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什么时间召开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不结盟运动的历次首脑会议~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1年9月1日至6日,在原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倡议下,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原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25 个国家的政府首脑齐聚一堂,正式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不结盟运动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都为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1964年10月5日至10日在埃及开罗举行,此时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47个,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次会议除了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外,将焦点放在了巴以冲突以及印巴冲突之上。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第三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这次会议发表的宣言与前两次不同,着重批评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尽管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强大压力,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简称《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并指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宣言强烈呼吁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会议另外还通过了《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卢萨卡会议的另一项重大成果是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进一步组织化、制度化。会议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东道国首脑会议主席和不结盟运动的发言人,负责在联合国大会等国际论坛上阐述不结盟国家的观点等。第四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1973年9月5日至9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由于正逢世界石油危机,经济问题成为会议焦点。但是这时的不结盟运动其实已经开始被边缘化,一些出产石油的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已经跻身前次会议所称的“富国”行列。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和《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并决定在纽约成立协调局作为常设机构,以协调各成员国在联合国内的立场。第五次首脑会议:1976年8月16日至19日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和《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第六次首脑会议:1979年9月3日至9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会议发表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到第六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举行时,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许多国家虽然依然表示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政治的考虑:例如古巴始终是苏联忠实的盟友、越南战争中一些中东、东南亚的国家倒向美国;甚至连运动的创始国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质疑与苏联的关系暧昧。在古巴举行的这次会议上,因柬埔寨(当时被越南占领)的地位问题发生了争执,导致缅甸最终决定退出不结盟运动。第七次首脑会议:1983年3月7日至1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新德里文件》和《集体自力更生宣言》等文件。第八次首脑会议:1986年9月1日至7日在哈拉雷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关于南部非洲特别宣言》和《哈拉雷裁军呼吁书》等文件。第九次首脑会议:1989年9月4日至8日再次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经济问题成为此次会议关注的焦点。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会议通过了一项宣言和40个专题性政治和经济文件。第十次首脑会议:1992年9月1日至6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会议通过了《雅加达文告》《最后文件》以及关于索马里、外债、人口、非洲基金、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和联合国改革等7个决议。第十一次首脑会议:1995年10月18日至20日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举行。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第十二次首脑会议:1998年9月2日至3日在德班举行。会议发表了《德班宣言》。第十三次首脑会议:2003年2月24日至2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这次会议的焦点是伊拉克问题。即将下台的原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原南非总统姆贝基等人都发言表示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会议最后还通过了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决议。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吉隆坡宣言》和关于伊拉克问题以及巴勒斯坦问题的两项声明。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其实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各国的重心都纷纷从冷战时期的政治领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后冷战时期的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例如二十二国集团等,已经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方面,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巴西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正式会员;但他们在22国集团中都担当着重要的领导角色)。第十四次首脑会议:2006年9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与会各国就如何使不结盟运动重现生机,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以及联合国改革、中东形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的目的、原则和作用的宣言》等5个文件。第十五届首脑会议: 2009年7月15日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召开。 中国作为观察员国参加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世界团结、和平发展”。通过了会议最终文件和行动纲领《沙姆沙伊赫宣言》,阐述了不结盟运动对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的立场和看法。第十六届首脑会议:2012年8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主题是“联合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和平”。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与会代表成员国家分别就不结盟运动面临的挑战、联合国改革、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叙利亚危机等热点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了指导不结盟运动未来3年发展方向的最后文件。2015年在委内瑞拉举行第17届不结盟运动峰会。

  没有..说实话.中国既不是那种小国.也不是超级大国..那基本算中间层面偏上的.毕竟中国是这么大个国家啊...类似一辆越野车不去参加QQ雨燕这类小型车的派对- -..美苏算悍马级的...有点损身份吧...再说从目的上说.中国并没有被其他大国控制啊..那就没有必要参加了..小国家才容易被控制.所以要团结在一起.这样力量才会大..


  简介
  [编辑本段]
  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 Movement)是一个拥有115个成员国的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联合国中三分之二的会员是该组织的成员国,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结盟运动国家。不结盟运动定期举行首脑会议,到2006年为止已经在前南斯拉夫、埃及、赞比亚、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古巴、印度、津巴布韦、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南非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了14次会议。
  不结盟运动的开展,成为第三世界崛起的,自万隆会议后的第二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产生经过
  [编辑本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本着求同存异原则,通过了团结反帝的纲领,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J.B.铁托、印度总理J.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布里俄尼岛会晤,正式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随后,印尼总统苏加诺、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加纳总统K.恩克鲁玛等政治活动家也积极倡导不结盟运动。

  1961年6月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5国发起,在开罗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有20个国家参加。会议明确规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5个条件:

  ① 奉行以和平共处和不结盟为基础的独立的外交政策;
  ②支持民族独立运动;
  ③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
  ④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
  ⑤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

  1961年9月1~6日,25 个国家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正式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诞生。到1990年不结盟运动已发展到拥有101个成员(99国、2个组织),约有17亿人口。
  宗旨和原则
  [编辑本段]
  不结盟运动诞生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不断丰富,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主要活动
  [编辑本段]
  首脑会议是不结盟运动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到2006年已经举行了14次会议;其次是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3年举行1次。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外部势力的干扰、内部的矛盾和纠纷、许多成员国存在严重的经济困难。1989年9月的第9次首脑会议,提出对不结盟运动的战略和策略作重大调整,同时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之后在1955年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愿意卷入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穷和经济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1961年9月1日至6日,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五国发起的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终于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共有25个国家的首脑参与了会议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反对任何形势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要求签订国际性的裁军条约,消除经济不平衡,废除国际贸易中心的不等价交换。同时宣言还明确表态支持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突尼斯、古巴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以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第二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1964年10月5日至10日在埃及开罗举行,此时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47个,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这次会议除了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外,将焦点放在了巴以冲突以及印巴冲突之上。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

  第三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于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这次会议发表的宣言与前两次不同,着重批评美国和苏联(而不再是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尽管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强大压力,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简称《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并指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会议通过了等。 会议另外还通过了《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第四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1973年9月5日至9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由于正逢世界石油危机,经济问题成为会议焦点。但是这时的不结盟运动其实已经开始被边缘化,一些出产石油的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已经跻身前次会议所称的“富国”行列。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和《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并决定成立协调局作为常设机构。

  第五次首脑会议于1976年8月16日至19日在科伦坡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和《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行动纲领》等。

  第六次首脑会议于1979年9月3日至9日在哈瓦那举行。会议发表了《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

  到第六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举行时,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激化,许多国家虽然依然表示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政治的考虑:例如古巴始终是苏联忠实的盟友、越南战争中一些中东、东南亚的国家倒向美国;甚至连运动的创始国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质疑与苏联的关系暧昧。在古巴举行的这次会议上,因柬埔寨(当时被越南占领)的地位问题发生了争执,导致缅甸最终决定退出不结盟运动。

  第七次首脑会议于1983年3月7日至12日在新德里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新德里文件》和《集体自力更生宣言》等文件。

  第八次首脑会议于1986年9月1日至7日在哈拉雷举行。会议通过了《政治宣言》《经济宣言》《关于南部非洲特别宣言》和《哈拉雷裁军呼吁书》等文件。

  第九次首脑会议于1989年9月4日至8日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一项宣言和40个专题性政治和经济文件。

  第十次首脑会议于1992年9月1日至6日在雅加达举行。会议通过了《雅加达文告》《最后文件》以及关于索马里、外债、人口、非洲基金、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和联合国改革等7个决议。

  第11次首脑会议于1995年10月18日至20日在卡塔赫纳举行。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

  第12次首脑会议于1998年9月2日至3日在德班举行。会议发表了《德班宣言》。

  第13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于2003年2月24日至2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这次会议的焦点是伊拉克问题。即将下台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南非总统姆贝基等人都发言表示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会议最后还通过了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决议。会议通过了《最后文件》《吉隆坡宣言》和关于伊拉克问题以及巴勒斯坦问题的两项声明。

  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其实也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各国的重心都纷纷从冷战时期的政治领域,转移到了经济领域,后冷战时期的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组织,例如22国集团等,已经在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方面,发挥着比不结盟运动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巴西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正式会员;但他们在22国集团中都担当着重要的领导角色)。

  第14次首脑会议于2006年9月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当前国际形势下不结盟运动的目的、原则和作用的宣言》等5个文件。
  成员国
  [编辑本段]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来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目前不结盟运动共有116个成员国、15个观察员国;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是观察员组织。

  附:成员国,观察员国,观察员组织名单

  ▲成员国: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巴哈马、巴林、孟加拉国、巴巴多斯、白俄罗斯、伯利兹、贝宁、不丹、玻利维亚、博茨瓦纳、文莱、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喀麦隆、佛得角、中非共和国、乍得、智利、哥伦比亚、科摩罗、刚果、科特迪瓦、古巴、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圭亚那、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牙买加、约旦、肯尼亚、科威特、老挝、黎巴嫩、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蒙古、摩洛哥、莫桑比克、缅甸、纳米比亚、尼泊尔、尼加拉瓜、尼日尔、尼日利亚、朝鲜、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卡塔尔、卢旺达、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苏丹、苏里南、斯威士兰、叙利亚、坦桑尼亚、泰国、东帝汶、多哥、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土库曼斯坦、乌干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瓦努阿图、委内瑞拉、越南、也门、赞比亚、津巴布韦

  2004年5月19日,塞浦路斯退出不结盟运动;2006年5月接纳其观察员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两国为新成员,都为发展中国家。

  ▲观察员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巴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萨尔瓦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墨西哥、塞尔维亚、黑山、乌克兰、乌拉圭

  ▲观察员组织: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联合国

不结盟运动形成以后,自1961年至1983年先后召开了7次首脑会议。它们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促进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反对霸权主义、国际强权政治和集团政治,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平等地位;在反对超级大国侵略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在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1964年10月5~10日,第2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有47个成员国的代表团、10个国家和两个组织的观察员参加会议。1970年9月8日至10日,第3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54个成员国;8个国家和8个组织作为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包括《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进步的宣言》等一系列文件。

在前两次首脑会议上,与会者的主要矛头是针对老牌的帝国主义,要求“最后结束殖民主义”,随后又转向美国的新殖民主义。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美苏两国在第三世界的争夺日趋激烈,构成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主要威胁,从这次会议起,与会的不结盟国家把斗争的主要矛头针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特别是指向美国的霸权主义。两个超级大国受到指名或不指名的谴责。《卢萨卡宣言》第一次提出把世界分为“穷国”和“富国”,指出:“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对别国内政的干涉,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使用武力和进行颠覆的威胁,这些做法都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并成为经常的威胁”。宣言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主张:“一切主权国家都有权完全自由地决定自己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道路”。以卢萨卡会议为标志,不结盟运动开始向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斗争提出了公开的挑战。

70年代,大批新独立国家面临实现经济独立以巩固政治独立的严重任务。不结盟运动在政治领域进行反殖、反帝、反霸斗争的同时,还必须在经济领域展开斗争。卢萨卡会议成了这方面的转折点。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许多新独立的国家“仍然处在帝国主义统治和新殖民主义的剥削下”,表示“争取实现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独立”,已经是不结盟运动的刻不容缓的基本目标。

按照卢萨卡会议通过的不结盟运动的组织形式走向制度化,每隔3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的决定,1973年9月5日至9日,第4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参加会议的有75个成员国,10个国家和16个组织作为观察员、3个国家作为来宾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在阿尔及尔举行的第4次不结盟国家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宣言》等一系列文件。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部长级协调局。会议文件宣布:“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不管它们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军事的”,并强调“穷国”和“小国”要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当时的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会前给本届会议主席布迈丁写信施加压力,指责不结盟国家把世界分为“大国”和“小国”、“穷国”和“富国”的主张,不许把美苏两国相提并论。阿尔及利亚公布了这封信,引起与会国家的强烈不满。会议不顾前苏联的压力,在会议文件中坚持“反对霸权”的正义立场,把矛头直接指向两个超级大国。

1976年8月16日至20日,第5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参加的有86个成员国,10个国家和12个组织作为观察员、7个国家作为来宾出席了会议。罗马尼亚在多数成员国的支持下,以来宾身份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强调了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的相互关系;通过《政治宣言》、《经济宣言》、《不结盟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纲领》等文件。《政治宣言》宣告:“不结盟运动是抗击各种形式和表现的帝国主义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外国统治的一支要重力量”;指出:“政治和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脱离政治来孤立地处理经济事务,是错误的”。《经济宣言》强调:“争取政治独立……不能同争取经济解放的斗争分离开来”;号召“不结盟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结束富国和强国对付弱国和穷国的剥削而努力奋斗”。

第6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第一次在拉丁美洲国家召开的不结盟运动的会议。它于1979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参加会议的有95个成员国,12个国家的观察员和8个国家的代表以来宾身份出席了会议。由于会议的某些参加国特别是东道主古巴受到前苏联的影响,使不结盟运动内部产生了意见分歧。这次会议在3个根本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争论:一、不结盟运动应该坚持还是放弃其不结盟的概念和反帝、反殖、反霸的宗旨;二、不结盟国家是否应该努力促使它们各国之间团结合作;三、不结盟运动内部应该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还是采取把少数国家的意志强加给多数国家。在大多数国家的努力下,会议坚持了不结盟运动的非集团原则,维护了运动的团结,否定了个别国家鼓吹前苏联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的主张,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这次会议通过《政治宣言》等一系列决议,重申运动的以下原则:尊重所有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社会自由发展;不结盟国家独立于大国或集团的争夺和影响之外,反对参加军事条约和联盟;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外国占领和霸权作斗争;各国实现积极的和平共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国际合作;在殖民和外来统治下的各国人民有权实行自决和独立;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但是,不结盟运动的首批成员国之一的柬埔寨,受到越南的侵略,它的合法性遭到古巴等国的否定,被剥夺了参加会议的权利。由于会议曾一度出现偏袒前苏联对外政策的气氛,缅甸代表中途退席,并宣布退出不结盟运动。

第7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于1983年3月7日至12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出席的有101个成员国,10个国家和8个组织作为观察员、10个国家和16个组织作为来宾出席了会议,使这次会议成为不结盟运动力量的一次空前大检阅。会议通过了《新德里文件》、《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集体自力更生宣言》等一系列文件。这次会议坚持了不结盟运动的基本纲领和宗旨,较大程度上拨正了自上届首脑会议以来出现的偏袒前苏联的方向,重申支持不干涉主权国家内部事务以及不允许对主权国家使用武力的原则,呼吁“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和柬埔寨,并要求“全面重建国际秩序”,以扭转目前在世界上存在的“争夺势力范周、统治地位和军备竞赛”的趋势。《经济宣言》强调不结盟国家要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继续努力,并提出了加速“南南合作”的措施。




七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什么时间召开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8320748442七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什么时间召开的?
    翁妹翔不结盟运动形成以后,自1961年至1983年先后召开了7次首脑会议。它们在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促进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反对霸权主义、国际强权政治和集团政治,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平等地位;在反对超级大国侵略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和各国安全;在改革旧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

  • 18320748442不结盟运动的历次首脑会议
    翁妹翔会议通过了《和平和国际合作纲领》。第三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这次会议发表的宣言与前两次不同,着重批评美国和苏联的霸权主义,尽管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强大压力,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简称《卢萨卡...

  • 18320748442关于瑟普·布罗兹·铁托的生平是怎样的?
    翁妹翔南斯拉夫共和国成立后,铁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1955年,他参加了没有外国殖民者参加的亚非会议,正是这次会议促使他产生了不结盟思想的萌芽。1961年9日,在南斯拉夫的参与发起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此后,不结盟运动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运动。鉴于铁托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争...

  • 18320748442电影《卒迹》最后一段字幕很经典,求赐!
    翁妹翔1925.10洛迦诺会议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变 1933.1希特勒在德国上台 1933.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5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5-1936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运动 1936-1939西班牙反对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7.7.7中国全面抗日战...

  • 183207484421944年——2000年发生的历史大事件
    翁妹翔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 1984年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的构想 1991年 苏联解体1992年九二共识 1993年 第十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欧盟成立1997年香港回归、十五大召开 东南亚金融风暴1999年人大九届二次通过依法治国方针\\澳门回归 2000年 欧元正式启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

  • 18320748442世界现代史时间轴(每个时间段的具体史实)
    翁妹翔1955年。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华沙条约组织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出现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8年,中国改革...

  • 18320748442巴解组织是指?
    翁妹翔1974 年10月在拉巴特举行的第七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被确认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的代表。巴解组织从建立时日起就得到阿拉伯各国政府的承认。1964~1967年艾哈迈德·舒凯里拉任主席 。1968年5月在约旦安曼召开会议,组成新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参加巴解组织的民族主义组织和游击队有:巴勒斯坦民族 解放运动(简称...

  • 18320748442中国参与不结盟运动了么?
    翁妹翔第三次的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是于1970年9月8日至10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的,这次会议发表的宣言与前两次不同,着重批评美国和苏联(而不再是英国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霸权主义,尽管受到了来自苏联的强大压力,会议最终还是通过了《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卢萨卡宣言》(简称《卢萨卡宣言》),宣称...

  • 18320748442国外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翁妹翔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5、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 18320748442关于铁托的问题
    翁妹翔铁托在国际舞台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政治活动家。1955年的亚非会议给他以启发,使他产生了不结盟思想的萌芽。1961年9日,在南斯拉夫的参与发起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鉴于铁托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争取人类进步的事业中所起的独特而卓越的作用,有59个国家授予他98枚勋章...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