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这首诗中,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余光中的《乡愁》里,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和船票?诗人又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和海峡?~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比喻为台湾海峡,表达了他期盼祖国大同的强烈愿望。

更好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用邮票船票比喻分隔两地难相聚,所以十分想念。
坟墓,是随时间流逝,老人去世,这是永久的分离。
海峡,说的是中国国情,希望海峡对岸,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乡愁这首诗中,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视频

相关评论:
  • 13619215807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把乡愁比做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莫肤力1、把乡愁比做邮票,是因为作者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2、把乡愁比做船票,是因为作者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回台湾与妈妈团聚。3、把乡愁比做坟墓,是因为作者的母亲去世,作者永失母爱。4、把乡愁比做海峡,是因为作者将祖国大陆视为“大母亲”,与祖国大陆之间隔了一个海峡。

  • 13619215807诗歌《乡愁》,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
    莫肤力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是作者就将愁绪比喻为坟墓;现在,由于人为的原因,海峡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作者将自己的乡愁...

  • 13619215807《乡愁》中,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莫肤力海峡 思念故乡 ,好想早日回到家

  • 13619215807乡愁这一首诗,诗人为什么要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
    莫肤力1 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作者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可见作者愁思之重.小时候,作者将乡愁寄托在给家人的书信里,所以将乡愁比喻为邮票;长大后,作者和家人分居两地,很难与家人相见,于是将乡愁寄托在回家的船上,所以把乡愁比喻为船票;后来,母亲去世,作者与母亲再也不能见面,于...

  • 13619215807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海峡
    莫肤力《乡愁》为余光中先生所做。比喻成坟墓是表达其对已经去世的母亲、亲人的思念和祭奠之情;比喻成海峡是因为其退居台湾后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这弯海峡虽浅,但当时台湾与大陆处于封闭状态,基本没有办法联系,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 13619215807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为“邮票”“船票?”
    莫肤力1、原因 因为他在台湾,想念大陆,而邮票可以是他的思念到达大陆,船票是登船来大陆的凭证。但是他都没有,只能呆在台湾,所以就把乡愁比作是邮票船票!2、原文简介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

  • 13619215807乡愁的第2题,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
    莫肤力因为用邮票寄信是可以传递思乡之情的!

  • 13619215807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坟墓海峡
    莫肤力《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诗歌中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原文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 余光中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

  • 13619215807乡愁这首诗的作者为何这样写?
    莫肤力感情的深刻由此可见一斑。诗人把乡愁比喻成海峡,这句话则是客观的描述了大陆母亲和台湾的实际状况,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住了大陆母亲和台湾的物理联系,却从不能割断两岸的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这首诗把(大陆母亲)与(台湾)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 13619215807诗人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邮票和船票
    莫肤力诗人精练地提取了几个单纯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是单纯、明朗、集中、强烈。它们又是丰富的,即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这四个意象把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通过“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些意象和“这”、“那”这两个...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