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理解“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此三句话应意指修行之初至园融果地的三个阶段体悟。人生有三重境界可以用这三句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觉得是什么,所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第一重境界。随着年龄渐长,经历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有理寸步难行,无理走遍天下,好人无好报,恶人得意猖獗。进入这个阶段,人的感情自然而然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因而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 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见那山高,不停地攀比,争强好胜,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还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仿佛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这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 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时候悟出了真正的为人处世,一切都释然。

希望采纳

青源惟信禅师讲到自己修佛悟道的历程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形容人在少年时,什么事都是真实的,没有欺瞒,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形容人到中年,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形容人们步入老年,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能更真实的看到自己的人生,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也更有一种豁达的心态,于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扩展资料:
从哲学上看,人们的认识,有待于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深化。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表面,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去精取精的过程,所以,看山不是山。
还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过程,经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秩序。是矛盾特殊性与矛盾普遍性的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特殊性表现出来。

三重境界的理解: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此一境界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

第二境界乃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扩展资料

“人生三境界”语出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第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先生对这三重境界用了三句诗解释:

1.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涉世之初,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2.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3.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参考资料

人生三境界-百度百科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
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我从一本哲理书上看到的一段话,
细细品味,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这段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事对他们
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只有通过家人和老师来教育,他们才会认识事物。你告诉
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了什么,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说2是2,看山是山,看
水是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出了“6+9等
于几”的题目,大家都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
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几岁的孩子说等于15,人们都向他投去异样的目
光,直到主持人宣布他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
了,错过了抢答的机会。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
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尔虞我诈,
互不信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
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
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现代版的“指鹿为马”
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发现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
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绞尽脑汁,活得很累。其实,人
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便行,何必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呢!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老年人说的。步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了下
来,许多人都能认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实现了
理想,却牺牲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

善于反省的人才会最终达到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认识到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
带去,钱财再多,也是免不了要回归自然的。因而千方百计发挥余热,为群众办好事
实事,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再建新功,达到这种思想境
界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段处世箴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
心去处世。这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人从懵懂无知,慢慢学会自理思考适应社会,随波逐流,身心烦恼,情绪无常。有些人思考,万事万物的本源是什么?本源在哪里?身心烦恼如何解脱?一股清流。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万化流行本一律,生产生活还继续。天道酬勤靠自己,实证逻辑踏实地。山水相依,田园美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如何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视频

相关评论:
  • 15071933609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什么意思这话?
    巴尤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佛教禅宗的三重境界之一,出自宋代禅师青原行思的诗偈“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也就是说,涉世之初,人们对事物都以一种单纯、直接的眼光...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的三种境界哲学原理
    巴尤依看山是山的三种境界哲学原理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主客二分。相关解释如下:1、第一层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感性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外部世界进行感知,将客观事物看作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实体。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基于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是对于外部世界...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
    巴尤依第一句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表示人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也就是山和水本身。这个阶段人们还没有深入思考和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 第二句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表示人们开始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内在本质,发现山和水不仅仅是自己主观意识中的概念,还有着客观的存在。...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什么意思?
    巴尤依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从字面意思上解释就是,看见山就认为是山,看见水就认为是水。我们在来到世界的最初都是处于这种境界,是人性最本真的时刻。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便是说的此时。处于这个境界的人一般是还不谙世事的少年,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经历难以言说的痛楚,没有体会到生命中有些...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什么意思?
    巴尤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中年的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晚年的时候。含义:年轻的时候自己看到了什么就觉得是什么,中年后因为经历了太多所以看什么都觉得不是真实的,而等到老了的时候就会明白,你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什么意思?
    巴尤依1、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个人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内心是纯洁无暇的,对待任何接触的新鲜事物都很好奇。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别人告诉你,眼前静止的叫做山,你就认识了山;远处流动的叫做水,你就认识了水。你会不假思索地以为”眼见为实“,认为眼睛看到的东西就是真实的...

  • 15071933609人的一生,如何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巴尤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是纯洁无瑕的,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人们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这是山,就认识了山;告诉这是水,就认识了水。1、见山是山。第一个见山是山是指人们当感觉总是对某件事情很容易做出判断的时候,或者觉得别人太傻...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解...
    巴尤依看到的水就是水,再看之下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一就是水。这是在说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的辩证统一:山和水是客观存在的,但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可以形成“看山是山”或“看山不是山”或“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反应。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什么意思?
    巴尤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中年的时候。“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晚年的时候。含义:年轻的时候自己看到了什么就觉得是什么,中年后因为经历了太多所以看什么都觉得不是真实的,而等到老了的时候就会明白,你看到的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 15071933609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什么意思?
    巴尤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出自“禅宗”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刚开始学习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会简单、直白地看待它。比如我们第一次去看山的时候,见到了山,就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当我们钻研和深入了解这个事物后,可能会感觉这个事物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这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