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时期从国外来中国进行交流的名人有哪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宋元明清的名人有那些?~

宋代: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张择端
元代:关汉卿
明代:李时珍,汤显祖
清代:郑板桥(郑燮)

唐朝诗人李白,词人温庭筠,作家韩愈柳宗元
宋朝诗人陆游,词人苏轼,作家王安石司马光。
元朝诗人元好问、马致远,作家关汉卿。
明朝诗人刘基、张岱,作家冯梦龙。
清朝诗人袁枚,作家曹雪芹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 请好评 谢谢

说起西方人来中国,大家都会想到马可波罗、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等熟悉的名字。

明末清初,“西学”开始“东渐”,这是中西文化产生大规模碰撞与交流的第三次高潮时期。因为中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自己深厚的语言历史、道德观念和文化礼俗,而且历来有轻视夷狄的传统。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部分传教士便以学术扣门而入,用科学技术吸引士大夫乃至皇帝等统治阶层的注意,以合儒补儒的方式适应中国传统文化。

而正是“西学东渐”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激发了国人追古溯源并集中西之长的兴趣。在传播西学的同时,也促使国人重新回顾、整理了自己先辈几尽淹没、失传的科学发现,清以前的科学技术典籍得到了整理和阐发,一些极有价值的思想和成就重见天日,与西洋科学技术交相辉映。使西洋人有机会真正了解中国古代科技之辉煌和伟大”,也使得华夏文明“老树”焕发了“新枝”。

▲马可·波罗(1254年—1324年)是中世纪伟大旅行家,中西交通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游记》在西方人描绘中国的书籍中最为渊博精彩,影响流传也最深刻久远,某种意义上充当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碰触的先驱和桥梁。

▲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年-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汤若望(1592 - 1666年),字道未,德国人,神圣罗马帝国的耶稣会传教士,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他曾经与徐光启、李天经共同编成《崇祯历书》。

▲郎世宁(1688.7.19-1766.7.16),意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意大利米兰,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进入如意馆,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图为郎世宁画作。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岁),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籍清代天文学家、科学家。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委托两位来华经商的意大利商人返国时去罗马请求教皇派科学家和宗教专家一百人来中国。教皇闻讯,派修道士和意大利商人同来中国覆命。他们不幸在途中遇到战争,修道士折回,只有意大利商人到了中国。其中一位商人的儿子名叫马可波罗,他根据途中见闻写了一本书,就是世界知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1294年,约翰·蒙高维诺(John of Montecorvino)奉教皇的差派,来中国大都(今北京)传教,受到元成宗的欢迎。他在大都建起三座教堂,1305年曾为六千人施洗。

元朝时“也里可温”教虽然兴旺一时,但只在蒙古人,西域人和在中国居留的外国人当中传播,所以一旦执掌政权的蒙古人被明太祖朱元璋逐出中原,“也里可温”也就随风而去。

明朝末期,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

1583年,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他下了十年功夫学习中国语文,然后攻读中国古典,经、史、子、集皆晓其义;又通过译书和示范,把西方天文、地理、数学、医药、机械,以及制作枪炮的技艺介绍给中国。

他翻译的西方著作,都献给朝廷,所以很得神宗皇帝的器重。明末时,官僚和士大夫信教的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曾任宰相的徐光启以及李之藻、瞿式耜等人。

1644-1662年,是明清两朝交替期。耶稣会士平安地度过了这一动乱时代,并得到新朝代统治者的重用。年轻的清顺治皇帝,对负责整顿历法的德国籍耶稣会士汤若望特别敬重,称呼他为“玛法”(满洲话:父亲)。

顺治皇帝英年早逝,年仅八岁的康熙继位,政权掌握在鳌拜等保守大臣手中。他们制造了一桩称为“历狱”的冤案,事先已拟定要把汤若望处以“肢解”的酷刑。不料,康熙四年四月初一日在朝廷上正式定案宣判之时,忽然发生强烈地震,保守大臣大惊,改判汤若望“监候斩”(死缓)。此后三天,北京地震不断,人们不敢进屋做事睡觉,人心惶恐不安。太皇太后出面,令立即释放汤若望;但同案受牵连的李祖白等五人都被冤杀,“历狱”也未平反。次年,汤若望去世。

康熙皇帝亲政以后,任命汤若望的助手南怀仁主持天文历法事务,并为汤若望等人平反昭雪。康熙皇帝对西学有强烈的爱好,每天都要与南怀仁、徐日升、闵明我等传教士一起讲习,同时对基督教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

1700年,中国教会兴旺发达,信徒已达三十万人。

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礼仪之争”:耶稣会士学习中国古典,了解中国文化,知道孔子不是中国的上帝,孔庙是学者聚会的地方;认为烧香、祭祖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对先人的尊崇和纪念。因此他们主张对中国礼仪采取包容态度,在基督教的仪文中,则允许按中国的风俗习惯有所变通。多明尼会和方济各会的修士对耶稣会士的这些做法大为不然,于是将此事上报教皇,引起一场长达七十多年的“礼仪之争”。

康熙皇帝于1722年去世。他的继任者雍正皇帝本来就不赞成基督教,后来因其政敌有基督教的背景,对基督教就更加痛恨,于是下令进一步严禁基督教,以至于日后新教传教士来华传教,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做起。




元明清时期从国外来中国进行交流的名人有哪些?视频

相关评论:
  • 18280334881元明清时期从国外来中国进行交流的名人有哪些?
    时腾追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委托两位来华经商的意大利商人返国时去罗马请求教皇派科学家和宗教专家一百人来中国。教皇闻讯,派修道士和意大利商人同来中国覆命。他们不幸在途中遇到战争,修道士折回,只有意大利商人到了中国。其中一位商人的儿子名叫马可波罗,他根据途中见闻写了一本书,就是世界知名的《马可波罗...

  • 18280334881简要说明元明清时期世界性的文化交流
    时腾追欧洲国家对外探索,寻找东方的黄金(马可波罗宣传东方遍地是黄金)葡萄牙人在明朝嘉靖时期赖占中国澳门、荷兰人占据中国台湾、澎湖。明朝传教士带来了大量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深刻影响了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文人。

  • 18280334881世界全球化是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东西方发生了文化融...
    时腾追应该是在元明清时期,一些西方的学者、传教士主动来中国传教或旅行的时候。最早可以考察的是,十六世纪的一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据说这个旅行家曾经和他的父亲历时4年才到达中国。之后他们在中国停留了17年,又经常在中国各地游走,看了很多各地的民情,回国之后写出《马可波罗游记》。这算是比较早期有...

  • 18280334881我国古代人们并不封闭。唐、元、明三朝,我国与其他国家有哪些友好往来...
    时腾追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第三,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我国对外交往的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第一,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

  • 18280334881唐宋元明清对外交流政策
    时腾追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比欧洲早了400多年(元末时因滥发纸币而造成通货膨胀)。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明朝:为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明太宗...

  • 18280334881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时腾追③宋元:中国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不断传向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大大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进程。海外贸易出现高潮,阿拉伯人在中西交往中起了中介作用。④明清:一方面,对外交往频繁,郑和七次下西洋;另一方面遭到外来侵略。明清政府一方面领导进行反侵略斗争,取得了胜利;另一方面,实行海禁政策,日益走向闭关锁国...

  • 18280334881急求中国与东盟十国自汉代后的交往历史!
    时腾追1. 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但东盟成立于1967年,因此在此之前的交往主要是指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2. 越南:自汉代起,越南北部地区长期为中国的一部分。唐代以后,越南逐渐独立,但仍与中国保持密切的文化和技术交流。3. 缅甸:中缅交往始于汉代,缅甸多次成为中国王朝的附属国。元明清时期...

  • 18280334881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时腾追3、辽金:与高丽进行使节贸易,在边境设榷场。4、元:在个港口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与欧洲非洲也有交往,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大都,列班扫马到西亚非洲,是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火药通过阿拉伯传到欧洲。明清时期:1、郑和下西洋:1405-1433,七次,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政治目的为主...

  • 18280334881隋、唐、元、明、清六朝民族、对外关系
    时腾追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朝鲜、日本。 ⑶两宋:陆地丝路中断,夏、辽政府将岁币经内蒙西运,出现了又一条北方丝路。特别是南 宋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外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大量输出日本、朝鲜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换回外洋货物。 ⑷元明清:元朝水陆两条丝路并进。明朝初期海运船队远达东非和红海,中西贸易兴旺一时。清朝...

  • 18280334881唐宋元明清时期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人物
    时腾追唐 鉴真东度 玄奘西游 宋 不知 元 不知 明 郑和下西洋 清 闭关锁国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