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考试

来自:作文摘要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文学史考什么呀~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5分)
  1.沈雁冰发表处女作《 》时,启用笔名“茅盾”。
  2.老舍的《四世同堂》选取北平一条 胡同作为故都“亡城”的缩影,真实地反映了北平人民在异族侵略者统治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史。
  3.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作了“引言”和“结论”的发言,后来合称为《 》,在当时和以后,成为党对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
  4.中国新诗发展的两条走势:一是20年代 所开创、30年代 诗歌流派进一步推动的新诗时代性、人民性的战斗传统;另一条则是 、 和 认真探索、孜孜以求的新诗现代化的发展途径。
  5.1936年,在民族危机日益尖锐的背景下出现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分别是 提出的 和 提出的 。
  6、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 ,它又于1933年3月创办了机关刊物《 》。
  7、“文协”的会刊《 》于 1938年 5月创刊,到 1946年 5月终刊,是抗战时期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
  8.李劼人的连续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 》、《暴风雨前》和《大波》,广泛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夕四川城镇动乱的社会图景。
  9. 的《原动力》,是解放区第一部以解放后的工矿企业复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具有开拓意义。
  10.丁玲的长篇小说《 》,真实映现了这个农村的土改运动的风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5分)
  1.1943年10月,赵树理写成的被誉之为“解放区文艺代表作”的作品是( )
  A.《李有才板话》 B.《小二黑结婚》
  C.《李家庄的变迁》 D.《孟祥英翻身》
  2.小说《啼笑因缘》的作者是( )
  A.张资平 B.张恨水 C.张爱玲 D.无名氏
  3.下列属于李健吾剧作的是( )
  A.《这不过是春天》、《心防》 B《芳草天涯》、《梁允达》
  C.《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 D.《芳草天涯》、《心防》
  4.长篇小说 《风萧萧》的情节特点是( )
  A.英雄传奇 B.爱情传奇
  C.间谍传奇 D.爱情传奇与间谍传奇
  5、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 )
  A、殷夫 B、艾青 C、田间 D、臧克家
  6、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的是( )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左联 D、文协
  7、散文集《雅舍小品》的作者是( )
  A、周作人 B、林语堂 C、徐志摩 D、梁实秋
  8、( )是抗日烽火中崛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横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
  A、七月诗派 B、中国诗歌会 C、新月派 D、象征派
  9、下列诗人属于“七月诗派”的是( )
  A、臧克家 B、蒲风 C、胡风 D、绿原
  10、小说《财主底儿女们》的作者是( )
  A、黄谷柳 B、路翎 C、姚雪垠 D、张恨水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4分)
  1、下列作品中描写大家庭溃落的有( )
  A、《家》 B、《北京人》 C《雷雨》
  D、《子夜》 E、《财主底儿女们》
  2、下列剧作是夏衍抗战期间创作的有( )
  A、《上海屋檐下》 B、《法西斯细菌》 C、《赛金花》
  D、《心防》 E、《一年间》
  3、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A、黄震遐 B、陈铨 C、王平陵
  D、朱应鹏 E、梁实秋
  4、张天翼小说《速写三篇》包括( )
  A、《包氏父子》 B、《华威先生》 C、《新生》
  D、《皮带》 E、《谭九先生的工作》
  5、下列作品是老舍伦敦时期创作的有( )
  A、《离婚》 B、《老张的哲学》 C、《赵子曰》
  D、《二马》 E、《小坡的生日》
  6、艾青抗战爆发后创作的诗歌包括( )
  A、《手推车》 B、《大堰河》 C、《向太阳》
  D、《火把》 E、《黎明的通知》
  7、下列作品属于沙汀创作的有 ( )
  A、《还乡记》 B、《淘金记》 C、《南下记》
  D、《南行记》 E、《困兽记》
  8、关于《暴风骤雨》说法正确的有( )
  A、反映了华北农村土改的全貌 B、故事发生在元茂屯
  C、上部主人公是郭全海,下部是张裕民 D、韩老六是地主
  E、老孙头是个性鲜明的农民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左联
  2.战国策派
  五、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沈从文小说《边城》的艺术特色
  2.分析《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
  3.简析《骆驼祥子》中虎妞的形象
  4.简析臧克家的诗作《星星》。
  《星星》
  作者:臧克家
  我爱听,
  人家把星
  叫做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扬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1946年于上海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曹七巧的性格特征和典型意义。
  2、为什么说穆旦是九叶诗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具体考的课目你可以向该大学电话电话联系

我能告诉你的是,不外乎考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需要你对中国历代文学成就有个基本了解,如先秦文学选集(包括诗经、远古神话传说)、秦汉文赋、魏晋谈玄文学、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的主要作者、作品和风格流派、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明清小说的发展和成就,近现代五四运动中产生的白话诗,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山药蛋派、白洋淀流派,改革开发来的朦胧诗派,伤痕文学等,此外现代文学其他派别的主要情况以及中国文学史的论著,典论、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纲等专著要有基本的了解。

关健是自己对这些要有兴趣,基本的作品如有读过,可能会很轻松

1.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2.正始之音
解释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出处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示例 ~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庙歌。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曳曳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唐·白居易《五弦弹》诗)。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一般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
3. 太康文学
“太康文学”之“太康”,是一个“模糊”概念,其所指时段大致上是西晋立国后的大约四十年的时间。这期间比较重要的作家有傅玄、张华、张载、张协、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挚虞等。由于受时代文化习尚的复杂影响,西晋文士的人格往往呈现多面性的特点。在文学理论建树方面,傅玄比较注意研究文学之体裁风格,陆机则建立了他的相当全面而系统的创作学理论,展现了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精神。在文学鉴赏与创作方面。
4. 齐梁文学集团
5. 永明体
永明体研究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当时的音韵学家周颙发现并创立以平上去入制韵的四声说,沈约等人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的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必须避免之说。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门下的8位文学家:萧衍、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合称竟陵八友),都是永明体诗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历来认为是谢朓 、沈约和王融。从齐永明至梁陈100余年间,吴均、何逊、阴铿、徐陵、庾信等先后有90余人对新体诗进行过有益的尝试,从而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6. 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上官仪(约608~664),初唐贞观诗坛的新秀。因长于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擅五言,格律工整,内容多为应制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粉饰升平,形式上追求程式化。词藻华丽,绮错婉媚。因其位显,时人多仿效,世称上官体。 《旧唐书·上官仪传》:“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归纳了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已从一般的词性字音研究,扩展到联句的整体意象的配置。他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的形式主义倾向,对律诗的定型有促进作用。它为诗歌的趋于格律化提供了新的范式,正是齐梁以来新体诗过度到沈、宋律诗的一座桥梁。

  1、建安风骨: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诗文骏爽、遒劲的风格,自南朝至唐朝一直是文学品评的标准。
  2、永明体: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诗体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间,故称“永明体”。
  3、陶渊明诗歌风格:
  1)、平淡自然,创造了平淡与醇美的和谐统一。陶渊明诗歌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等,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
  2)、情、景、理相浑融。陶渊明诗歌既不追求景物形似也不追求情节曲折,而是透过普通的事物,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的道理。
  3)、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中有去多平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平淡之中可见绮丽。
  4、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特点是沉郁顿挫。沉郁,是情感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沉郁顿挫的风格基调是悲慨。杜甫心系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自己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自己身处陋室的窘境,却仍心忧天下寒士。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儒家涵养便把这喷薄而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如《兵车行》,悲痛的感情似乎难以自制,却最终又变成了对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的韵味。
  5、初唐四杰:
  始见于《旧唐书·文苑·杨炯传》,指初唐时期诗坛中的四个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6、太康诗风:
  西晋时期,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出现的一种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十分繁缛的诗风。格调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倾向。
  累死了,太多了,先回答这些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注意作品的抒情性,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还有就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其他几个都差不多 我在补充后面的几个吧

7.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旧唐书·杨炯传》说:“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陆时雍《诗镜总论》说“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8.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伯玉文集序》)。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於黄初、建安矣。”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也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都中肯地评价了他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但他的部分诗篇,还存在著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的缺点。
9.曹植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族王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10.前人评他是“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等等。大致而言,他的诗歌在表现技巧上具有构思缜密、寄托遥深、语言清丽、用典精切、格律严整的特点。具体说其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主观化倾向。他总是把自己的灵魂赋于所咏的风景、事物或历史人物,使对象带上强烈的象征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和作者融为一体,甚至成为作者的化身。
二是他的诗表现出很浓的感伤倾向,可以说感伤色调是贯穿他诗歌的主旋律。
三是善用典故,对仗精工,语言清丽。

中国文学史(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承载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古代”为中国文学发生以后不断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学,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近代”为中国的传统文学受某种势力的压力,失去自己的传统,不能再向上发展,由其顶点日趋下坡的时期,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分明而极重要的事实。另一种分法是分为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中国文学,除了因为汉文字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己的独特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其思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思想。其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其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其四,是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的倾向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倾向。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 、宦海的浮沉、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序乱、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曲,概莫能外。儒家的入世哲学和教化观念,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同时也抑制了自我情欲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和自我意识的开掘 ,尤其是“ 存天理 、灭人欲 ”的理学观念,使文学蒙上了理性主义的烟霭 。上述内容 特 点并行的是“中庸”美学追求 。中国文学讲求中和之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般不把情感表达得过分热烈。中国旧体诗大都感情节制,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样表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

1.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骏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风骨一词最早大量应用于魏、晋、南朝的人物评论,大体上“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后引用到书画理论和文学评论之中。至于文学评论,当以南唐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最为精到:“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骏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而生动,当然,“风”始终比较虚化,它与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有关,但并非指内容和情感自身。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章应该表现的刚健有力,“骨”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练、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风骨这一概念很强调完整性,它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但是不能分成两个概念来看。


中国文学史考试视频

相关评论:
  • 13890047595大学生考试中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版)的出题的重点是什么?_百度...
    元萧洁2012-11-28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的话是不是只考本书里的内... 9 2017-08-04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难吗 7 2009-05-13 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学习方法? 11 2010-06-23 自考汉语言文学、没有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基础,能直接考二么 12 2014-02-24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国家...

  • 13890047595中国古代文学考试重点
    元萧洁一、填空题:《诗经》的作品分类,《诗经》的体制特征,《诗经》的传习,《尚书》,春秋战国时期散文的分类,先秦历史散文名作,先秦诸子学派,寓言,《九歌》,《九章》,汉初诗歌,汉赋代表作家,汉初散文家,汉代乐府,汉代五言诗,司马迁及其代表作品,正始文学,陶渊明,山水诗,新体诗,南北朝骈文,...

  • 13890047595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科目有哪些
    元萧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科目因类型和级别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现代汉语: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等方面的知识。古代汉语:包括古音、古义、古文等方面的知识。中国古代文学史和现当代文学史: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作家,以及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和作家等。文学...

  • 13890047595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如何划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时代阶段?_百度...
    元萧洁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备考指南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基础与实战练习目录 第一编 -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章: 五四时期的文学(1917-1927),探索新文化运动的文学觉醒与转型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文学(1927-1937),深入理解左翼文学的兴起与影响第三章: 战时战后文学(1937-1949),剖析战争背景下...

  • 13890047595求深圳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的考试的参考书目。。。本人大三,跨专业考...
    元萧洁1.初试笔试科目 ①考试科目: 语言基础与文学理论 (包括《现代汉语》、《文学理论》)指定参考书:《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作者:黄伯荣 、廖序东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文学理论教程》作者:童庆炳主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 ②考试科目: 中国文学史 (包括...

  • 13890047595甘肃省成人自考专科050114汉语言文学都考什么
    元萧洁甘肃省成人自考专科050114汉语言文学的考试内容丰富,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英语二、中国现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史、美学等科目。其中,考试难度较大的科目包含现代文学史、美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文学史二以及英语二。现代文学史知识点...

  • 13890047595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难考吗
    元萧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内容与高中政治教育有重合,很多考点是高中阶段已学过的知识,记忆难度相对较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中生的熟悉领域,而中国小说史主要涉及的是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作品和人物,与日常生活和文化背景联系紧密,英语(二)作为语言类考试,通过一定训练可提升应试技巧。自学考试汉语言...

  • 13890047595有关考研的问题
    元萧洁思想政治和英语一都是通常要掌握的科目。一旦决定跨考,你的重点要放在文学基础和618作文的学习或复习准备上。其中,847文学基础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美学、中西方文论、作家作品等,这个建议你现在开始收集研读。618作文,一般是一个记叙(或...

  • 13890047595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元萧洁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②朱栋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③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④刘舸《新编外国文学史》 ⑤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参考书基本上是这些,当然可以根据自己选的方向再看看其它版本的,比如现当代可以看看钱理群、洪子诚、陈思和版本的教材,外国文学还可以看看朱维之版本等等。古代文学好像国内大部分...

  • 13890047595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多少分及格
    元萧洁2. 考试依据和范围 本课程考试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2011年9月颁布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学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教材(陈洪、张峰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为考试范围。3. 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内容覆盖到章。其中,重点章节为第五编中的蒂一...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