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简介和个人资料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2010年4月的一个日子,在北京京都信苑宾馆会议室里,一场汇聚了许多文艺界知名专家学者的高规格研讨会正在进行,研讨的对象是即将在C站一套播出的《乡村爱情4》。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公开批评《乡爱4》是“伪现实主义”。正在现场的赵本山听后撇撇嘴说:不如您写个剧本,自己拍一个,如果收视率比我高,我当时就给您跪下。当一直草根成长为敢于挑战,甚至是无礼挑战某种官方话语的存在,这也许是赵本山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刻。然而,这个时刻又成为了某种转折点。在此之前,赵本山是上了20届春晚的小品王、身家10亿的影视产业大亨。在此之后,是备受争议的2011年最后一次春晚之旅,以及诡异的动荡、争议和隐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小品之王——赵本山。他陪伴了我们的青春,却又消失在成长之后。他是一位演员,又是一位坐拥十亿商业帝国的商人。他见证了一个时代,解读他,也就解读了一个时代的荣光与失落,发展与转折。
1. 从“第一瞎”到“小品王”
在25岁之前,赵本山根本不敢想象自己这辈子能成为什么大人物。他出身贫寒,5岁丧母,父亲外出谋生,年少的他一边吃着百家饭,一边跟着瞎子二叔学弹唱。凭着惊人的天赋,17岁就进了乡曲艺团。当时的赵本山,最大的愿望就是这辈子不用种地,能靠唱曲儿吃上饱饭。转折出现在1982年,那一年,计划生育成为国策,大城市铁岭的群艺馆馆长响应国家号召,写了出宣传计划生育的戏,叫《摔三弦》,主人公是位算命的瞎子。这个角色仿佛为赵本山量身定制。果然,赵本山凭借足以乱真的表演一炮而红,半年里巡演1000多场,人称“东北第一瞎”,名号开始在山海关外叫响。这是时代送给他的第一个礼物。当时的东北,依旧有着共和国长子的余威和骄傲。自家出来的明星,自己得捧。所以当1987年,已经凭借《虎口脱险》在春晚声名大噪的姜昆来东北演出时,也有老乡脊轿历在台下起哄:你不行,不如我们的赵本山。《虎口脱险》剧照这一哄,哄出了一位小品王。当年,赵本山在姜昆的引荐下参加了国庆晚会。不过,上春晚却又等了三年。当时铁岭文工团急的让赵本山搬着一箱茅台去北京送礼,结果老赵压根没找到C站门儿往哪开,在北京瞎转了6天,一天整一瓶茅台,喝完就回来了。终于到了1990年,赵本山在春晚凭借《相亲》让全国人民认识了他。紧接着两年的《小九老乐》、《我想有个家》,各个出彩帆链。赵本山在春晚的头三年,婚姻主题贯穿始终,算是紧跟了时代潮流。《小九老乐》剧照而在现实生活中,老赵也跟了一把潮流。1993年,他与结婚14年的发妻离了婚,理由是:没感情了,不能继续骗她。
2. 春晚之旅
1990年代初的中国,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一边是前所未有的农民进城务工潮,一边是下岗这个新鲜词儿开始在东北国企大院里不安地流传。文艺界也紧跟时代节奏,90年黄宏靠着《超生游击队》里的“盲流”,人气一度超过了老赵。但到了98春晚,一句“工人要替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又让他永远失去了东北老乡的人心。而此时的老赵,正在紧跟90年代初的另一样风潮——下海。1993年,赵本山的走穴出场费已经涨到了每场十万,但用他自己的话说,靠这个积累太难了,总不能365天见天儿演啊。于是,他在沈阳成立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说是艺术开发,但初为商人的赵本山,做的是文艺毫不相干的倒卖煤炭的生意,将铁岭的煤卖给本溪的钢厂,东北话叫“对缝儿”。在东北这个人情社会,赵本山这张人尽皆知的脸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人人都愿意见见这位自家出来的春晚红星,从来吃不了闭门羹,再加上老赵的海量,一顿酒下樱搜来,没有搞不定的事儿。此后,赵本山用同样的模式做起了果茶、木材、钢材生意,在90年代就积累起了数千万家产。而在春晚的舞台上,赵本山连续几年贡献了我心目中最好的作品。有讽刺大吃大喝的《牛大叔提干》、《三鞭子》,以及展现新时代干群关系的《拜年》。也是从此时起,低头、锅腰、鸭舌帽、中山装的农民形象跟了老赵一辈子。时至今日,我仍记得《牛大叔提干》里的金句“虾扯蛋”,《拜年》里“产房传喜讯”的范乡长,还有《三鞭子》最后赵本山的那一跪,跪出了亿万农民千百年的辛酸。《三鞭子》剧照不过很多年后,赵本山面对媒体说,他并不喜欢《三鞭子》,太说教了。此后,他在春晚再无这种力量的作品。当时间来到90年代的最后一年,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真正奠定了赵本山在春晚的无双地位,白云黑土就此出道。据说在这之后,每年春晚导演上任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去东北先拜一拜小品王的码头。白云黑土就此出道春晚的成功,给了赵本山更大的舞台。真正的本山商业帝国,即将启程。
3. 赵本山的影视之路
2001年年三十儿,赵本山和两位老乡——范伟、高秀敏上演了经典的《卖拐》,声望再上一层楼。几天后的正月十五,回东北散心的他受闫学晶邀请,看了一场二人转。在阔别这一民间艺术十年后,台上的张小飞一出《傻子拉媳妇》,逗得赵本山一边狂笑,一边往台上扔钱。张小飞当天夜里,赵本山失眠了,他发现相比煤炭、钢材的对缝儿生意,二人转才是他永远的根。办比赛、收人才、拍电视剧、建艺术团,一连串规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未来风光了10年的本山传媒集团,让他一晚上就想明白了。2个月后,第一届本山杯二人转大赛开幕,赵本山掏了100多万,换来了唐鉴军、王小利、王小虎等第一批赵家班,未来的象牙山F4,凑齐了一半儿。再过2个月,赵本山站在了C站影视中心的大门口。此时的老赵,谁能不给他几分薄面。于是,中心主任李培森给了一个剧本,老赵又请御用编剧何庆魁加进了二人转元素,定名《刘老根》。赵本山与春晚结缘21年,只有1994年作品被毙,而那个被毙的主人公,就叫刘老根。最终,这部剧投了500万,转年就被C站爸爸买下,红遍中国。办比赛、拍电视剧,全都顺风顺水,下一步就是拉起人马了。2003年,赵本山找到辽宁某领导,表示要办一个民间艺术团,不要编制,挂靠一下就行。领导很支持,问要不要拨点钱。老赵当场表态:一分钱不用国家花,别找我要招待票就行。当年12月,赵本山建起了沈阳刘老根大舞台,但初期经营也并不顺利。主要问题一是“老百姓习惯了要赠票,宁肯花钱请喝酒,也不花钱看戏”;二是城里人还不认二人转。东北的人情社会让赵本山一路顺风顺水,却也让他不得不拉下黑脸拒绝人情赠票。那段时间,老赵着实得罪了不少人。至于不认二人转,没关系,认人就行,他从二人转大赛上收的一帮徒弟,马上就要成为东北大地上的红人了。
4. 赵本山的商业帝国
从2002年《刘老根》首播开始,赵本山的影视帝国就一发而不可收。04年,马大帅宇宙揭幕,至今被奉为神作;到了06年,乡村爱情横空出世,象牙山江湖就此开启。赵本山太聪明了,这些泛着土味的农村系列剧,一边满足了城市受众的猎奇与情怀,一边激发了农村受众的亲切与好感。而在更宏大的层面上,又迎合了新农村建设的国家叙事。《马大帅》剧照三方合力之下,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三大系列几乎包揽了C站黄金时段,每部必播,每播必火,也都录得了远超新闻联播的收视率。而由此带来的利益,除了每部剧数千万的盈利之外,还有参演徒弟们的人气飙升。他们白天拍戏,晚上在剧场演出,凭着在荧屏上聚起的人缘,刘老根大舞台逐渐一票难求。至此,赵本山商业帝国的产业链逐渐成型,他打造了统一的刘老根IP,然后通过比赛发掘演员,送到爆款剧集镀金,再反哺线下剧场演出。到了2007年,全国刘老根大舞台总收入已达580


赵本山简介和个人资料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