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的人口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潼关县的经济~

潼关县工业生产历史较久。北宋崇宁三年(1104)前即有黄金采炼,遗址尚存。明、清代,以就地取材的手工业生产有银炉、锡器、铜器、衡器、马掌、铁匠炉、酱菜、编篓、竹器、砖瓦窑、车轴铺、木匠铺、烧坊(造酒)、油坊、糖坊、粉坊、豆腐坊、染坊、皮坊、水磨坊、磨坊、蒸笼制造、刻字等行业。民国二十年(1931)陇海铁路通车后,手工业增加有炉院(铸造)、油漆铺、印染、印刷、缝纫、铁皮加工、钟表和自行车修理等累计30多个行业,239户573人。十七年(1928),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将山东德州兵工厂迁至潼关,后由杨虎城第十七路军接管,二十三年(1934)迁至华阴。二十四年(1935)程祝三(安徽人)等投资1万元,在县城西关开设潼关棉花机器打包厂,每年代客轧花1万包左右,运往津、沪各地。二十七年(1938),因受日本侵略军炮火威胁,迁往外地。自此潼关人民颠沛流离,市面萧条,手工业行业也日渐衰退,有的迁往外地,有的停产,散居农村开业的五六十户,不到百人。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十六年(1947),耿建中、徐海萍(河北省人)等,募集股金5000余元,在象山脚下租用民房开设鑫华火柴厂,半机械生产,日生产火柴30余箱,行销邻县。后因国民党驻军抢用木材构筑工事,迫使火柴厂关闭。到1949年,潼关县仅有手工业146户211人,工业总产值154.4万多元。建国后,县政府积极领导发展工业生产,到1952年,手工业发展到27个行业,422户598人。私营惠丰永、同丰、福昌铁工厂,相继开业。全部工业总产值200.20万多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8.9%。1956年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原组建的生产合作社、组,升、并、转为工厂生产,由国家投资建成县属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45.7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2.73%,较1952年增长22.7%。1965年后,因“文革”动乱,工业生产发展缓慢,到197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820.33万元,其中:县属全民所有制工业总产值540.96万元,66.占74%;集体所有制工业总产值279.37万元,占33.26%(县属121.15万元;城镇街道120.19万元;社办工业38.03万元)。1978年工业企业发展到67个,总产值1516.60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在“开放、搞活”方针指导下,工业生产进入持续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到1989年,形成冶金、机械、建材、化工、食品、纺织、缝纫、印刷、造纸、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工业体系。潼关县共有99家工业企业。其中:中央企业2家,县属企业13家,集体所有制县属企业19家,城镇街道企业8家,乡镇企业57家。年末职工总人数6245人,占潼关县总人口的5.1%。全部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0102.92万元(包括村及村以下),占工农业总产值74.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2万元。 2012年潼关县工业实现增加值17.042亿元,比2011年增长21%。其中辖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47.81亿元,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分别较2011年增长21.4%、22.0%。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黄金14.395吨(460640两)比2011年增长27.1%。其中:成品金9.431吨(301792两)比2011年增长7.91%。含量金4.964吨(158848两)比2011年增长91.7%。 明初,大量移民定居后,农业生产始有发展。《潼关县志·田赋》记述:四方移民迁徙而来者,“每夫授田百亩,令其开荒种地纳粮.…”。“关地硗薄,遥远不堪”,生产水平低下。永乐二十二年(1424),守军受谕解除戎装,各务农业。到民国初,共屯田33.2万余亩。其中:除坐落于灵宝、临潼、华州、渭南、大荔、朝邑、郃阳、澄城县诸屯耕地外,潼关县实有耕地13.45万亩。种植小麦、谷类、豆类,间有种植蔬菜,“白菜较他邑为佳”,棉花种植甚少。民“不善商贾,地产又无他奇,谷贵则无食,谷贱则农病,此潼关所谓瘠土之民也”。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条件下,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生产力受到束缚,粮食亩产一直徘徊在40公斤左右。直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潼关县有耕地18.9万多亩,每人平均3.8亩,而占人口4.56%的地主、富农每人平均10.8亩,多至14亩,全年粮食亩产42.6公斤。建国后,经过土改,农民分得土地后,组织互助合作、农业社,实行集体生产,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贯彻男女同工同酬,多劳多得,解放生产力。同时国家扶持农民兴修水利,建设基本农田,推行耕作、运输、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指导农民实行科学种田,改革耕作制度,施用化学肥料,推广良种,开展植物保护,发展畜牧业,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1958年始,由于思想上操之过急,推行农业生产“大跃进”,组织“人民公社”,出现浮夸风和调用劳力、物资不计酬的“共产风”,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农业生产遭受几个百日大旱,粮食亩产六七十公斤,每人每月平均口粮不足10公斤,群众生活困难。县政府组织群众生产自救,互借互济,国家调拨供应等,农民得以安全渡过荒年。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左”的思想指导下,1966年开始为期10年的“文革”,又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开始,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纠正极左路线造成的失误的同时,改革农业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粮食生产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富余劳力投入工、商、运输、建筑、服务业等行业,疏理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农民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完成合同规定的任务后,多产多留,多余部分上市交易,活跃城乡经济,农民得到实惠,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到1988年,粮食产量稳步增长。10年间,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总产量2000万公斤以上的3年,3000万公斤以上构4年,4000万公斤以上的3年,1987、1988年连续两年在4000万公斤以上,最高的1987年,播种面积23万多亩,总产量4152万多公斤,亩产180多公斤。粮食亩产长期徘徊在七八十公斤的局面开始得到改变,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1989年,播种23.20万亩,在秋季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总产获4122.60万公斤。 2012年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代字营现代农业园区列入省级示范园区,神泉现代农业园区列入市级示范园区,安乐生态农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特色养殖初具规模,潼关县土鸡存栏11万只,县上拿出60万元对18个规模养殖场及合作社进行了奖补。代字营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全部完工。生态绿化成绩突出,仅秋冬季就完成投资5300万元,实施人工造林3.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80万株。完成了东马等5座水库的除险加固,解决了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6.18万亩,较2011年下降2%,粮食总产量46482吨,增长7.83%。其中,夏粮面积11.13万亩,下降1.43%,产量27165吨,增长9.59%;秋粮面积8.8万亩,增长0.44%,产量19317吨,增长5.45%。潼关县蔬菜面积15562亩,产量31085吨,产量较2011年增长93.24%;设施蔬菜面积2449亩,占蔬菜总面积的16%。水果面积13575亩,产量11914吨,产量较2011年增长0.34%。2012年内大牲畜出栏1240头,较2011年增长32.9%。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80865头、4214只、11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7.64%、6.39%、15.06%。年末大牲畜存栏3664头,较2011年下降7.96%,猪、羊、家禽存栏依次为71728头、6200只、13.82万只,分别增长6.76%、8.79%、15.55%。肉、蛋6130吨、578吨,分别增长17.55%、5.28%。水产品产量380吨,增长2.7%。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3346千瓦,增长16.18%,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76849千瓦,增长18.82%,汽油发动机动力1319千瓦,增长292.56%,电动机动力15178千瓦。2012年潼关县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3.2万亩,林木育苗2830亩,栽植各类苗木280万株,道路绿化222公里,绿化文化广场21个,全年争取中省林业重点工程项目3个。林木绿化率达到60%,森林覆盖率达到45.6%,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581万元,其中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681万元,新打机井2眼,新建水塔4座,蓄水池12座,铺设管网70.97千米,解决了12014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投资269.7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7km2。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365万元,新打机井2眼,改造提高5眼,新修改造农田2100亩、新增恢复灌溉面积840亩,完成灌溉农田15万亩次。

  潼关县辖5个镇、1个乡:城关镇、秦东镇、太要镇、桐峪镇、代字营镇、安乐乡。
  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地处北纬34°23'~34°40',东经110°09'~110°25'。东邻河南省灵宝市,西连华阴市,南接洛南县,西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为陕、晋、豫三个省的要冲。
  下辖6个乡镇,面积526平方千米,人口16万,耕地1.27万公顷。主产小麦、玉米。工业以黄金业为龙头,黄金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陇海、同蒲铁路通过县境。年平均气温13.0℃,年降水量625毫米。名胜古迹有秦王寨、潼关城遗址等。土特产“潼关酱笋”久负盛名。

截至2003年末潼关县总人口为157911人。男女性别比为103.2。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潼关县全年出生人口882人,死亡人口685人,出生率5.97‰,死亡率4.64‰,全年净增人口197人,自然增长1.33‰。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低水平线上。据1‰人口抽样调查,潼关县常住人口(指年内在潼关县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不包括在潼关县登记为常住户口而年内离开潼关县半年以上的人)152700人;人口出生率为10.4‰,死亡率为6.25‰,自然增长率为4.15‰。截至2010年,潼关县总人口16万人。




潼关县的人口视频

相关评论:
  • 15029631164潼关县和澄城县哪个好
    傅韦修富平县。澄城县的空气质量好。2、澄城县的常住人口为37.31万人,户籍人口为37.41万人,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量相当。潼关县的常住人口为15.12万人,户籍人口为14.84万人,常住人口稍多于户籍人口。澄城县人口多于潼关县,是潼关县的两倍多,证明澄城县面积大,发展好。综上所述,澄城县比潼关县好。

  • 15029631164潼关县区域概况
    傅韦修潼关县,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地理上呈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22千米的矩形区域,总面积为526平方千米(或444.96平方千米)。截至2010年,据统计,潼关县的人口总数为16万人,这是一个相对紧凑的区域,人口分布较为集中。县人民政府设立在城关镇,邮政编码为714300,行政区划代码为610522,便于通信和行政...

  • 15029631164潼关属于哪个省份
    傅韦修属于陕西省。根据查询潼关县人民政府官网得知,潼关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东邻河南省灵宝市,西连华阴市,南接洛南县,西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截至2022年10月,潼关县下辖1个街道、4个镇,截至2022年末,潼关县常住人口12.34万人。

  • 15029631164潼关县潼关方言
    傅韦修潼关县的方言特色丰富,体现在日常交流中,如声调区分: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具体词汇中,如“上房”指高处的住房,“厦子”是偏房,而“厨房”则是做饭的地方。方言中的词汇如“后安”代表厕所,“底子”指宅基地,电器如“电壶”和“胰子”都有特定的读音。饮食方面,“烫饭”是剩饭,而“糁...

  • 15029631164陕西潼关县有多少个乡镇,多少个村,多少人
    傅韦修潼关县辖4个镇、4个乡:镇:城关镇、秦东镇、太要镇、桐峪镇 乡:安乐乡、高桥乡、南头乡、代字营乡 总面积526平方千米\/444.96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

  • 15029631164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有多少人口
    傅韦修2003年末,潼关县总人口为157911人,其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03.2。该县城镇化率较高,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19.89%,乡村人口占80.11%。2000年,全县共有家庭户36000户,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4.08人。年龄构成方面,2000年0-1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30.6%,15-64岁人口占64.7%,65岁及以上人口...

  • 15029631164潼关县潼关八景
    傅韦修潼关八景,是潼关地区令人赞叹的八大景观,包括雄关虎踞、禁沟龙湫、秦岭云屏、中条雪案、风陵晓渡、黄河春张、谯楼晚照以及道观神钟。雄关虎踞描绘的是潼关故城东门关楼,犹如猛虎蹲踞,地理位置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陕西东大门的守护者。禁沟龙湫则位于禁沟口,有瀑布和深潭,清幽...

  • 15029631164潼关属于陕西哪里
    傅韦修截至2021年末,潼关县常住人口12.37万人。2021年,潼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7亿元。截至2021年末,潼关县下辖1个街道、4个镇:城关街道,太要镇、秦东镇、代字营镇、桐峪镇,共18个行政村、10个社区,511个村...

  • 15029631164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车牌号代码是哪个
    傅韦修北纬34°23'-34°40',东经110°09'-110°25'。东邻河南省灵宝县,西连华阴市,南接洛南县,西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河相望。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22千米,总面积526平方千米\/444.96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04年)。行政区划:潼关县辖4个镇、4个乡:

  • 15029631164潼关县有多少个乡镇?
    傅韦修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地处北纬34°23'~34°40',东经110°09'~110°25'。东邻河南省灵宝市,西连华阴市,南接洛南县,西北与大荔县毗邻,北与山西省芮城县隔黄河相望。是关中地区的东大门,为陕、晋、豫三个省的要冲。下辖6个乡镇,面积526平方千米,人口16万,耕地1.27万公顷。主产...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