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解决数学应用题问题的能力

来自:客知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重视解题策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培养小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形成较高的审题能力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要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几乎贯穿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开始的训练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一读题目,建立表象;二读题目,明确问题;三读题目,找出关键,并作记号。其难度主要体现在“在关键字词句下划上重点标记”这一要求。教师还可以利用时常出些“陷阱题” “刺激”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审好题目的重要性,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
三、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清楚地表明:专家之所以能很快地通过知觉找出在某一情境下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因为他具备迅速地把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检索出来的能力。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如能正确地识别问题的模式,分析出问题的思路,就能很快地收敛思考问题的范围,为正确选择问题解决思路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目前小学生解决实际题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对问题的情境语言缺乏常识性的了解,不善于利用等量关系去解决问题,即找不准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这方面就属于模式识别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变式训练是一良策,学生可以从题目的变更中了解与应用问题密切相关的术语,而且通过背景的变换,达到强化模式的目的。在采用变式训练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引导学生实现模式识别关键性的一个环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决不能就题论题,要教方法、教思想,从而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有一定归类和上升为数学思想的能力。数学思想较之数学基础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它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数学意识,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只有对数学思想与方法概括了,才能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与方法,书本的、别人的知识技巧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像小学数学经常会出现的行程问题,学生如果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五、重视解题策略的回顾和反思: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归纳、概括、和策略反思的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后,再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活动加以回顾与探讨、分析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解后不思等于不收”,“反思是收获的黄金季节”)。这是数学解决问题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最有意义的阶段。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只有通过概括才能上层次,概括的层次越高,迁移的半径就越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决问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六、适当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可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开放题的特点是可以有多种解决的策略,如著名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列表,猜测,假设策略,和方程策略.解决问题的 策略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很多,如:画线段绘图策略联想相关问题策略,还有关系,传递与反传递,归纳,剩余等推理策略,利用模型绘制策略,排除策略,等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觉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能注意到以上几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答应用题能使学生把认数和计算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数量关系运用于实际,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它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奇,感知觉逐渐完善。注意力很不稳定,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较易集中,但时间不长。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正在发展。记忆带有很大的不随意和直观形象的特点。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这一阶段,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最佳时期。在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认识事物,有利于在头脑中建立起准确、丰富的表象。
改革与优化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形式下,充分地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和习惯,以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改革和优化应用题的教学结构,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的理论综述
1、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小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所以对一些文字的理解较差。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学过的就不加思索的做出来,如果稍加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探讨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思路。
2、本课题的实践价值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小孩子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所以对一些文字的理解较差。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学过的就不加思索的做出来,如果稍加改动就不知如何下手。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师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加强“双基”教学,探讨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思路。
三、实验过程
(一)确定实验对象
我们选定三至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根据目前大部分农村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较差的特点,我们选定以《农村小学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的研究》为研究内容。实施本课题研究,探索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能力的策略,意在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促进学校的课程改革的发展,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二)制定研究目标
1、培养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主要包括:①提出问题。根据教科书上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场景图中提出数学问题;从身边的生活场景(如教室里、家庭中、社会上等)里提出数学问题;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如春游、绿化、环保等)提出数学问题;等等。②理解问题。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问题;形成理解数学问题的一些策略(如提炼关键信息、列表或画图整理信息等);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估算等方式预测解决问题的结果;对开放性问题(“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答案不惟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能作出合理的理解;等等。③解决问题。依据生活经验直接解决问题;通过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采用画图、列表等形象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借助直觉、顿悟等直觉思维解决问题;对开放性问题能作出合理解决;等等。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主要包括:①一般策略。生活化——把数学问题与生活经验建立直接联系;数学化——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推理——通过一步或几步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或因果并进的思考方式逐步推出问题的解决;等等。②特殊策略。列表——比如:列举符合一个条件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对照其他条件,直到选出合适的一个或多个方案;画图——比如:画线段图直接解决问题;假设——比如: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等等。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包括:①学会倾听。在教师讲课、同学发言等时候,认真听,能抓住讲话者的话的重点,领会讲话者的思维方式,理解讲话者的意图,并能发现讲话者的话中存在的问题。②学会观察。对教师、同学展示的实物、模型、图片、实验过程等,能仔细观察,有顺序、有重点,体会被观察对象的特点、作用。③学会表达。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对问题的看法等,语言表达时响亮、流利、有数学特色,其他方式表达也能大方、得体。④学会质疑。能及时发现老师或同学讲的话、阐述的思维过程中与自己想法中的不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愿望。 平等、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会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反应是很敏锐的,学生会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这样解决问题又快又准确。相反,在不良的氛围中,学生没有求知欲,解决问题是被动的,他们不会进行思考和理解,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虽然有了解题技能,但是他们的解题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比多少”时,做练习“小红做了18朵红花,小明做了9朵红花。小红比小明多做了几朵红花”,在学生列式计算完成后,老师问一个同学:“为什么用减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没有答出来,老师一顿训斥。而另一位教师则不同,他没有骂学生,而是微笑着说,你再仔细想想,还是想不出来,老师说,谁来帮助他?接着请另外一名同学回答,回答正确。老师转向这名同学说:“听明白了吗?你再来说一说!”学生正确地回答了。老师说:“真聪明一学就会!如果你上课能认真听的话,相信你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然后继续上课。
两位老师对学生的不同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效果。前一个例子中的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打击,他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以后更不愿意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而是根据死规矩去机械地解决问题,教师直接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而在后一个例子中的学生,他虽然没能答上来,却受到了老师的鼓励,树立了自信心,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中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新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素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很多是与我们和生活紧密联系的,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利用不同的素材,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用更灵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1、提供现成材料解决问题。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此,在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培养兴趣是很重要的。
第2/4页
例如:在一年级教材“位置”这一个内容的学习中,教师没有机械地讲解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而是充分利用班上的学生,让他们排队,体验前后、左右的位置,看每个年级的教室,知道上下的位置,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个难于掌握的知识,学生就能较轻松地掌握了。
2、通过操作解决问题
儿童的特点是天生好动,一堂课,让学生纹丝不动是没有效果的,既要让学生动起来,又要让他们在动中解决问题。把枯燥的传授知识转化为活动操作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大大地提高。
例如,一年级教材“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编排就很有特点,有大量的操作性知识。教材以购物为主线,有很多换人民币的活动,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零钱,让学生在换人民币的活动中直接解决问题,通过换币活动,后面关于加、减法的计算也就迎韧而解了。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文化特征,学生没有思维,课堂教学将会是一潭死水,教学也不会起到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才能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有的教师由于怕耽误时间,拼命赶课,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来不及思考,就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解题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被教师锁住了,抑制了学生的创新
第3/4页
意识。在解决问题当中,教师应发挥“点、拨”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耐心启发,引导学生找到正确、合理的方法。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练习十的第五题。猴子分花生,可以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做,第一种是把分给小猴子的花生加起来,然后用大猴子的花生数减去分给小猴子的花生数;第二种是用大猴子的花生数连续减去分给小猴子的花生数,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发,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要培养好这一能力,教师的引导是关键,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一要先读清题目。很多孩子在做题的时候比较马虎,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开始做题。这样丢分就开可惜了,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做题习惯。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读不懂题目,可能是阅读理解有问题,这个问题就需要孩子平常加强阅读。
第二要理清解题思路。如果是家长在家辅导孩子作业,可以试试看用老师的引导方法教导孩子思考的角度和方法。
第三要用对公式。这个就简单了,主要就是孩子要记清楚公式,不要用错。建议孩子在考试之前把本学期常用的公式梳理一遍,这样在考试的时候就不容易弄混了。


如何提高解决数学应用题问题的能力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