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几篇 诗人写这诗的故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关于诗人写诗时候的故事~

1、七步诗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
2、忆江上吴处士
有一次,唐代诗人贾岛骑着毛驴在长安朱雀大街上走。那时正是深秋时分,金风一吹,落叶飘飘,那景色十分迷人。贾岛一高兴,吟出一句"落叶满长安"来。
但一琢磨,这是下一句,还得有个上句才行。他就苦思冥想起来了,一边骑驴往前走,一边念念叨叨。对面有个官员过来,不住地鸣锣开道。那锣敲得十分响,贾岛愣是没听见。
那官员不是别人,正是京兆尹,用今天的职务来说就是长安市市长。他叫刘栖楚,见贾岛闯了过来,非常生气。贾岛忽然来了灵感,大叫一声:“秋风生渭水。”
刘栖楚吓了一跳,以为他是个疯子,叫人把他抓了起来,关了一夜。贾岛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却吟成了一首诗《忆江上吴处士》。
3、题都城南庄
博陵书生崔护,文才、姿态、气质都很好,进京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清明时节到城南游春,见一处庄园,园内桃花盛开。他想进去观赏,园中却寂静无人。
他敲了敲门,有一位少女从门缝向外看,问道:“谁呀?”崔护答道:“我名叫崔护,是一个游春踏青的人,口渴了想讨杯水喝。”女子听后,从屋里端了一杯水出来。
把院门打开,放了一个凳子,让崔护坐下喝水,自己却依着桃树伫立。女子姿容妩媚靓丽,情意深沉含蓄,身后是一树盛开的桃花。这画面简直让崔护看呆了,主动和女子说话。
可女子不肯答话,崔护只得告辞。女子把他送到门外,然后似有憾意地走进院门。两人虽没能说一句话,但已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又想起去年的巧遇,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再次找到了那个庄园。只见院落、围墙、院门以及园内盛开的桃花都和去年一样,只是院门上了锁,园中空无一人。
崔护很是失望,于是在左边门扇上题写了那首《题都城南庄》的诗,并署上了自己的名字。几天以后,心有不甘的崔护再次来到都城南的这处院落,却听到院内有哭声,于是便敲门询问。
一位老汉出来看了看他,问道:“你是不是名叫崔护?”回答说:“我是。”老汉哭着说:“你害死了我的女儿!”崔护非常吃惊,不知如何回答。
老汉说:“我女儿知书达理,尚未许配人家,从去年以来就经常精神恍惚,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前几天我和她出门,回来时看见你写的那首诗,回家后就恹恹成病。
几天不吃不喝,现在已经死了。我老了,原想女儿能嫁一位君子,为我养老,想不到女儿竟这样死了,这不是你害死了她吗!”说完又大哭起来。
崔护听后十分悲痛,请求让他进屋哭一哭,送心上人最后一程。得到老人允许,崔护进屋见女子端庄地躺在床上,崔护托起她的头。
枕着她的腿,哭喊道:“崔护来了,崔护就在这里!”女子好像听到了哭喊声,不一会竟然睁开了眼睛,复活了。老汉大喜,便把女儿嫁给了崔护。

4、力士脱靴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
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宗看见李白仪表非凡,气宇轩昂,双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阳升起在东方。
通过与李白亲切的交谈,皇帝发现这个李白可真是不简单,他的知识如此渊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都能对答如流,并能提出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呢。唐玄宗皇帝得到这样一个值得夸耀的文人在身边,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即邀请李白留下来和他一起吃饭。当时,谁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荣耀的事。
更何况,皇帝还用满桌的好菜亲自招待李白呢。于是,有很多人羡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别人嫉妒他呢,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潇洒狂放。
李白喜欢喝酒,与他同一个时代的另一位大诗人杜甫有一首诗曾经这样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诗,他倒在长安的酒店里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时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唤,他也不理,而自称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
这个太监叫高力士,当时得到皇帝无比的宠爱,就连皇帝的儿子们也称呼他“阿哥”,王公大臣们也要称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里总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红人,谁敢得罪我!”
所以他整天在皇宫里横行霸道,老欺负那些被他排挤的小官员。他发现皇帝喜欢李白,心里就很不舒服,还想着要找个机会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实早就看不惯这个欺软怕硬的太监了。
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
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
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
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没想到李白会来个突然袭击。
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高力士当惯奴才的膝盖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给李白把靴子脱了。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
5、三吏三别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
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
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
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材料一: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经过连年的征战,刘邦后来居上,战胜了项羽,赢得了天下。可是没几天,淮南王英布造反,军势极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在得胜回朝途中,刘邦顺路回了趟故乡沛县,和昔日的朋友、邻里叙旧畅饮了十几天。一次在热闹的酒席上,想起天下的安危,刘邦伤感的唱道: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风起云飞"喻天下大乱,有时也指触景伤情。

(出自《汉书o高帝纪》)

材料二: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由于得罪了军机大臣穆彰阿,龚自珍不得不弃官离京南行。

龚自珍南行路过镇江时,但见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抬着玉皇、风神、雷神在虔诚的祭拜。这时,有人认出了龚自珍。一位道士马上恳请龚自珍写篇祭文,龚自珍挥笔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意:中华倚仗风雷般的变革才会有生机,这般死气沉沉确实令人悲哀。我希望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要拘泥于常规,赐给我们有用的人才。)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出自《己亥杂诗》)

材料三:
经过长期的励精图治和一大批良臣贤相如姚崇、宋景等的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30年之久的开元盛世--天下太平,百姓乐业,八方来朝。但是进入天宝年间以后,唐玄宗开始安于享乐,不理朝政,重用奸臣如李林甫、杨国忠等,同时由于好大喜功,一意热衷于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的政策,唐朝在边地设置节度使,屯戍重兵。后来节度使和边地驻军不断增加。至天宝元年,节度使已增至10个,兵力增至49万,庞大的兵力消耗着国家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社会上隐伏着不安。

杜甫见到"尘埃不见咸阳桥"的新兵开赴前线,父母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深深的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他写道: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然而因为人微言轻,没有人听他的。几年后"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几近崩溃,唐朝从此走向衰败。

"擒贼先擒王"比喻做事首先要抓住关键。

(出自《前出塞》之六)

材料四: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在赤壁利用火攻,击败了强大的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六百多年后,唐朝的杜牧,漫步在这个古战场,已经丝毫感觉不到当年大战来临的紧张。诗人感叹时光弄人,写下了这首《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销二乔。


"折戟沉沙"形容失败惨重。

(出自杜牧《赤壁》)
材料五:
陆游(公元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柱着手杖出发了。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柳暗花明"指僵持不下的事情忽然出现了转机。

(出自陆游诗《游山西村》)

材料六:
刘禹锡(772-842)是中唐诗人。由于受王叔文"永贞革新"的牵连,公元805年,他被贬往郎州(湖南常州)任司马。九年后,四十多的刘禹锡才被召回长安。听说玄都观的千数桃花,开得很好看,就和朋友去观赏,并写了首《游玄都观》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为这首诗,他又被贬到播州(贵州遵义)当刺史,后改为连州(广东连县)刺史,又调任夔(音魁)州(四川奉节)、和州(安徽和县),后被解职。十四年后,刘禹锡再度被召回长安。当年玄都观的热闹已经没有了:千颗桃花荡然无存,只有青苔上几丛菜花在春风中摇曳。

诗人很感慨,又写了首《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前度刘郎"是说人去人又来。

材料七:
乾康和齐己都是唐朝的僧人。齐己在湘西道林寺时,乾康前去拜会。门人说:"和我师父交往的都是会作诗的人,请作一首绝句作为门剌。"乾康说道: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


全诗大意:

隔岸红尘中的人忙得风风火火,

山中寺门前的人待人冷冷冰冰。

煮茶的童子请不要再难为我了,

你就说门前到访的是个穷和尚。

齐己听了大喜,每天都把乾康待为上宾。


人们从中引申出成语"隔岸观火",隔着河看别人忙碌,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帮助,在一旁看热闹。完全是另外的意思。

(出自清o孙涛《全唐诗话续编》)

材料八:
陆游生在积弱积贫的南宋,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由于当时主和派势力很大,陆游受到排挤。他三十岁时,在礼部考试中被除名,四十二岁被免官。四十六岁时,陆游入蜀出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一年后,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请,入幕办理军务,这让陆游很兴奋,因为四川宣抚使驻南郑(今陕西汉中),是抗金的前线;王炎是抗战派的领袖。陆游积极投身军旅生活,放马走遍南郑前线,为北伐献计献策。但几个月后王炎被召回,幕府被解散,陆游也被调回成都任了个参议官的闲置,这对于做梦都是"兵戈铁马"的陆游来说实在难以忍受,他在《客愁》诗中写道:

骑马出门无所诣,端居正尔客愁侵。

苍颜白发入衰境,黄卷青灯空苦心。


大意:

骑马出门却不知道该去哪里,

回来坐在屋里乡愁渐渐涌起。

面貌憔悴头发花白体力衰退,

只有黄卷青灯让人忘却烦恼。

"黄卷青灯"古代书籍用黄纸缮写,油灯发青色的灯光。形容深夜读书的孤寂生活。

(出自陆游《剑南诗篇o客愁(节选)》)

不知道你是否要这种的 权且先发来看看好了

1:李清照夫妇"赌书泼茶"的故事

李清照与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情趣生活。两个人在茶余饭后,随手觅得一本书,翻开一页,问着对方某事某人出自何书何句甚至何页,输者,直接泼茶于其胸间,茶香伴着亲昵,雅致而不流俗。(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一文中曾追叙她婚后屏居乡里时与丈夫赌书的情景,文中说:“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纳兰容若曾在《浣溪沙》一词中用过此典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她丈夫是金石学家。

2:纪晓岚贺寿联的故事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3: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个18岁的小妾。当时与张先常有诗词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风趣幽默的苏东坡则当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4:
老夫少妻,生活肯定不和谐。有个年迈的七旬的老宰相,续弦娶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夫人,生活很难让年少的妻子满意,这少夫人安耐不住寂寞,暗中与书童勾搭起来。
一个中秋夜,老宰相外出回家,听屋里传出一阵男女调笑之声。他躲在窗下偷听起来。“看你像面团儿似德!”“看你像粉团儿样。”“你那老夫子哩?”“就像一颗枯焦的老干葱!”宰相越听越生气,忍了又忍,到别屋睡去了。
第二天,宰相摆上月饼,水果,叫来小夫人和书童,要他们吟诗作对。宰相先吟道:“八月十五日正东,忽听屋内笑甜声。面团伴着粉团乐,外头亮了老干葱。”小夫人一听宰相知道了,并不害怕,索性对了一首:“八月十五月正西,功夫休掉少年妻。活着虽然在一块,死了还是别人的。”书童见这事露馅了,心头不免有些害怕,忙向主人赔罪,也吟了一首诗:“八月十五月正圆,宰相肚里能撑船。大人不把小人怪,从今以后不再犯。”

5:
宋代文人陈季常有些怕老婆,好友苏东坡为了嘲笑这位自称“龙丘居士”的惧内先生,写了一首有趣的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说空谈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诗中采用了幽默夸张的手法,把陈季常怕老婆的模样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喷饭。把悍老婆称为“河东狮子”也是形象的首创。从此后,“河东狮”便成了“恶老婆”的代名词。

6: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长相不佳,国舅长孙无忌显得有些矮胖。一天,两人互相作诗解嘲。长孙讽欧阳诗曰: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谁家麟上角,画此一弥猴。这首诗把欧阳询的缺点夸大得入木三分。欧阳询也不示弱,马上作诗奉还: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只因心浑浑,所以面团团。该诗既形象又刻薄,令长孙哭笑不得。两人的讽嘲诗被群臣传为笑料。传到唐太宗耳朵里,唐太宗大笑不止。并且幽默地对欧阳询说:“你这首诗千万不要让皇后知道了,她如果晓得了会不高兴的!”因为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李世民深知妻子长孙皇后是贤后,是不会为这些小事生气的,趁机故意幽她一默。
7:
都说韩复渠粗,其实他粗重更有幽默,如写大明湖:“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蛤蟆,咕呱咕呱咕咕呱。”写趵突泉:“趵突泉,泉趵突,三个泉眼一般粗,咕吐咕吐咕吐吐。”最经典的还是:“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
8:
军阀张宗昌文化程度最低,可他也会写诗,切诗极富幽默。如他的《笑刘邦》写道:“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他游泰山写道:“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他在《天上闪电》诗中写道:“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这就是粗人的幽默,这就是水平低的人的幽默,这幽默怕是一般人来不了吧!
9:
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某地有一乡绅,家有一妻一妾,三人夜处一室,帐外有一小房乃丫环卧间,一日晚,乡绅突发诗兴,命妻、妾各吟七言诗一句,其妻曰:“两只船靠一篙撑”,其妾紧接道:“一船不撑便相争”。此时乡绅忽闻丫环在帐外长叹一声,因问之曰:“丫环长叹为何事?”丫环见问,急忙吟唐诗一句作答曰:“野渡无人舟自横”。至此,他们四人已各吟一句,合成一诗曰:“两只船靠一篙撑,一船不撑便相争。丫环长叹为何事?野渡无人舟自横。”令人捧腹不止。
10:
有一才女,于新婚之夕,新郎索诗、女辞之,郎强索不已,女无奈,稍作沉吟,便道:急忙哪得有诗来,暂把唐诗借两排。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新郎闻之大笑,遂拥新娘入帐中。

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作者: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的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而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山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粱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尔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屋子亦如清霜,一粒粒冷绝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绿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三二,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警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既然无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个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的那张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谁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

再有就是陆游与唐婉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钗头凤 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

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

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两首,即《沈园》诗二首。

爱,为什么会能够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红粉成灰”之后的几十年,还让诗人用将枯的血泪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断肠诗句?我从陆游“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中似乎得到一丝感悟:陆游和唐婉的夫妻情爱,虽说在现实世界中存续的时日无多,却早已经一点一滴地“转存”到了各种有情万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实爱存入了瑞士银行,可以稳稳地收取利息。一对“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当时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艳,多少情怀;多少的厮抬厮敬,多少的互爱互重。也许,就单是这一对“菊枕”,已经足以让情爱“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万”,更不用说恩爱夫妻之间“有甚于画眉”的“闺房记乐”了。

一对“菊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那么的无足道,而又实在是那么的奢侈。其“药疗”之功效,犹在其次也,叹叹。

人间的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的清香却永远会历久弥新。

愿天下有情人都双双亲手缝制自己的一对“菊枕”,长相依傍,不离不弃,莫失莫忘,珍爱到地老天荒!

张籍已经是进京地二次了!
进京时的路,弯弯曲曲的脚印已被风沙掩埋;翘首前方,与天相接的漫漫尘土,让我早已疲惫不堪的心都要碎了。
中午的太阳还像个火盆,狠毒地把火辣辣的光线射向地面。那时的土地仿佛火烧一般,沸腾的火焰熊熊燃烧着,要把我吞 没了。 而现在,她一下子乖巧了,和善了,温柔了,甚至变得有些可爱了,可是天不测风雨,说刮风就刮风,一下子把作者的思乡之情的钩了上来。
故事是这样的:诗人张籍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刚好是秋季。望着眼前树叶黄落,百卉凋零,一切凄凉摇落的景象,作客他乡的张籍免不了要勾起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可是,洛阳城距张籍的家乡相隔数千里,当时的交通又不便利,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张籍不能立刻返乡,他只好通过写封家书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这使张籍本来已经很强烈的思乡情中又增添了几分欲归而不能的惆怅,思绪变得复杂多端。思乡情切,他心中涌起万种情绪,觉得有说不尽、写不完的话,而一时间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张籍感到无从下笔,但又已经托人帮忙捎信,无暇再多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再加上时间匆匆,他觉得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还是不尽人意,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没有写进去。于是在捎信人将要出发的时候,又匆匆拆开信封,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补上几句未说尽的话,唯恐遗漏了一句。最后才将这封充满着思乡情感的信送去远方。

张籍《秋思》的故事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一、 这是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故事: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羽佳禽砖后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毛野兽石先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二、 其二、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麼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什麼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麼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 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裏。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麼?」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裏卖的什麼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裏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裏把鱼拿出来了。
三、 其三、 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谦就回答说:
「一秃似擂槌」
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曹植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 道
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
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李白读书的故事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但他小时候读书却不怎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有一天他到一条小河边去玩,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就上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为什么磨铁棒?”老太太告诉他是在磨针。李白说:“那么粗的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老人说:“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李白深有感悟,从此刻苦读书,成为一代“诗仙”。

回答者: 米菠萝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007-12-4 12:54

检举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回答者: 黑色神鹤 - 初学弟子 一级 2007-12-6 17:29

检举 宋时华州掾张刺达从太守来华山拜谒陈希夷先生。宾主叙坐后,又设一座位于上首,如有所等候似的。这位太守大人,也不知陈抟设此虚位等谁。心想,我是此地太守,谁还能坐在我的上首?心中就有些不乐之意。等了一阵,来了个兰袍葛巾道人,态度颇端肃。陈抟拱揖让坐。这来的道人竞毫不客气的坐在上位座上。太守见这位道人虽则神气闲雅,却是傲无逊容,心中更加不悦,很怪这位道人无礼。然而陈抟却对这位道人甚恭。陈抟向这位道人请道:先生袖中何物?幸以相贶?道人从袖中摸出枣子三枚,其颜色各不一样,一白一红一青。白者授与陈抟,红者道人自食,青者授与太守。太守越加心中不高兴,就随手给了张刺达。张刺达就把它吃了。这道人去后,太守问陈抟:适才来这位道人是谁?陈抟说:此即纯阳真人也。太守悔恨不及,已无可奈何。张刺达自此亦得道成仙,往往游于人间,每显异迹。

回答者: 破碎的幻梦 - 实习生 一级 2007-12-6 23:18

检举 一、 这是清朝大学者—纪晓岚的故事:

当纪先生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二、 其二、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

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

莲萍拨开,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

船板拨开,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麼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 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什麼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麼写法?」 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 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 「禾」字。」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 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 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 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刚好苏东坡进来了。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裏。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麼?」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贴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苏东圾葫芦裏卖的什麼药。於是不动声色的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裏有鱼(余)啊!快, 拿出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磬裏把鱼拿出来了。
三、 其三、 于谦小时候,束发两髻,有个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马上回答:
「狗嘴何曾出象牙」
但是于谦回家之后,告诉妈妈,妈妈马上帮他梳成三角;于谦出门又遇到那和尚,和尚又笑他:
「三角如鼓架」
于谦就回答说:
「一秃似擂槌」
和尚听了无言以对
四、 其三、嫦娥原爱绿衣郎
从前,有一幕僚家有一个天姿国色的闺女,其上峰多次向其示意娶她为妾。这位幕僚既不敢违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儿,正与妻子踌躇不定,愁眉不展时,女儿前来问安,见状便问二老有何心事?父母只好据实相告。
女儿聪慧过人,又孝顺父母,便灵机一动对二老说:“我有三个条件,一是不光有父母之命,还得有媒妁之言,应请王公大人作媒;二是聘礼要有玫瑰宝石、黄色宝珠等珍品;三是入洞房前,还要对一副对子。三者缺一,我决不和他成婚。”
父亲连连点头说好。次日禀复那位大官,他一一应允。迎亲之日,那豪华气派自不待言,待酒足客散,大官迈步欲进洞房,却被侍婢挡住,让其对对子,只见红笺上写着:竹映桃花,君子也贪红粉色。大官看着娟秀的字体,一时对不上来,便移步庭院。正当仰望中天明月,反复吟哦时,一部属过来问:“大人不入洞房,还有雅兴吟诗作对?”大官便将索对一事告诉了他。部属听罢,连连赞叹,上联出得新巧,竹称君子,红粉桃花,一语双关。不免也沉默构思起来。
这时,星月辉映,树影婆娑,一下子触动了那位部属的灵感,只见他摇头摆尾地吟道:月穿杨柳,嫦娥原爱绿衣郎。
大官连说:“妙极!妙极!明天重重有赏。”便直趋洞房交卷。
侍婢送上对幅,姑娘玩味一番,提笔批道:“公系榜眼出身,对虽工丽,恐非出自心裁”。大官见批语,羞愧难当。他忖度片刻,便毅然离开洞房,去寻那位部属,叫他去入洞房,并以全部嫁妆为赠。
五、 其四、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广东有两个自认为很有才气的秀才,一李一宋,他俩结伴旅游,一路观山赏景,联诗对句,好不自在。游了半天,又累又渴,见前面树荫下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和尚在纳凉,身边放一葫芦,便上前讨水喝。
老和尚打量两人一眼说,两位贵姓?有水,不过要对对子,对得上方可饮水。两秀才欣然同意,并自报李、宋二姓。老和尚听罢,便将两人姓氏嵌入联说: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脚。两秀才听毕,见对联是讥笑自己,对了半天也没对上,不仅得不到水喝,还讨了个没趣,怏怏而去。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广东农民报》一读者将这故事整理成文,投至该报,有36位对联爱好者热心对下联,其中只有阳春县读者黄文昌对的较好。
他对的下联是:龚庞两小姐,龙首龙身

岁月的脚步悄悄地走到了2004年夏天
在这个火热而缤纷的季节
我们的心却是那样的黯淡和伤感
站在由昨天走向明天的驿站
仰望着茫茫的天穹
洞穿时空的隧道
任凭飘飞的思绪不停地追随着岁月的痕迹
任凭澎湃的内心无限地感慨着似水的流年
明天 我们就要走了
就要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校园
就要离开了这些可亲可爱的手足弟兄
也许 今晚我们还能欢聚在一起
明天就远远地相隔在海角天边
也许 有的人我们还有机会重逢
而有些与自己一路走了四年的战友
一挥手就一辈子也再难相见

怎么能不眷恋 怎么能不伤感
怎么能不惆怅万千
多么希望时间永远凝固在这美好的一刻
多么希望所有的好朋友都还会在身边
多么希望有一杯酒能饮尽四年的苦辣酸甜
多么希望有一首歌能唱尽今夜的离合悲欢
多么希望四年的时光重来一遍
但良宵易逝时间无情啊
我们留恋的、牵挂的、依依不舍的一切
都会在岁月长河的滔天巨浪中沉淀
留下的
只有心中一丝丝酸楚一串串苦涩和一份沉甸甸的情感

四年过得很快很快
仿佛只是一眨眼 就从起点走到了终点
四年前第一次相逢的那个秋天
那一张张陌生的、稚嫩的面孔
那刚穿上新军装时的新鲜与自豪
还有那被老班长罚站时委屈的眼泪
都依然清晰得就像在昨天
而其实已经过去了好远好远
四年也过得很慢很慢
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
这四年 这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
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一天一天熬过来的
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忘记
四年 一起走过的日子里
经历了多少辛酸与坎坷
饱经了多少风霜雪雨、沧桑变幻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山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
大自然总是悄无声息地重复着它亘古不变的旋律
可是我们已经在春夏秋冬的不断轮回中慢慢长大
永远地远离了曾经懵懂曾经痴狂曾经轻浮的少年

四年过去了
辛酸也罢欢乐也罢 痛苦也罢幸福也罢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如烟似雾随风而逝
也许四年对于漫长的一生来说并不算长
甚至就象浮光掠影在我们的生命中一闪而过
但不管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四年
这一个四年却是生命中最美好最宝贵的一段
也是其他任何几个四年都无法换来的啊
血和汗洗涤不掉青春的颜色
伤和痛埋灭不了年轻的活力
不管这四年我们是怎么样度过来的
这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黄金岁月和花样年华啊
朋友 你还会有雾雨朦胧的18岁 还会有意气焕发的20岁吗
不会了 永远不会了
你还能再年轻一回 还能在回到过去的岁月里寻找失落的梦吗
不能了 永远不能了
这段美好的年华就象滔滔的江水 一去就永远永远不再复返了

都说大学是人生中最精彩最浪漫最美好的年华
都说大学是年轻中最活力四射最值得炫耀的光彩岁月
她似乎注定就是
充满了阳光和幻想 充满了笑脸和刺激 充满了爱情的懵懂和幸福
是的 曾经我们也是怀着这个彩色的梦想来到这里的
曾以为象牙塔里的生活会是书上描写的那样多姿多彩那般诗情画意
以为这里
会有展示我们才华和抱负的舞台
会有绿茵场上的雄姿焕发会有霓虹灯下的自由潇洒
会有自习时听听音乐黄昏时散散步的娴雅
会有伤感时的一杯闷酒 快乐时的一顿狂饮
会有乱扔的足球鞋乱舞球衣乱吹口哨的痛快
会有为看世界杯而集体逃课 为NBA联赛而装病缺席的痴狂
还会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
更会有她的一滴眼泪的千斤重担 她的一个笑脸的无限欣然
哎————(长叹一口气)

那毕竟只是我们年少时无知而轻狂的梦啊
我们怎么也没想到这里会有这样的生活
没想到这里的体能训练打扫卫生总是没完没了
没想到周末连打篮球和上网的机会都没有
没想到一双足球鞋穿了四年都不会烂
更没想到四年下来还依然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青春的感觉找不到一点痕迹
年轻的气息慢慢不见了活力
奔放的思维也被磨得循规蹈矩
当那个彩色的梦想碎得七零八落随风飘摇
我们的心也归于沉寂
在经历了百回和千转 在走遍了千山和万水之后
在看惯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在听惯了笑的狂野痛的呻吟
在感受惯了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阿谀奉承 尔虞我诈之后
终于知道了
天地之间 滚滚红尘
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 唯有感情不灭唯有真情永恒
终于知道了有人陪着吃苦也是一种幸福
终于知道了119个苦兄难弟之间的情深意浓
终于知道了自己最真的感情最真的梦
终于知道了朋友——是心中永远的支撑

你还记得吗
还是新训的时候 那个骄阳似火的中午
你和我面对面在操场站了两个小时军姿
就因为前一天晚上我把偷偷买来的花生米硬塞给你吃

你还记得吗
第一次紧急集合我裤子穿反了你少穿了一只袜子
结果我们被拎出来在全队面前出了洋相

你还记得吗
有一天你收到了一封字迹娟秀的情书和一张漂亮的女孩照片
大伙儿都忍不住蜂拥而至抢着看 还大声地朗读出来
那一刻我们消得好开心 似乎你的女朋友就是我们的大众情人

你还记得吗
那次我们俩站岗看杂志被抓
是你独自去找队长承认错误替我背了黑锅
结果你为了这件事写了5000字的检查 整整写了三天

你还记得吗
那次你过二十岁生日
我们把生日蛋糕装在垃圾桶里偷偷带回队里
然后在所有人都进入梦想时给你悄悄地唱生日快乐

我还记得
新训的时候 我的被子是全队出了名的花卷儿
是你耐心地教我把被子叠成了方方正正的豆腐块

我还记得
你当班长的时候 我顶撞过你好几次
因为我觉得我们关系这么好你不应该对我也那么严
而你从来都没怪过我

我还记得
第一次练前扑的时候我吓得骨头都软了
是你对我大声吼到是男子汉要么就趴下要么就站起来
于是我知道了一个男人在最艰难的时刻绝对不能倒下
什么困难什么挫折都不能被压垮

我还记得
那次你女朋友来信跟你吹了
是我陪你在楼顶喝了一个晚上的闷酒
我们两个人都醉成了一摊烂泥 我们都哭了
好像我们俩同时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你说了很多很多的话 有一句我永远都记得
你说上军校失去了女朋友却得到了我这样的知心朋友 值了
可就在昨天我还因为一件小事 任性地对你说
今生第一件错事是来军校 第二件就是认识你做朋友
说句心里话
能够与118个兄弟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四年
能够认识你
所有流过的血所有掉过的泪
所有受过的伤所有忍过的痛
都值了

四年 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
我们是从荆棘中爬出来的
四年 三万三千六百多个小时
我们是从苦水中熬出来的
四年 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们什么苦没吃过 什么痛没忍过
多少个寒冷的深夜
我们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去坐岗、站岗
多少个周末多少个假期
我们不情愿地去上自习、去训练、去打扫卫生
多少个花好月圆之夜
心中涌起浓浓的思乡愁 直到泪水慢慢打湿了眼帘
多少次 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
我们整个中午都用来拔草、扫树叶
多少次 为了寒假能回家
我们在冰冷的灯光下奋战到凌晨一两点

跑了多少个五公里 我们记不清了
喝了多少闷酒吞了多少苦水 我们记不清了
受了多少委屈憋了多少怨气 我们记不清了
但我们忘记不了 新训50天
我们在四十多度的天气下日复一日地站军姿、走齐步、踢正步
最后把我们原本白皙的皮肤晒成了古铜色
我们忘不了 院庆40周年
我们的操枪方队风里来雨里去地练了两个月
为了练臂力和枪刺的整齐度
我们把水壶装满水挂在枪刺上一端就是半个小时
这何止是半个小时啊 这分明就是一个世纪的漫长的煎熬

我们忘不了
为全军高等数学统考备战的日子里
晚上热得让人整夜整夜无法入睡
可是我们还是以惊人的毅力进行紧张的复习
我们忘不了
教改会汇报演示训练的100天
我们一天天、一分分、一秒秒地接受最残酷的考验
战术场上到处是气壮山河的跃进、卧倒、匍匐前进
队列场上是排山倒海、整齐豪迈的操枪方队
皮破了一层又一层 汗掉了一把又一把 血流了一滴又一次滴
手起茧了 伤口化脓了 腿摔肿了
血水浸透了衣服 汗水泡软了皮鞋 泪水更是填满了我们的心
可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还是一日不断 风雨无阻
我们忘不了去福州当兵实习20天的酸甜苦辣
我们忘不了牺牲了整个国庆假练刺杀操的怨气
我们忘不了大三暑假的强化训练无奈的痛苦
我们忘不了为运动会付出却没有收获的失落
我们忘不了篮球赛最后失利心中那团泪水燃起的火
我们忘不了野外驻训的风餐露宿摸爬滚打
是啊 四年 一起走过的日子
我们忘不了的东西太多太多 刻在我们心里的东西太多太多

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
同样的渴望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其实我们的渴望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渺小啊
我们不嫉妒别人的花前月下不羡慕别人的锦衣玉食
我们渴望的只是口渴时的一杯水 只是饥肠辘辘时的一个馒头
只是疲惫不堪时的几分钟休息
只是端枪时队长不要把一秒当十秒用
只是偶尔能给我们推迟半小时起床
只是一个星期能给我们一个晚上的自由活动
而我们心中的同一首歌
是119个兄弟用血水和汗水填词 用拼搏和呐喊谱曲的青春畅想曲
留在心底它是感动一生的生活写照
唱出来它是惊天动地、响彻八方的悲壮之歌

谁不知青春的可贵 谁没有幸福渴望
眼睁睁地看着青春一天天耗费在枯燥琐碎的小事却无能为力
眼睁睁地看着激情一点点磨灭看着幸福一步步远离
我们的心在滴血啊
我们不一定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我们只想趁着年轻学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我们只希望生活多一点色彩多一点乐趣
可是我们有机会吗 我们除了服从有选择的余地吗
吃苦受累流血流汗我们都认了
但我们不愿意活得这么窝囊不愿意活得这么悲惨
同样是青春年华 同样是热血儿郎
别人在干什么 我们又在干什么
别人过的是什么生活 我们又过得是什么生活
别人在享受爱情浪漫温馨的时候 我们在训练场挥汗如雨
别人穿着干净时髦的衣服的时候 我们全身裹满了泥土
别人周末去郊游去聚会的时候 我们独自在没有人的角落借酒浇愁
谁说难儿无泪 谁说军人无情
谁知道我们坚强的外表下偷偷地往心底流了多少泪水
谁知道我们牵强的笑容下掩饰了多少寂寞和空虚
又有谁知道我们背地里喝了多少闷酒发了多少叹息和感慨
当我们用满是血迹的手拿起话筒告诉妈妈说一切都好时
当我们满身泥巴和雨水地走进饭堂看着青菜萝卜豆芽时
当我们在训练场看着林荫道手挽手散步的恋人时
我们复杂的心情是用心痛心酸几个字能表达的吗
我们一次次地问 这四年
我们真正地快乐过吗 我们发自内心地笑过了吗
没有 从来没有
曾几何时 我们也是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啊
可现在呢 我们的豪情壮志哪儿去了我们狂傲的誓言哪儿去了
全都在没完没了的折腾中消耗殆尽了
留在心底的只有叹息只要遗憾只要无奈
我们欲哭无泪啊

是的 四年来我们吃了很多很多的苦
但你可知道
不管你在烈日下还是在暴雨中
不管你是被泥巴裹满了裤腿还是被汗水湿透了衣背
不管你是在深夜里被逼着加班还是在中午无奈地出公差
不管你是在吃难以入口的面条还是喝平淡无味的白开水
都有118个兄弟陪着你
陪着你吃苦受累 陪着你经受风吹雨打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同一个节奏中
我们同住一层楼 同吃一锅饭
你也许会忘记与你一起笑过的人
但你不会忘记与你一起哭过的人
你也许会忘记曾与自己共富贵的人
但绝不会忘记与自己共患难的人
都说在同一个战壕里战斗过的人是世界上感情最深的人
而我们119个兄弟
不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战斗了一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吗
我们之间的感情不就是世界上最深最浓最真最切最难忘的吗
这份真情已经融进了我们灵魂的最深处
不管再过多久
这份真情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动听的歌声
有一句话说得好
什么伤好不了 什么痛忘不掉
是的 也许多年后
你身上的伤好了 你心中的痛忘了
但你不会忘记
许多年前119个兄弟一起吃苦的幸福
你不会忘记
是谁陪你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也最艰辛的岁月
你不会忘记
四年 一起走过的日子
是谁在你跑五公里跌倒时扶你起来
是谁在你受伤之后背你去医院
是谁在寒冷的冬夜里陪你站岗
又是谁跟你笑过哭过争过吵过感动过

每个人情感的世界 总有着最柔弱的角落
每颗心上最深的地方 总有着最深的思量
当你许多年后再偶尔回想起当年一个小小的片段
总会有一种东西拨动你心坎上的那根凄切的情弦
当你多年后再看一着早已经发黄的照片
总会有一种东西掀起你心湖的波澜
当你多年后再见到你已经双鬓花白的战友
总有一种东西会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是的 岁月会老人也会老
但真情不会老
这份真情深深地刻在我们心间
直到永远 永远

终于走到了这一天 我们将奔向各自的世界
没有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一路我们曾携手并肩四年
用血和泪写下永远
明天我们就将走了 纵然心中不舍的东西很多很多
但最难舍的是还是朋友 最难言的还是离愁
端起这杯酒 胸中涌起百般愁
千言万语只想对你说 干杯 朋友!
喝了这杯酒 明日的酒杯就不要再装着昨日的伤悲
让往事随流水 让伤痕随风
记住这份情 忘却那份痛
从容地踏上新的旅途开创你新的事业吧
什么酒醒不了 什么痛忘不掉
向前走就不可能回头望
朋友别哭 你依然是我心灵的归宿
朋友别哭 要相信自己的路
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
你的苦我也有感触
人海中难得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这份情请不要不在乎
任凭岁月无情地将往事洗涤得班班驳驳
你永远都是我生命中最闪亮的一段回忆
任凭时空怎样变幻 任凭世事如何沧桑
你都是我一辈子的朋友一生一世的兄弟
难忘昨日泪 难舍今宵酒
朋友 让我们举起这杯酒 跟往事干杯 为重逢干杯
无论在天涯 无论在海角
我的心永远陪在你身旁
无论在何时 无论在何方
我都为你祝福快乐健康

在唐代薛用弱的《集异记》,里面有一个故事:
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诗人在长安相遇,因天寒微雪,乃入酒楼小饮。有梨园歌女十余人登楼会饮,三诗人退避一角,拥炉火而观。不久又来妙妓四人,一时作乐。
昌龄等三人议:我等虽有诗名,但无甲乙之分,看唱谁的诗多,即见高下。
先是一伶唱昌龄的诗,接着,一伶唱高适诗,随后一伶又唱昌龄的诗。之涣已坐不住了,他认为自己出名已久,因说:“这些伶官,唱的都是《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俗物怎敢靠近?待此妙妓(用手指着双鬟)唱时,如非我诗,我这辈子再也不敢跟你们争高低了。”
不多时,果然双鬟起唱:“黄沙远上白云间……”之涣听是自己的诗,便取笑二人说:“乡巴佬,我是可以小看的么?”于是三人哄堂。伶官都冲墙角看来,问为何大笑?昌龄等说了缘由,诸伶都站起身形,前来拜见说:“俗眼不识神仙,不知可否俯就小筵?”三人相从,饮醉竟日。


诗歌几篇 诗人写这诗的故事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