素溶液处理番茄秋苗,可防止徒长。
七、应用增产菌。增产菌为一种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的植物保健益菌制剂。一般能使作物增长达10-15%。使用方法有拌种、沾苗根、喷施;一般每亩用量分别为可湿性粉剂10克、20-25克、10克。
八、应用稀土。稀土有促进作物生根发芽,增加叶绿素含量,又有促进果实器官的营养供应,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使用方法,每公斤种子用土2克拌种;0.03-0.05%溶液浸种,喷雾,25-30克/亩,加水50升,米醋75克,连喷2次,效果最佳。
九、喷施光呼吸抑制剂。应用亚硫酸氢钠能降低光的吸收消耗,提高光合效率,一般能增产10-30%。可分三次喷施,用量分别为5、10、15克/亩,对相应水量配制成200PPM药液。番茄在第1、2、3花序座果时喷施;芸豆、豇豆在始花期喷第1次,后每隔7-10天再喷。青椒、茄子则要根果,对果,四门汁果时喷洒。
十、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塑料大棚建造成本高,要充分利用大棚内的有效空间进行立体种植,可显著提高产量和效果。大棚立体栽培,可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发育特征,利用前后在蔬菜生育期早晚和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根系分布深浅的层次差以及蔬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的生态差,进行交错种植和分层栽培,使其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栽培多种蔬菜,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如吊盆黄瓜,多层架式蒜苗、黄瓜套种青椒等多种多样的套种栽培技术,更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有效空间,有利于提高塑料大棚的综合立体经济效益。

自己选着写,删掉一些吧!

通过改用或是采用一些小技巧,能够改善大棚内蔬菜的生长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
一是园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用3~5克多菌灵或溴化甲烷处理,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防止土壤传染病害的发生。
二是双层覆盖:在大棚内覆盖地膜或是增设小拱棚。覆盖地膜可以使土的表面土壤温度提高2℃,增设小拱棚可以使蔬菜生长环境的气温保持在15℃以上。
三是改进架膜材料:用铁丝代替竹竿、竹片架膜,用塑料绳代替竹竿为攀附物,能减少遮光度,提高光合效率。
四是改进灌水方式:采用滴灌、渗灌或是膜下暗灌的方式代替传统的大水漫灌,可以节约用水,使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10%以上。
五是选用无滴膜:这种膜上不会凝聚水滴,透光率可以达80%以上。如果您使用一般棚膜,就得在棚膜上涂灭滴灵或是每天坚持清扫水滴,以便增强光照。
六是撒草木灰:在大棚里经常撒干草木灰,可以抑制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促使蔬菜健壮生长。
七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在棚内燃烧沼气,既提高了棚温,又增补了二氧化碳气体,可显著提高棚内产量。
八是设置反光幕:在大棚后墙设置反光幕,下端垂直地面,能增强弱光区的光照,提高2~3℃地温。
九是施用生长调节剂:正确使用外源性植物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植株生长,防止落花落果。
十是巧妙施药:采用粉尘、烟雾等施药方法,既没有喷雾施药法湿度加大的缺陷,又简便易行,而且药效稳定持久。
十一是改施用化肥为主为施用生物菌有机肥为主: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杀灭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减少各种病害发生,显著提高产量。
十二是连续使用天达2116:既可提高作物的抗病、抗旱等抗逆性能,减少病害发生,又能大幅度提高产量与品质。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视植株生长势的调节

    生长前期要控制生长势,避免生长偏旺而造成坐果率低、果实生长慢。若生长过旺可喷施甲哌骀(缩节胺)进行抑制,方法:幼苗3叶期时叶面喷施,喷洒时以形成滴流为度,每667米 原粉3克或250克/升水剂12毫升,对水50升左右喷施;初花期每667米2用原粉5克或250克/升水剂20毫升,对水50升左右喷施。对于生长势偏弱的,应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在番茄生长期、开花期分别喷施0.1毫克/升芸薹素内酯溶液,若结合温度调控,效果更好。

  2. 果实发育期增施钾肥

    番茄果实发育期间需要较多的钾素,通常情况下钾肥用量提高到氮肥用量的2倍,方可满足番茄对钾素的需求,才能提高产量、增强抗性、避免出现筋腐病和绿背果。

  3. 尽量拉大昼夜温差

    春季天气回暖,白天棚温可达到25℃~30℃,有利于光合作用。但如果夜间棚温仍旧偏高,番茄的呼吸作用会增强,光合产物被大量消耗,从而减少了营养物质的积累,造成果实发育慢、坐果率低、产量低。因此,夜间要适当降低棚温,已结果的夜间最低温度控制在12℃左右,处于开花期的则应控制在15℃左右,用较大的昼夜温差增加番茄营养物质的积累,以求夺得高产。

  4. 注意大棚的通风方式

    大棚番茄生长环境相对密闭,积累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光合产物的生成量,从而提高果实质量和产量。生产中通风方法要恰当,不能因为通风而损失棚内的二氧化碳。正确的做法是早上大棚见光后的1小时内不通风,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积累的二氧化碳;1小时后尽早通风,可有效降低大棚的湿度,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利于光合作用。

  5. 注意防治灰霉病

    灰霉病是棚室番茄的主要病害,发生的中后期,单靠喷药难以做到有效防治,可同时采用熏烟法防治,每667平方米用25%甲硫·菌核净烟剂200~300克+10%百菌清烟剂200~400克,于傍晚密闭棚室熏烟,视病情隔7~10天1次。还可结合利用蘸花、浸花、喷花用菌核净防治灰霉病。

  6. 注意防止生育后期早衰

    番茄结果中后期应注意防止早衰问题。生产中不要过早摘除下部叶片,应注意保留果穗下的1~2片叶,否则会引起根系的老化;要保证肥水供应充足,注意防治病虫害,叶面喷施细胞分裂素防止产生黄叶;加大棚室的昼夜温差,要避免出现温差过小的情况;不要轻易使用乙烯利催熟果实,因为催熟果实的过程也是促进植株老化的过程。



    大棚番茄增产方法
    首先从调土开始,现在大棚种植轮作土壤过度疲劳,一直得不到好的修复,因此在种植前一定要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如奥 农乐来调理土壤,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
    种植前也要做好病害的预防措施。如在用微生物菌剂地 力 旺、淡紫拟青霉、青 枯立 克来灌一次,或者高浓度的喷雾一次,这样能够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根结线虫,如果已经得过根结线虫可以将淡紫拟青霉浓度提高,还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增加土壤肥力。
    然后病害提前预防,不要见病治病可以将损害减到最小。建议可以用中草药制剂做周年用药方案,这样能够增加番茄的口感,增加产量,还能够吃到小时候口感的西红柿哦。


    大棚番茄增产方法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