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 中国诗歌如何走向律诗化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可是,由于诗歌跳跃性强,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和内容,诵读无疑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因为诗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内容一般比较简短,语言凝练,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的描绘,只是选取现实中最有特征性的片断,将作者的情感与表达融为一体,勾勒出诗歌的意象。在诗歌的“意象”中,往往饱含诗人的喜怒哀乐,蕴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诗歌讲究跳跃,讲究行与行之间的留白。初读诗歌,展开联想想象,感受诗歌描写的美景。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朱光潜,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 在近代。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 的学科。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 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 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朱光潜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自我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 ”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美学流派。粉碎“四人帮”后,朱光潜又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对一些译文提出了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他为我国现代美学建设,为建立我国的马克思主 义美学体系和文艺理论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关于朱光潜的治学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自我解剖,不断批判。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批判和美学辩论中,朱光潜勇于解剖自己,严肃批判了唯 心主义美学思想,特别是他自己曾经宣扬过的唯心主义。作为一位成就斐然的名教授,他的这一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以后,他不断地批判自己,不断提出新的 观点和新的问题,堪称学者的楷模。
二是寻求真理、学风端正。
朱光潜通过批判唯心主义认识到以往自己是在“迷径里使力绕圈子”,以后开始学习马 列主义原著。他在近六十岁时开始自学俄语,并用各种文本(中、德、俄、法、英)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他提倡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晚年 的《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就是他治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是“三此主义”,忘我精神。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 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 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可是,由于诗歌跳跃性强,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和内容,诵读无疑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因为诗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诗歌的内容一般比较简短,语言凝练,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的描绘,只是选取现实中最有特征性的片断,将作者的情感与表达融为一体,勾勒出诗歌的意象。在诗歌的“意象”中,往往饱含诗人的喜怒哀乐,蕴含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诗歌讲究跳跃,讲究行与行之间的留白。初读诗歌,展开联想想象,感受诗歌描写的美景。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朱光潜 中国诗歌如何走向律诗化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