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国内背景: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后,清帝咸丰意识到国家需要变革以强盛起来。学者们如魏源和冯桂芬等人,早已提出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来提升国力。在太平天国运动平息后,国内出现暂时的稳定,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的关系也看似和谐。然而,一些有远见的官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并未因此减少对清朝统治危机的警觉。他们亲身体验到西方武器的威力,并认识到潜在的长远威胁。因此,他们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旨在增强国力并推动中兴。1861年,恭亲王奕欣等人提出《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开启了以增强国力和军事实力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2. 国际背景:自13世纪起,西方资本主义逐渐兴起,经过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全球化与现代化。西方列强推动下的世界市场一体化,使落后的国家不得不融入其中。资本主义逐渐取代封建专制,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被动地融入世界,尽管没有经历长期的资本积累和资产阶级革命。洋务运动与世界大势紧密相连。
3. 主要内容:洋务运动包括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发展民用工业,例如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和唐胥铁路;建立海军,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军,以及旅顺口和威海卫海军基地;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和派遣留学生,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4. 评价:洋务运动虽未能实现其长期目标,但它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抵制了西方商品的输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通过引进西方知识,促进了中国思想的开放。引入的西方科技使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步伐。同文馆和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人才,留学生习得了西方先进文化,为中国未来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做出了贡献。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包括缺乏完整计划、领导者见识有限、守旧势力的反对以及官僚体系的腐败。


简述洋务运动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