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

来自:喜看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双一流"建设开始实施于哪一年~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解读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答记者问: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目标,为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这个“总体方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政策措施、出台背景、落实细则和具体要求等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出更高要求
  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针对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一批重点建设高校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带动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的重点建设道路,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迅速缩小了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为进一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全面深入,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中全会深刻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四项原则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
  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必须坚持四项原则:
  第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第二,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
  第三,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建设活力。
  第四,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实行建设与改革并重
  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
  建设任务有5项:
  一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二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三是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四是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育人作用。五是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改革任务也是5项:一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二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三是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推进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机制、资源募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四是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模式。五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如何安排?
  答:国家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总体规划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方案”确定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
  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如何引导和支持?
  答: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建设。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
  一是总体规划,分级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宏观布局。中央高校主要由中央财政给予引导支持,地方高校主要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鼓励地方政府支持中央高校建设,中央财政也会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对地方高校建设给予引导支持。
  二是强化绩效,动态支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资金分配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建设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
  三是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加强与高校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
  瞄准“世界一流”久久为功
  务院5日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绘制出顶层设计。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中国高校迈向新征程。
  近年来,国内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在大学科研创新、制度创新、大学精神文化创新等“软件”上,中国大学与学科却与世界一流尚有差距。重点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激发高校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
  瞄准世界一流的目标,中国大学应汇聚优势资源,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路径,实现关键环节的突破。必须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集合资金、政策、资源形成合力,提升院校水平、突出学科优势,从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培养一流人才,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科教协同育人。应当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并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产出一流成果,必须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发起冲击。学术发展当以国家重点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并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国际高等教育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瞄准世界一流,中国高等院校必须努力跻身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与推动者的行列。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到跨区域性的重大科学计划与科学工程中,扩展对话,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出属于中国的一流声音。
  2016年开始,总体方案将与国家新的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从而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印发。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1月24日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条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建设的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综合实力。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第四条 加强总体规划,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引导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的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差别化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体系。

第五条 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第六条 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第二章 遴选条件

第七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是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强、社会认可度较高的高校,须拥有一定数量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高水平学科,在改革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成效显著。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应具有居于国内前列或国际前沿的高水平学科,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

人才培养方面,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果显著;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成果丰硕;资源配置、政策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有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科学研究方面,科研组织和科研机制健全,协同创新成效显著。基础研究处于科学前沿,原始创新能力较强,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研究解决了国民经济中的重大关键性技术和工程问题,或实现了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支撑。

社会服务方面,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绩效突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为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做出突出贡献,运用新知识新理论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科学普及、资政育人和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增强文化自信,具有较强的国际文化传播影响力;具有师生认同的优秀教风学风校风,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队伍政治素质强,整体水平高,潜心教书育人,师德师风优良;一线教师普遍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有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专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教师结构合理,中青年教师成长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后劲足。

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吸引海外优质师资、科研团队和学生能力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成效显著,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参加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国际影响力较强。

第三章 遴选程序

第八条 坚持公平公正、开放竞争。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第九条 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本办法,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要依据,参考国际相关评价因素,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情况,以及高校主管部门意见,论证确定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认定标准。

第十条 根据认定标准专家委员会遴选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并提出意见建议。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审议确定建议名单。

第十一条 列入拟建设名单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以改革为动力,结合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专家委员会咨询建议,确定建设思路,合理选择建设路径,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科学编制整体建设方案、分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统称建设方案)。建设方案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和布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调动各方积极参与的长效建设机制,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健全学科生态体系,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以5年为一周期,统筹安排建设和改革任务,综合考虑各渠道资金和相应的管理要求,设定合理、具体的分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细化具体的执行项目,提出系统的考核指标体系,避免平均用力或碎片化。高校须组织相关专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对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深入论证。

第十二条 论证通过的建设方案及专家论证报告,经高校报所属省级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报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 专家委员会对高校建设方案进行审核,提出意见。

第十四条 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章 支持方式

第十五条 创新支持方式,强化精准支持,综合考虑建设高校基础、学科类别及发展水平等,给予相应支持。

第十六条 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支持;中央预算内投资对中央高校学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给予支持。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范围的地方高校,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予以引导支持。

有关部门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改革,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考试招生、人事制度、经费管理、学位授权、科研评价等方面切实落实建设高校自主权。

第十七条 地方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大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力度。建设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多元支持的长效机制。

第十八条 建设高校完善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切实管好用好,提高使用效益。

第五章 动态管理

第十九条 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跟踪指导。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中期和期末评价,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

第二十条 建设中期,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建设情况进行自评,对改革的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发布自评报告。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提出中期评价意见。根据中期评价结果,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

第二十一条 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建设过程中,对于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建设学科,调整出建设范围。

第二十二条 建设期末,建设高校根据建设方案对建设情况进行整体自评,对改革的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发布整体自评报告。专家委员会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提出评价意见。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对于建设成效特别突出、国际影响力特别显著的少数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第六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 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建立部际协调机制,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省级政府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基础条件,统筹推动区域内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

第二十五条 建设高校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化综合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加强组织保障,营造良好建设环境。

第二十六条 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行业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省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加大对建设高校的投入,强化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七条 坚持公开透明,建立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公布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建设学科、绩效评价情况等,强化社会监督。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视频

相关评论:
  • 14723848169双一流大学什么意思
    解崔垄“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由此拉开大幕“双一流”建设是中国。双一流大学一般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财政部...

  • 14723848169中国列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任务有哪些内容?
    解崔垄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方案确定每5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建设将更加突出绩效导向,通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支持力度。新京报讯 (记者许路阳)昨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要推动一批高水平...

  • 14723848169双一流学科是什么?
    解崔垄“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

  • 14723848169下一轮双一流大学评选时间
    解崔垄2026年。根据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的通知显示,双一流大学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第一轮为2016年,第二轮为2021年,下一轮即第三的评选在2026年进行。双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成为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又一个以国字头...

  • 14723848169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新工科什么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 ...
    解崔垄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及推进新工科建设,可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水平和质量。通过引进国际一流学者、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措施,促进高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加强科研创新,推动科学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提高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

  • 14723848169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什么意思
    解崔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1.什么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以建设一流学科和...

  • 14723848169什么是双一流大学指的是什么
    解崔垄201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教育部、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

  • 14723848169如何才能挤进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解崔垄2017年1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下称《实施办法》),明确“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建设高校和学科打破身份固化,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据了解,该《实施办法》也是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

  • 14723848169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解崔垄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学科,都是各高校的优势学科,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学科,在考研和保研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在志愿填报时,可以重点考虑。双一流的概念: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 14723848169“双一流”高校建设因何而来?
    解崔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