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电影与原著哪个更好?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刘慈欣原著《流浪地球》和电影版有何不同?~

建议自己看遍原著
1,原著人类用了300多年建造地球发动机,电影里是100多年(吴孟达饰演的姥爷明显是个90或00后)

2,原著里,人类在太空有一整支舰队保驾护航,电影里只有一个领航员空间站。

3,原著里,地球发动机的最大毁灭危机来自于最后一次穿越小行星带,小行星撞击地球摧毁了大量地球发动机,而人类本身自始至终没有经历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危机,只有谣言四起,而电影里,则是借助木星引力加速,引发的发动机停机以及坠入木星轨道

4,原著里,人类基本上取消了一切精神娱乐活动,所有精力都放在理工,人类思维理性无比,而电影里,人类生活看起来轻松很多,打麻将,蹦迪什么都有。

5,两派之争电影里没有表现。

6,原著里,人类早期使用的是卡车运石头,后来则是巨大的采矿机械自动化运石头,而电影里,人类还在用卡车运石头。

原著是一个非常黑暗,非常残酷的故事,那种人类暴民的形象和气质,一直延续到后来的《三体》中。在大刘的笔下,人类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从不感谢那些为了全人类共同利益而牺牲的英雄,惯常以受害者的悲愤博取同情和支持,纠结成团毁灭一切不顺从他们无知意愿的人和事,这就是那些可怕的 “乌合之众”。

电影改编的主题是“希望”。电影的高潮部分,是地球利用木星引力弹弓时发生了灾变,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毁灭,人类必须想办法摆脱木星,逃出太阳系。而整部电影里竟然没有反派,所有人全都围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群情激昂。

这当然是电影改编的取舍,但也正因为主题单一,显得略单调了一些。有些过渡桥段和人物动机,有比较明显的缺失,据说是为了适应春节贺岁片的档期,电影做了大量的缩减,那么只有期待导演剪辑版了。
最值得夸赞的是电影的特效部分非常的给力,成功借鉴了很多优秀的好莱坞灾难大片的镜头感, 比如地球冰冻的平原和城市场景非常类似《后天》,各种崩塌和落石特效像《2012》,太空站的戏份接近《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的部分戏码,但这些特效最终能融为一体,和剧情结合紧密,非常难得。

科幻在中国是小众,因为中国确实缺少这个类型。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是不准确的,我记得小时候就看过一部《珊瑚岛上的死光》,那才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片,1980的电影,接近《星球大战》的年代了。那么《流浪地球》可以称作中国第一部“工业级”的科幻大片,这个“工业”当然是相对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
那么这话该怎么说呢?落后人家那么多年可耻吗?还是说,因为落后那么多年现在终于能跟跑了,本身就值得骄傲。

看设定,肯定原著更好。毕竟电影只是从原著里摘了一个微不足道的细小篇章,就能拍出125分钟的漂亮灾难片。原著里刹车时代的滔天巨浪,叛军和联合政府的对抗冲突,穿越冰封太平洋的奥运会比赛……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又能拍至少一部电影了。

看人物,肯定电影更好。原著的主角基本上就是个人肉摄像机,波澜不兴地讲了地球从刹车到进入流浪时代的一系列故事。里面出场的人物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大刘“人物为呈现设定服务”的特点,基本上都是纸片人,没有任何层次可言。但电影里面不管是作为老一辈的韩子昂含泪的“行了……你别说了……”,还是刘启刘培强父子俩最后一次通话里父亲的无奈和儿子情绪爆发的崩溃,刘启从叛逆的技术天才小混混变成子承父业有担当的成熟男人,韩朵朵从对“希望”的不屑一顾到真诚地呼喊“希望”请求援助……虽然这些人物塑造仍有提高的部分,但不能否认它已经比原著丰富太多了。

看故事,其实还是电影更好。原著的故事其实是有点烂尾的,在“五千冰棍”之后突然直接跳跃到了五十年后主人公垂垂老矣,地球虽经历叛乱仍然航出了太阳系,进入流浪时代。叛乱怎么平定的,谁制定的政策要继续航行的,人类又是如何再次统一思想的……一个字没说,全让读者自由想象(对不起我忍不住了这里我要自己补个小说接一下,等我做完手头的工作就来写)。而电影,至少是一个完整的有头有尾的故事,从木星危机的爆发,到积极应对,到失败,到最后殉爆空间站的放手一搏……到最后危机化解,地球继续流浪。很完整的故事,不会让人觉得差口气或者烂尾。

看思想……这个见仁见智吧,不过我更喜欢电影一些。毕竟一个积极乐观的结尾,在目前这个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危机的时代,比起一个悲观嘲讽的结尾会更让人舒服一点。况且,电影结束的时候,唱起来的是《观沧海》。曹操写下《观沧海》至今,大约1800;孔子开始编修《春秋》,距今大约刚好2500年。我们当然会有很多改变,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有至少4000年可考历史的民族,我们也有很多东西从古时继承至今,并且将会继续将这些东西传承下去。想到这一点,可能2500年也不算太久,只要我们只争朝夕。

当然是原著更好。
在原著里,人类的危机在于群众对于联合政府的不信任。一群“民科”,拿着望远镜观测太阳,就一口咬定太阳根本没变化,这一切都是联合政府的骗局,好吧,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种“阴谋论”。这种论调在愚昧的群众中总是具有难以想象的煽动性。
“公民们!地球被出卖了!人类被出卖了!文明被出卖了!我们都是一个超级骗局的牺牲品!这个骗局之巨大之可怕,上帝都会为之休克!太阳还是原来的太阳,它不会爆发,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它是永恒的象征!爆发的是联合政府中那些人阴险的野心!他们编造了这一切,只是为了建立他们的独裁帝国!他们毁了地球!他们毁了人类文明!公民们,有良知的公民们!拿起武器,拯救我们的星球!拯救人类文明!我们要推翻联合政府,控制地球发动机,把我们的星球从这寒冷的外太空开回原来的轨道!开回到我们的太阳温暖的怀抱中!”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
这句话在原著中出现了三次。最初痴呆爷爷临死前反复念叨的话,第二次是“我”与加代子抽签成功获得生育权后自己的感慨。第三次是全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这让我想起《死亡诗社》里的台词:“噢,船长,我的船长(Oh! Captain, my captain! )”,基丁老师是学生们的信仰。同样,地球是小说中地球派的信仰,也是原著中所有地球派支撑下去的精神力量。我相信大刘这一句将地球家园精神高度浓缩的台词,正是原著小说的主旨。相信电影已经很好地把原著中的这种家园精神表达出来了。但是就剧情、人文高度和戏剧冲突而言,电影跟原著几乎是不着边际的,仅仅是借用了概念和设定重新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故事。虽说有了大刘的设定,电影就赢了一半,但是对比原著而言,我认为电影仍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冲突性
其次我们拿冲突性来对比。
电影中的冲突性主要体现在人与天斗,整体上更接近一部自然灾难片,其余表现在叛逃和驻留、等死和挣扎这种选择冲突中,几乎串联了全片。相信看过电影的诸位也能明白我的意思。
而原著中的冲突则表现得更加现实而凶狠,首先关于逃离方式,大刘在原著中设置了地球派和飞船派的冲突,这种近乎暴力的斗争渗透到了小学生群体中,大刘通过这种冲突表达了地球“流浪”的合理性。然后是“流浪派”政府军和“驻留派”叛军的冲突,以战争模式展开,这场战争直接拆散了“我”的家庭(很佩服大刘能将如此重要的节点淡淡地一句话带过),然后以处死“流浪派”五千人后迎来最终高潮结束,剧情张力足让人瞠目结舌。相比电影,原著小说更侧重于“与人斗”的主题,题材更加现实和残酷。
伦理
电影中的亲情在大刘的大世界观里显得肤浅而幼稚,内核虽说是正确的、主流的,但表现形式确实不该如此,这不是大刘的风格。
大刘在原著小说中展现了超前的伦理观念,婚姻仅仅是纽带,婚外爱情是不必追究的:
  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这种表现婚内出轨的价值观当然不能搬上荧幕,毕竟国内环境还不允许大家理性公开地进行这种讨论。

片中展现亲情的桥段必要,但赘余。有些场景近乎是无理取闹,这要是放在严格的军事化团队和末日来临的背景下,主角(尤其是那个女孩),绝对是要就地枪决的。一命换一命这样的桥段看似光辉而伟大,却极不理性,在末日来临前,保全人类最有用的资源才是最优解。两位主角活到最后是最不合理之处,有冒险片而非科幻片之嫌了。

我更喜欢电视剧版的《流浪地球》。原著是一个非常黑暗,非常残酷的故事,那种人类暴民的形象和气质,一直延续到后来的《三体》中。在大刘的笔下,人类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从不感谢那些为了全人类共同利益而牺牲的英雄,惯常以受害者的悲愤博取同情和支持,纠结成团毁灭一切不顺从他们无知意愿的人和事,这就是那些可怕的 “乌合之众”。电影改编的主题是“希望”。电影的高潮部分,是地球利用木星引力弹弓时发生了灾变,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毁灭,人类必须想办法摆脱木星,逃出太阳系。而整部电影里竟然没有反派,所有人全都围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群情激昂。电影《流浪地球》强调希望,整体激昂振奋。而在小说中,地球在离开太阳系的过程中经历了重重劫难,曾经美好的家园变得满目疮痍。更关键的是,人性在此过程中饱受摧残,恐惧、猜疑、愤怒常伴左右。电影和文学是两种体裁,它们有各自的法则,很难简单地说孰优孰劣。但对比一下,出现了哪些改动还是一目了然的。这种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味这部电影。地球在加速过程中再一次到达近日点,“太阳随时会爆炸”的流言四起,民众一片恐慌。在这种末日危机面前谈论希望,其实恰恰是一种绝望的表现。这时的“希望”是一种心理安慰,让人类在地狱门前不至于发疯。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
这句话在原著中出现了三次。最初痴呆爷爷临死前反复念叨的话,第二次是“我”与加代子抽签成功获得生育权后自己的感慨。第三次是全文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这让我想起《死亡诗社》里的台词:“噢,船长,我的船长(Oh! Captain, my captain! )”,基丁老师是学生们的信仰。同样,地球是小说中地球派的信仰,也是原著中所有地球派支撑下去的精神力量。我相信大刘这一句将地球家园精神高度浓缩的台词,正是原著小说的主旨。相信电影已经很好地把原著中的这种家园精神表达出来了。但是就剧情、人文高度和戏剧冲突而言,电影跟原著几乎是不着边际的,仅仅是借用了概念和设定重新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故事。虽说有了大刘的设定,电影就赢了一半,但是对比原著而言,我认为电影仍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冲突性
其次我们拿冲突性来对比。
电影中的冲突性主要体现在人与天斗,整体上更接近一部自然灾难片,其余表现在叛逃和驻留、等死和挣扎这种选择冲突中,几乎串联了全片。相信看过电影的诸位也能明白我的意思。
而原著中的冲突则表现得更加现实而凶狠,首先关于逃离方式,大刘在原著中设置了地球派和飞船派的冲突,这种近乎暴力的斗争渗透到了小学生群体中,大刘通过这种冲突表达了地球“流浪”的合理性。然后是“流浪派”政府军和“驻留派”叛军的冲突,以战争模式展开,这场战争直接拆散了“我”的家庭(很佩服大刘能将如此重要的节点淡淡地一句话带过),然后以处死“流浪派”五千人后迎来最终高潮结束,剧情张力足让人瞠目结舌。相比电影,原著小说更侧重于“与人斗”的主题,题材更加现实和残酷。
伦理
电影中的亲情在大刘的大世界观里显得肤浅而幼稚,内核虽说是正确的、主流的,但表现形式确实不该如此,这不是大刘的风格。
大刘在原著小说中展现了超前的伦理观念,婚姻仅仅是纽带,婚外爱情是不必追究的:
  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这种表现婚内出轨的价值观当然不能搬上荧幕,毕竟国内环境还不允许大家理性公开地进行这种讨论。

片中展现亲情的桥段必要,但赘余。有些场景近乎是无理取闹,这要是放在严格的军事化团队和末日来临的背景下,主角(尤其是那个女孩),绝对是要就地枪决的。一命换一命这样的桥段看似光辉而伟大,却极不理性,在末日来临前,保全人类最有用的资源才是最优解。两位主角活到最后是最不合理之处,有冒险片而非科幻片之嫌了。


流浪地球电影与原著哪个更好?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