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华包括哪些?急急~

《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战略运筹、战场机变、作战指挥、特殊战法、军事地理,具体如下
一、战略运筹包括以下三篇内容
1、《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2、《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3、《谋攻篇》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二、战场机变包括以下三篇内容
1、《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2、《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3、《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孙子兵法》的影响: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僚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年至公元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事见司马迁《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有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计》的说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作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孙子兵法》不仅仅是一部兵书,不仅止于中华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她更是华夏智慧与朴素思想的象征。

利进害去,利取害弃,利诱害取。战术地:通、挂、支、隘、险、远;战略地:散、轻、争、通、交、衢、重、圮、围、死。不可胜者,未战先算、所以未战先胜;未合先度、所以未合先胜;未攻先知、所以未攻先取;未杀先夺人心志、故未杀先威。全胜者:若不用兵而可取利,则不用兵且谋之未上;若通过外交纵横就可成事,那不用兵且交次,概因外交之道比折财货;若以小战能威大敌,使其退而我利者,则不伤其十指而断其一指是也,因伐兵折财劳民,故次之;若以上皆不可,形势亦不容我隐匿、则不得不全线开战,所出者众、所归者寡,敌损多而我利少、实为最下!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不在计篇、而在火攻篇的结尾:……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1)《孙子兵法》在战略上强调以谋略去战胜敌人,“上兵伐谋”(《谋攻篇》),第一流的统帅总是要用计谋去占胜对手而不是逞匹夫之勇,单凭武力那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
  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计谋的内容主要是“五事”:道、天、地、将、法;“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2)强调要能因地制宜地进行部署,安排战斗。因为外界的一切因素都处在变化之中,所以决不能生搬硬套,推行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说:“水因地而制流,故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者,谓之神。”
  (3)强调对内外部信息的全面把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知天知地,胜乃无穷”。(《孙子兵法·地形篇》)
  (4)在具体的战术技巧上,主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
  《孙子兵法·兵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在战争中要巧妙地把握奇和正、虚和实,巧妙地运用谋略,迷惑敌人、调动敌人、战胜敌人。
  (5)打击敌人时要在整体的战略战术上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要使敌人陷于被动。掌握主动的途径主要有:
  以逸待劳:《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有备无患:《孙子兵法·九变篇》说:“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兵贵神速:《孙子兵法·九地篇》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6)推崇指导战争的最高境界不是采取流血和暴力的手段,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能够利用各种政治外交的手段、利用谋略和智慧,以最小代价获取战争胜利才是成功。
  (7)要综合分析战争的形势。《孙子兵法·谋攻篇》提出,影响战争胜利的因素有五个:“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共10张
《孙子兵法》十三篇简帛书法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部兵书的出现是划时代的,一直是军事、生活、商业的智慧锦囊
历史百家争鸣
赞86
阅读1.5万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十五:《三国演义》兵法之谜
大锤说史
赞140
阅读2.5万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视频

相关评论:
  • 19751861262孙子兵法中的十大精髓
    汪肤夏消灭敌人.从以上孙子提出的战略战术中可以看出,孙子战略思想的精髓在于他的“避实击虚”的观点,其军事战术的立足点在于如何卓有成效地打击敌人.孙子强调必须在对敌情、作战地理条件等情况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作战形式,出奇制胜.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对后世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 19751861262孙子兵法有什么
    汪肤夏三、军事战术 孙子兵法中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战术思想。它主张根据敌我形势的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战术手段,以达到战争的目的。其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是其战术思想的精髓,强调了战争中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性。此外,孙子兵法还探讨了地形、天气等因素对战争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利用这些因素来取得优势...

  • 19751861262孙子兵法精髓四个字
    汪肤夏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因此,上兵伐谋为孙子兵法的精髓。《孙子兵法》在战略上强调以谋略去战胜敌人,“上兵伐谋”,第一流的统帅总是要用计谋去战胜对手而不是逞匹夫之勇,单凭武力那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明确提出,计谋的内容主要是“五事”:道、天...

  • 19751861262孙武的《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汪肤夏(三)“五事七计”——孙子的战力论 以“五事七计”为中心内容的战略预测思想和运筹理论,是《孙子兵法》全书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全面地揭示了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是孙武用兵规律的高度概括。何谓“五事七计”呢? 孙子在《计篇》中说:“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 二曰天,三曰...

  • 19751861262《孙子兵法》十大精髓名句,读懂古人最高谋略
    汪肤夏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强调战争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必须审慎对待。这十大精髓名句,不仅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战略智慧,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决策参考。在现代社会,这些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无论是在企业竞争、国际关系还是个人决策中,都能找到其适用之处。

  • 19751861262谈谈你对《孙子兵法》中的哪种思想精髓有深入理解?
    汪肤夏《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思想有战略运筹、战场机变、作战指挥、特殊战法、军事地理,具体如下 一、战略运筹包括以下三篇内容 1、《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2、《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3、《...

  • 19751861262谈谈你对《孙子兵法》中的哪种思想精髓有深入理解 ?
    汪肤夏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书的奠基之作。孙武在这部军事学圣典中,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军事思想体系和战略战术原则。首先,孙子对于战争胜负有着十分科学的、整体的认识。他认为战争是“国之大事”,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人民的安危,因此,必须慎重地对待。孙子认为,进行战争要从...

  • 19751861262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汪肤夏体现了孙子兵法核心思想的精髓。总之,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以智取胜,以谋攻敌”,这一思想在战争实践中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世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所推崇和借鉴。同时,这一核心思想也超越了军事领域,对于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人际关系同样具有启示作用。

  • 19751861262孙子兵法的核心与精髓是什么?最好概括成几个字。
    汪肤夏孙子兵法的核心与精髓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已经有论述:靖曰:“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当以此教诸将。”孙子兵法的核心与精髓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就是掌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 19751861262《孙子兵法》主要有哪些思想?
    汪肤夏《孙子兵法》主要的思想内容是:一是在战略上强调以谋略去战胜敌人;二是强调要能因地制宜地进行部署,安排战斗;三是强调对内外部信息的全面把握,“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四是在具体的战术技巧上,主张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五是打击敌人时要在整体的战略战术上抢占先机,掌握主动权;六...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