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经过哪些发展历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建国60周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经历了哪些发展历程~

一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十五”末数字为据:海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3.4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4.34亿元,经济总量位于全省第二位,列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13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5.5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15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进入“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2008年,海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与1999年相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倍,与1978年相比增长27倍,总量上升到全省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2757元上升到47009元,位居全省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7.6:58:34.4调整为2.8:77.1:20.1;工业增加值达到142.44亿元,较1999年增长3.5倍,其中州属工业增加值达到35.79亿元,较1999年增长8.0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其中州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固定资产净值达到80.85亿元,较1999年增长44倍。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2.88亿元,较1999年增长7.4倍,其中州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2.73亿元,较1999年增长6.3倍。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顺利推进,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海西始终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战略重点,努力培育壮大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格尔木工业园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工业、盐化工业、冶金工业为重点的基地产业;德令哈工业园形成以盐碱化工为重点的基地产业;乌兰工业园形成以煤化工业为重点的基地产业;大柴旦工业园形成以铅锌、硫化碱为重点的基地产业。 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设施农牧业、高效农牧业和订单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旅游服务、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贸物流、住房建设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互为作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海西始终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建成了一批事关海西长远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通讯、市政等项目,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仅“十五”期间,全州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99公里,改建二级公路2212公里。青藏铁路西格段二线应急工程、天木公路、315国道察汗诺至德令哈工程于2006年建成通车;格尔木机场改扩建、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顺利完成,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线齐备的立体运输网络。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化。作为全省最早的试点地区,海西农牧区税费改革率先顺利完成,农牧业税全面取消,农牧民人均减负235元。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破产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全州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仅“十五”期间,引进外资2.99亿万元,州外资金491.7亿元 。 五是中心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海西把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集中力量推进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城市率先发展,强化其在东西部经济区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全州城镇化进程。 六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随着全州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8元,较1999年增加61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59元,较1999年增加1244元。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全州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城镇养老、失业、医保、工伤等社会保险不断完善,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州,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7%。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其中纯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2%。全州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城乡特困群众救助体系初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工程稳步实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七是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取得丰硕成果。多年来,海西州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共同进步,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军民共建、企地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全州已创建省、州、县级文明单位497个,格尔木市、德令哈市连续多次荣获全国及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2005年,海西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地区”荣誉称号。 八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日益巩固。多年来,海西州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和政风的好转。同时,加快推进依法治州进程,不断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平安海西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全州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经过各族人民不懈的团结奋斗,全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呈现崭新的局面,海西的形象和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海西发展跃上新台阶、改革迈向新阶段的关键时期。 美好前景:双手描绘宏伟蓝图 过去的辉煌已载入历史史册,今后的宏伟蓝图更令人激情澎湃。历史的车轮把我们送入了2009年,海西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按照海西未来规划所确定的战略部署,今后要在实现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投资发展环境取得新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和谐海西建设形成新局面。为此,海西将重点做好十项工作: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个翻番”,全州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重点工业项目及产业集群实现合理布局,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和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矿产资源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现有林带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乡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现有贫困人口基本实现稳定脱贫;电力、交通等瓶颈制约有效缓解,水资源规划利用和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改造和乡村规划建设取得新的突破;重点领域的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引进资金项目、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投资结构和体制机制明显优化;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半年文盲,城镇和有条件的农牧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城乡居住、交通、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岗位稳定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牧区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基本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城乡管理体制;基层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平安海西和文明海西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展望未来,面对时代赋予海西的光荣使命,海西各族人民将用创业的精神和时代的激情挑战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海西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十五”末数字为据:海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3.41亿元增长到2005年134.34亿元,经济总量位于全省第二位,列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第13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的5.5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15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8倍。进入“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2008年,海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与1999年相比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倍,与1978年相比增长27倍,总量上升到全省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12757元上升到47009元,位居全省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由1999年的7.6:58:34.4调整为2.8:77.1:20.1;工业增加值达到142.44亿元,较1999年增长3.5倍,其中州属工业增加值达到35.79亿元,较1999年增长8.0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3家,其中州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固定资产净值达到80.85亿元,较1999年增长44倍。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2.88亿元,较1999年增长7.4倍,其中州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2.73亿元,较1999年增长6.3倍。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顺利推进,特色经济框架初步形成。海西始终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战略重点,努力培育壮大特色经济与优势产业。提高规模扩总量,综合利用上水平,精深加工上档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体系。格尔木工业园形成以石油天然气工业、盐化工业、冶金工业为重点的基地产业;德令哈工业园形成以盐碱化工为重点的基地产业;乌兰工业园形成以煤化工业为重点的基地产业;大柴旦工业园形成以铅锌、硫化碱为重点的基地产业。

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设施农牧业、高效农牧业和订单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以旅游服务、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贸物流、住房建设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呈现出互为作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投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海西始终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建成了一批事关海西长远发展的交通、能源、水利、通讯、市政等项目,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仅“十五”期间,全州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99公里,改建二级公路2212公里。青藏铁路西格段二线应急工程、天木公路、315国道察汗诺至德令哈工程于2006年建成通车;格尔木机场改扩建、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顺利完成,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管道四线齐备的立体运输网络。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体制机制改革日益深化。作为全省最早的试点地区,海西农牧区税费改革率先顺利完成,农牧业税全面取消,农牧民人均减负235元。国有企业基本实现产权结构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破产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全州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逐年提高,仅“十五”期间,引进外资2.99亿万元,州外资金491.7亿元 。

五是中心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城镇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海西把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集中力量推进格尔木和德令哈两个城市率先发展,强化其在东西部经济区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地推进了全州城镇化进程。

六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随着全州经济快速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8元,较1999年增加615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59元,较1999年增加1244元。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全州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城镇养老、失业、医保、工伤等社会保险不断完善,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州,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7%。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4%,其中纯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2%。全州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城乡特困群众救助体系初步完善;就业再就业工程稳步实施,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七是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取得丰硕成果。多年来,海西州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共同进步,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军民共建、企地共建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目前全州已创建省、州、县级文明单位497个,格尔木市、德令哈市连续多次荣获全国及全省“双拥模范城”称号。2005年,海西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地区”荣誉称号。

八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日益巩固。多年来,海西州大力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和政风的好转。同时,加快推进依法治州进程,不断深化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平安海西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全州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经过各族人民不懈的团结奋斗,全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呈现崭新的局面,海西的形象和面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期间和“十一五”开局之年,是海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海西发展跃上新台阶、改革迈向新阶段的关键时期。

美好前景:双手描绘宏伟蓝图

过去的辉煌已载入历史史册,今后的宏伟蓝图更令人激情澎湃。历史的车轮把我们送入了2009年,海西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按照海西未来规划所确定的战略部署,今后要在实现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投资发展环境取得新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和谐海西建设形成新局面。为此,海西将重点做好十项工作: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四个翻番”,全州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重点工业项目及产业集群实现合理布局,初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和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矿产资源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现有林带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草原退化和荒漠化扩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乡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普遍提高,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现有贫困人口基本实现稳定脱贫;电力、交通等瓶颈制约有效缓解,水资源规划利用和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改造和乡村规划建设取得新的突破;重点领域的改革统筹协调推进,引进资金项目、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投资结构和体制机制明显优化;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半年文盲,城镇和有条件的农牧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城乡居住、交通、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岗位稳定增加,农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牧区人口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基本建立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城乡管理体制;基层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平安海西和文明海西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展望未来,面对时代赋予海西的光荣使命,海西各族人民将用创业的精神和时代的激情挑战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海西必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极大增强的60年。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手无寸铁”、“羊肠小道”、“人背马驮”……但是,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民族地区就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GDP已达到30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17.4倍,比1952年增长了92.5倍。南昆铁路、南疆铁路、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面貌一新。新疆从没有一寸铁路到铁路营运里程达3000多公里,从没有一家像样的工矿企业到先后建成了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克拉玛依油田等一批大型企业。旧西藏没有一条公路,如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3万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公路。今天的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农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国内外向往的旅游胜地。  这60年,是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成果丰硕的60年。过去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文盲率非常高。如今民族地区的各类学校已达72711所,在校学生3450.3万人,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达115.35万人,比1950年增长了886倍,占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的7.14%。民族地区文化设施条件得到普遍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挖掘和整理。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超过85%和90%。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已拥有卫生机构达4.7万个、床位45.8万个、卫生技术人员57.9万人,均比1978年增长了近1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地方病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各族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这60年,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生活根本改善的60年。从大面积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来,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在新疆,昔日牛拉犁,今日现代农机具飞奔田野;昔日牧民逐草而居,今日在定居点里过上了安稳幸福的新生活。  这60年,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60年。“同心掬得满庭芳”。60年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得到扎实推进,法制化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的观念牢牢扎根于千家万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国务院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56个民族的4000多名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回首60年,民族地区经历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巨变。我国民族地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60年的成就辉煌灿烂,6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坚信:只要始终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外部力量,都不能阻挡紧密团结的中华各族儿女创造幸福生活的坚定步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必将越来越灿烂。


建国6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经过哪些发展历程?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