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一些高中地理问题~

1、哈萨克斯坦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草场资源丰富,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2、空气在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三个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空气运动的直接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取决于单位距离内水平气压梯度差的大小,气压梯度力越大,空气运动速度就越快,风力越大。
3、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的东南方向。(见下图)

4、畜牧业属于农业类型,既常说的农(种植业)林畜副渔中的一种,而不属于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是农业地域类型,且都是畜牧业的一种。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流动性自给性农业。三种类型存在一定的联系都是与牲畜和牧场有关。
5、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6、中国三大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东北,西北,华北),长江上游防护林以及东南沿海防护林。
7、这句问话不正确。上升流附近的区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不是“冷海水泛上来”而是上升流把深水区大量的海水营养盐(磷酸盐、硝酸盐等)带到表层,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因此,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是著名的渔场。

(1)华北平原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亿三千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那时北方地区曾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高耸的太行山。到了距今三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太行山再次抬升,东部地区继续下陷。久而久之,就在山麓东部形成一大片扇面状冲积平原,由于黄河、海河、滦河等水系每年都要挟带大量泥沙,自西而东冲刷和堆积到东部低洼地区,使古冲积扇面积不断向东延伸扩大,最后终于形成了坦荡辽阔的华北平原
(2)当然是角速度一致,这样才能定点观察~才能保持同步 要不然半径不同~地球和卫星就一个转得快~一个转得慢~还怎么同步

  总星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天体系统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③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是:15度)
  ④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⑤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⑥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昼夜更替与季节的轮回节奏适中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
  (2)影响:影响电离层,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干扰,;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折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 地轴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日 “1近7远,近快远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折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折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 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
  随季节的变化 23°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一次直射,赤道有两次直射
  折叠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向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折叠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折叠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2]
  折叠编辑本段大气
  折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
  高度 温度 大气运动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 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平流层 50-55千米 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运动 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折叠大气热力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
  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折叠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图2.10,2.11,2.12)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风向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答案是C,


高一地理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5582616372地理高一上学期,提出20个地理问题。举出20个与课本知识联系密切的地理...
    许昨筠答:1、中国东西相差四个小时。因为中国东西相差62经度,横跨四个时区。2、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原因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3、中午十二点时,地上的影子最小。因为太阳的正午高度在在一天中最小。4、全球气温在不断上升,最主要原因是,植被大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增多。5、汶川发生地震。由于...

  • 15582616372高一上学期,提出25个地理问题
    许昨筠答:断流天数 9天 11天 82天 121天 136天 226天 142天 42天 28、上表为黄河利津断流的资料,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较少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植林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局部气候 B.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强化公民...

  • 15582616372关于高一地理方面的问题
    许昨筠答:1、东一区的中央经线是15。E 2、0。属于中时区,并且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以上两题解释:一个时区有15个经度组成,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顾名思义就是将时区平等的分为左右两部分,即左边、右边各7。5度。而零时区(即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0°,所以中时区的范围就是西经7.5°~东经7.5°,以此...

  • 15582616372高一地理必修一有关于时区一类的问题
    许昨筠答:(更正: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以及另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经度)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首先根据二者的地方时差空橡薯换算成经度差,换算关系为地方时如链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再根据时间先后判断东西。例如: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10:00,求此时地方时为8:00的经度。二者地方时差为2小...

  • 15582616372高一地理学不好的原因分析
    许昨筠答:而高中地理是要在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判断地理事物,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所以光靠“背地理”肯定是学不好的。第四,是相关知识的联系问题。高一第一学期,学地理所需的相应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还未学到,所以同学们在学地球这一单元时,普遍缺乏空间 想象力 ,而在学大气这一单元...

  • 15582616372高一地理必修一有关于时区一类的问题
    许昨筠答:(更正: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以及另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经度)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首先根据二者的地方时差换算成经度差,换算关系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再根据时间先后判断东西。例如: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10:00,求此时地方时为8:00的经度。二者地方时差为2小时,换算成...

  • 15582616372高一地理难点有哪些
    许昨筠答:高中地理学科中,一些难点知识主要分布在课程的前半部分。首先是地球运动相关的概念,包括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这些运动在地理学上的意义。学生往往难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接下来是关于大气热力状态的复杂理解,大气运动的形式,包括热力环流以及大气和季风环流的机制。最后,气压带和风带...

  • 15582616372高一地理时区问题
    许昨筠答:1、从东边越过180度经线,日期加一天,时间不变;反之,从西边越过180度经线,日期减一天,时间不变。东十二区总是第一天的开始。2、本初子午线是0度经线,为了划分时区而定的。本初子午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3、知道某地的时间,推断此时处于0点或24点的时区,处于0点或24点的时区以西到西十二区...

  • 15582616372高一地理的问题:怎么样辨别纬度和经度,还有各地区的时差怎样方便地计算...
    许昨筠答: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 15 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 度差 4 分钟。练习:北京与兰州的地方时差是 49 分 44 秒,已知兰州的地理经度为 103°53′,北京 的地理经度是多少?1)计算 49分 44 秒的经度差:经度 15...

  • 15582616372高一地理九个问题!坐等答案!
    许昨筠答:降水量少而晴天数目占了一年里绝大部分时间,年日照时数自然多。另外太阳能资源与气温没有太必然的联系,比如海南,雨天多,太阳能资源远不及青藏高原 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1 磁暴,会导致无线电等暂时无信号。 2 太阳风 3 也会影响地震、水旱灾害 其事地理还是很有意思的,望采纳!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