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在课堂上,首先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呈现一只蚂蚁爬树叶边线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再让学生用彩笔描出自己喜欢的树叶及课本上习题上的图形,进一步直观地感知周长,从而使学生得到图形的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接着让学生找身边的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最后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及知识的拓展延伸。
这节课虽说重视知识的形成与获取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觉得有就一处的设计对教材内容挖掘得太过深彻了。我一共设计了六个图形让学生判断那些图形有周长,那些图形没有周长,为什么?在学生作答后我引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还有两个是不封闭的图形,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感受图形边线具有封闭的特性,从而使他们知道在指物体表面周长的时候一定要指完整,不能断。其实后来的几个环节都是叫学生指周长,都在暗示着让学生体会周长的这一特征,所以前面强调边线的首尾相接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效果也不太好。
其次,是细节的处理上还有待精细化。例如:在“试一试”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树叶的周长时,我发现学生对测量方法的选择很随意,而且整个测量过程用时比较多,细细想来是在进行测量之前缺少对学生方法选择的引导。如果在测量之前加上个“你打算怎样来测量?”问题的探讨,也许会避免上述的问题。有学生说用绳子围着树叶一圈之后,把绳子拉直,用尺子量一量就可以知道树叶的周长是多少,这时我却没有抓住机会适时给学生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又如:在实践联系计算图形周长时,我出示的是课本“想想做做”第4题,其中第一个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第二个是等边三角形,第三个是平行四边形。其中就体现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渡,有很多同学就选择使用比较简便的乘法来计算,而我却没有抓住机会,让他们体会文本的意图。如若能让学生就图形的实际情况来说说为什么能用乘法的话,相信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一定会更深。
另外,教学评价欠缺。当学生回答后不能及时准确的进行评价,或者是当学生出现不同的意见时,不能够抓住机会及时的引导学生,并进行评价,这是今后要注意和努力的地方。
通过这次讲课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一节好课它是有生命活力的,而这种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而恰恰这点就是我的课堂所缺少的。通过这次讲课结合年会的学习让我真正明白,在数学课中一个有效的数学问题,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其实它就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升华,数学方法的渗透。所以,我想在我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
因此,我觉得要能在文本间自由地穿梭,挖掘出其中蕴藏着的奥秘,还要将自己领悟到的东西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教师用来塑造一节好课最灵魂的东西。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是很不容易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整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周长的含义。依据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的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一、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课堂上,首先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美丽的树叶引入课堂。紧接着用“小蚂蚁爬树叶” 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接下来我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用彩笔来描一描书上45页树叶的轮廓和数学书的轮廓,并要求学生能像小蚂蚁那样用一句话描述,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从而揭示了周长的意义。这是学生对物体周长最初的感受和体验。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周长。
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周长”后,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再与学生一起演示,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上台指一指,台下议一议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了“一周的边线”在哪里?怎么找?手指从哪里开始指,一圈后就到哪里结束?又通过课件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一周的边线”是连起来的(封闭的)。这样,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中,对周长的概念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开展操作活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让学生在拓展中掌握和巩固周长的概念。
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的周长;通过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理解了周长;最后,采用量一量,算一算方法,巩固了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先组织学生同桌测量头围、腰围的长,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通过实践操作在测量中深化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接着,引导学生探索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怎么测量和计算,这样的拓展活动激发了学生无限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概念,掌握知识技能,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张海荣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教材呈现了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让学生透彻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是很不容易的。《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所以,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整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理解周长的含义。依据教材所提示的材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合理的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一、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周长。
在课堂上,首先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美丽的树叶引入课堂。紧接着用“小蚂蚁爬树叶” 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和'周长'这两个词语。接下来我创设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用彩笔来描一描书上45页树叶的轮廓和数学书的轮廓,并要求学生能像小蚂蚁那样用一句话描述,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马上热烈起来,从而揭示了周长的意义。这是学生对物体周长最初的感受和体验。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周长。
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周长”后,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再与学生一起演示,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上台指一指,台下议一议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了“一周的边线”在哪里?怎么找?手指从哪里开始指,一圈后就到哪里结束?又通过课件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一周的边线”是连起来的(封闭的)。这样,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中,对周长的概念就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开展操作活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视频

相关评论:
  • 15194106077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廖娜群答: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通图片、 水彩笔、直尺、线绳、软皮尺、学习单...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三年级北师大版什么是周长试一试教学设计
    廖娜群答:《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通过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计划一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教材有以下编写特点:首先通过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树叶...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课《什么是周长》教案与教学反思_百 ...
    廖娜群答: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结合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与操作认识周长,然后在生动有趣...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课《什么是周长》教案与教学反思_百 ...
    廖娜群答:《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概念课的新知教学,本科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周长,属于几何范畴。基于知识特点,我在设计教学时,将认知过程分为概念认知和实践理解两部分。下面具体反思一下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先说优点:1.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几何直观演示,使...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廖娜群答:《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本节课在学生观察、触摸的活动中突破难点,感悟、感知周长的意义。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解决有关周长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触摸,正确理解周长的意义。2、在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会用恰当的方法测量、计算...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课《什么是周长》教案与教学反思_百 ...
    廖娜群答:《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从课中,我感觉到,惟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周长”,经历 一种生活体验,才能让学生对原来所认识的“周长”达到真正的“数 学抽象”,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而这也正是《数学 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程性目标中学生“体验”的价值所在。 在本节 从课中,我感觉...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课《什么是周长》教案与教学反思_百 ...
    廖娜群答:三、让学生在拓展中掌握和巩固周长的概念。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的周长;通过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理解了周长;最后,采用量一量,算一算方法,巩固了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先组织学生同桌测量头围、腰围的长,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通过实践操作在测量中深化...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廖娜群答: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形成表象,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今后的...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廖娜群答: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

  • 1519410607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质课《什么是周长》教案与教学反思_百 ...
    廖娜群答: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物体的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2.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3.通过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操作中分析问题,又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