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为什么那么难以成活?

来自:女装评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大熊猫为什么如此稀少的四个原因~

大熊猫稀少的原因有:
1、发情难,大熊猫的发情期每年只有两到三天,而这两到三天中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交配对象。
2、授孕难,即使交配成功,着床率也极低。
3、存活率低,有一半的熊猫会产下双胞胎,在野外熊猫妈妈因为条件不允许只会选择养其中一只强壮一点的,另一只弱一点的会遭到遗弃将无法成活。
4、栖息地被破坏,熊猫是独居动物,每个成年大熊猫都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它们的领地意识很强,栖息地的破坏导致范围缩小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而没有食物也就是竹子,对野外熊猫是致命的威胁。

扩展资料
关于大熊猫的保护级别
1、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2、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VU)。
4、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熊猫

数量稀少,繁殖困难

我们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大熊猫也是。目前,世界上野生大熊猫约1600只,圈养大熊猫只有548只。这个数字可以说是非常稀少的。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人工繁殖难度大。存活率也相对较低,加上适合生存的环境的减少,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也在减少,因此自然成为“国宝”。

中国稀缺动物那么多,为什么大熊猫能成为中国的国宝?
2、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没有

为什么大熊猫会成为中国的国宝?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因为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它只分布在海拔2000至3500米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大熊猫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

据了解,在自然环境中,大熊猫具有交配率低、成熟晚,繁殖周期长,对配偶有选择性,受精率低、幼崽成活率低的特性,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繁殖成功是难上加难。
据有关专家对大熊猫所作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生不育。

大熊猫性喜独居,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且其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在野外,公兽们往往须通过残酷的斗殴竞争,最后的胜利者才能获得雌兽的亲睐。如果一个小种群内缺乏足够优良的雄兽,显然就会大大降低雌雄正常交配的机会,并降低交配后的受孕率。

大熊猫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大熊猫幼仔非常脆弱,很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夭折。

大熊猫母兽在怀孕和哺乳期内很少采食,并由于独自哺乳带养幼仔而极尽劳苦,体力极度衰竭,对其健康和寿命影响极大。在哺乳期结束后,母兽还要继续抚养儿女,教会他们采食和生存的各种本领。在这种情况下,母兽自会本能地“克制”自己,不再发情,暂停生育,直到儿女长大成“人”,远走高飞。

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被严重地隔绝成小块地域,偏偏他们又必须独占很大面积的领土才能保证生存,所以在小块的栖息地内,能容纳的大熊猫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一个种群太小,不可避免会导致近亲繁殖,降低遗传多样性,造成遗传性能、生育能力、生存能力的全面退化。

一幼体降生很弱小,死亡率很高.
二生存环境被破坏,食物减少.
三人为捕杀,杀光偷猎者.



食物少


熊猫为什么那么难以成活?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