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史之乱过后,唐朝明明气数已尽,为何还能撑住100年?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安史之乱后,唐朝气数已尽,为什么却还撑了100多年?~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真正的盛世王朝,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个领域中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梯队。在长达几百年的统治中,有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有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开元盛世等等。可是就在唐朝达到了最巅峰的状态的时候,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一场长达七年之久的浩劫,给盛世王朝造成了几乎毁灭的打击。整个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人口数量减少,长安城内不见人烟,建筑物被摧毁,民生凋敝。可是,即使这样,唐王朝还是苦苦撑了一百年。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唐王朝家大业大,毕竟是有些家底的!虽然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了极其沉痛的打击,就连长安城也被沦陷。皇帝拖家带口的往外面跑,但是,安史之乱以前积累的财力物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而且大量北方人口逃到南方鱼米之乡,战火并没有烧到南方。所以南方对唐中央集团的财力支持再加上本身不薄的家底,为后续的统治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其二:唐王朝人才辈出,并不都是平庸之辈!安史之乱后出现了几位明君,殚精竭虑,励精图治,把烂摊子慢慢的收拾起来了。最明显的举措就是削藩,这一举动使得中央政权更加稳固。虽然元气大伤,但削藩让唐王朝狠狠的续了一口命。

其三:唐王朝风骨犹存,名族气节不容践踏!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中心,身为一个唐朝人是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情,唐人的骄傲不允许他们的王朝被一个胡人给终结,所以唐朝靠着一口气硬生生撑了一百年,没有辱没唐朝的伟大!

相信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乱可以称之为是唐朝由兴盛转变为衰亡的一个过度阶段,同时也是一个转折点,那么,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为什么还能够延续一百多年没有破灭呢?接下来就来具体说说。
其实,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确实已经来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段,但是基于之前的发展以及安史之乱的战果,很多的大臣以及诸侯的实力都有了相应的提升,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朝代的更替的话,他们通过安史之乱所得到的这些利益,可能就需要重新进行规划。
而建立新的王朝,也是需要一位有足够实力的人来承担起整个的框架构建,以及利益和领土的分配,所以相对来说在当时并没有有这样的人物出现。同时,在安史之乱之后,人心惶惶,民心也不能够所向,即便有一些诸侯大臣想要重新改朝换代也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当然,大家也看到过一些比较失败的例子,比如说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一度处于破碎的状态,但是延续了很多年之后仍然没有结束,直到朱温出现,才将破灭的唐朝取而代之,从而建立了梁朝,可是事实证明,梁朝并没有存活太久,这也足以说明之前所说的理由是有非常充实的证明,唐朝并不是能够轻易取代的,这主要是和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安史之乱后带来的利益分配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利益是主导国家安定和谐统一发展的根本需求。

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就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

经过安史之乱后,虽然中央很难制约地方藩镇,但也没有哪个藩镇能吞掉中央,中央还有自保乃至撤藩的实力,所以各方藩镇没有轻举妄动。但是经过战乱后唐朝,制度上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皇权旁落,宦官专权,朋党政治,王朝逐渐衰败,导致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爆发,藩镇也是趁此机会灭亡唐朝的,所以唐朝的灭亡是慢慢的,我的分析如下。

首先是安史之乱使中国的经济中心由北方转移的南方,但没有摧毁南方的经济中心,所以朝廷还有很广的税收,可以维持统治工具运作。
其次是唐朝与蒙古西藏的政权虽然有矛盾但总体关系良好,回鹘是属国,吐蕃是盟国。平定安史之乱时唐朝就向吐蕃借兵。
然后唐朝强盛时期对四夷五胡进行大规模战争,打服北面的民族,打败西南的民族,打怕东北的民族。到安史之乱时,五胡四夷也不敢肯定就算自己出兵进攻唐朝能使唐朝灭亡,所以选择支持李唐。


最后就是安史之乱后形成节度使割据的局面,他们表面上是唐朝的官员,实际上拥兵自重,控制地方。唐中央政府以无力对地方进行实际控制,但地方也没有推翻唐朝的实力。



因为在这之前还积攒了很多的经济实力,虽然气数已尽,但是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是很足以支撑一段时间的。

原因在于唐前期所积累的经济力量。都知道唐朝在前期创造了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使唐朝的经济水平自己其他一些方面达到史无前例的盛况。在安史之乱后,虽然是唐朝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前期的实力积累为它延续100多年奠定了基础。

因为唐朝时期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空前发展的时期,虽然遭受重大打击,但也没有那么快覆灭。

这主要是因为唐朝的各种制度完善,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乱子,所以还能挺得住。


在安史之乱过后,唐朝明明气数已尽,为何还能撑住100年?视频

相关评论:
  • 18493909228诗词故事之韦应物《简卢陟》——恋恋风尘
    丁峡骅安史之乱中,再苦的日子也不是没有过过。没有官职,便像五柳先生一样,回家种田养活一家子吧。元苹,我们走,回到长安,回到我们的家,我种地,你织布,我写诗,你歌唱。 初入职场,见到一些下作不堪的事,理想在现实的大坑里狠狠地摔了一跤,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摔了一跤就不干,纵使你是富二代也没办法这么任性...

  • 18493909228历史故事
    丁峡骅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羞花”,说的是杨贵妃。唐朝开元...

  • 18493909228张巡:他改变大唐历史,却为守城池杀妾食肉留骂名
    丁峡骅张巡,唐玄宗开元末年进士,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唐朝名将,战败被俘遇害,谥号大都督、邓国公。张巡年轻时就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作为开元年间的进士,本可以在朝为官,可他却说:如今朝纲不振,为什么要在朝廷做官?就因为这句话被杨国忠排挤出朝廷,到真源县去做了县令。安史之乱后,雍丘县县令令狐潮...

  • 18493909228当上太上皇的李隆基,晚年生活如何?
    丁峡骅不过在唐玄宗统治的后期,由于国家安定,皇上本人也沉迷于杨贵妃的美色之中,于是一股奢靡之风开始在朝堂上下流行起来,很多大臣为了自己的仕途,都纷纷讨好杨贵妃,也最终导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 经过安史之乱的浩劫,唐朝气数未尽,唐玄宗并没有死,也没有亡国,他逃到四川一代,不过他逃跑路上没干其他事,他的儿子李亨...

  • 18493909228安禄山为何会反叛?
    丁峡骅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起兵不久后两只眼睛便瞎了,而唐朝的实力也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弱,没过多久他便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惨死在自己儿子手中。曾经繁华的大唐在安史之乱后也开始走下坡路,曾经万国来朝的繁荣景象再也没有出现过,再加上天灾人难,唐朝的气数渐渐尽了。所谓合久必分,分...

  • 18493909228处于昌盛状态的唐朝,因为什么原因导致了衰败
    丁峡骅而真正导致灭亡的原因大概就只有内乱了。公元755年,安绿山联合史思明带领十五万大军攻向洛阳,但是唐朝的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根本就没有想要出兵抵挡的意思,唐玄宗最终不得不丢下洛阳仓皇出逃,他很愤怒但是没有能力反抗,甚至为了鼓舞士气而不得不杀了杨贵妃。安史之乱前后七年时间,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

  • 18493909228郭子仪除了战功之外,对唐朝还有哪些贡献?
    丁峡骅人家会想啊,郭子仪这么战功卓著的人,都心向唐朝,可见唐朝的气数还在,没有到自己篡位称帝的时候。为此唐朝又延续了100多年。郭子仪绝对是平定安史之乱中的一股清流。平定安史之乱,功劳最大的是哪位?其实历史上没有给出比较明确的答案,因为好几个人都有很大的功劳。比如说郭子仪、李光弼还有仆固...

  • 18493909228别再让杨贵妃背锅了,大唐盛世,亡于气候突变,真的吗?
    丁峡骅反也是死,不反也是死,不如反了它。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让大唐在风中摇曳,岌岌可危。906年闰十二月乙亥日,洛阳城“震电”之后“雨雪”。此乃大凶之兆。907年,原为黄巢部将、后降唐朱温,逼迫唐哀帝李柷禅位。自安史之乱以来靠缝缝补补而苟延残喘的唐王朝还是画上了句号。没有人会...

  • 18493909228“不有之可也”的出处是哪里
    丁峡骅在士大夫韩愈眼里,抹墙是种低贱而劳苦的手艺。却有人自得其乐,且谈吐不凡。问之,姓王名承福,世代为农。安史之乱从军一十三年,有官勋,却弃而归农。土地已失,抹墙为生三十年。租住市中,以抹墙所得交付房租食费。根据每年食宿贵贱调整工价。若有剩余,尽予路旁残废、饥饿之人。 曰,任有大小,惟其所能。曰,...

  • 18493909228李清照与辛弃疾生活经历的对比
    丁峡骅她在驾驭诗词格律方面已经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史实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 唐开元天宝间的安史之乱及被平定是中国历史是的一个大事件,后人多有评论。唐代诗人元结作有著名的《大唐中兴颂》,并请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刻于壁,被称为双绝。与李清照同时的张文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名已盛,...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