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批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曹操张辽的关系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有句话叫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侠客勇士或许管用,但如果是统兵大将也这样做,就不一定是正确的了,起码对于曹操来说是这样。张辽曾经只身前去招降一个叛将,事情虽然成功,但回来后曹操却批评了他,说这种事情不是大将所为。张辽被称之为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一生战功卓著,为曹操父子所倚重。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早年曾经从属丁原、董卓、吕布。曹操攻破徐州的都城下邳,吕布战败被杀,张辽率部归顺了曹操。官渡之战以后,张辽在跟随曹操征讨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的征战中有功,逐渐被曹操任用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打败袁谭以后,曹操派张辽率军攻打海滨地区,讨平了辽东的柳毅。回到邺城,曹操亲自出来迎接,拉着张辽同乘一辆车,同时任命他为荡寇将军。后来,张辽又率部攻入了山,斩首陈兰、梅成,平定了淮南,曹操当众予以表彰。

张辽作为历史名将,使他成名的战役是合肥战役。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曹操西征汉中的张鲁,留下张辽和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守卫合肥。临行前,曹操交给护军薛悌一份手令,在外封上写着:敌军到来再打开。不久,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围攻合肥,众将一起打开命令函,见上面的命令是:如果孙权来到,张辽、李典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准出战。众将疑惑不解。张辽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经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命令我们,要趁敌人尚未形成包围圈就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锐气,以安定军心,然后就可以坚守了。成败的关键,在此一战,大家有什么可疑惑的?李典也赞成张辽的意见。于是,张辽连夜招募敢死的士兵,共得到八百人,杀牛犒劳将士,饱食后准备第二天大战。天刚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两名敌将。张辽大呼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人的营垒,直到孙权的大旗之下。孙权及其将领一时不知所措,只得登上高丘,众将用长戟护住孙权。张辽喝斥孙权下来接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包围起来。张辽左冲右突,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呼喊说: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杀回,再入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孙权的兵将望风披靡,没有人敢阻挡他。从早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大为受挫。张辽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心情也安定下来,将士们都很佩服张辽。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眼见得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张辽率领各路兵马追击,几乎抓获孙权。曹操后来听说后,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任命张辽为征东将军。第二年,曹操再次率军征伐孙权,来到合肥,巡视张辽当年作战的地方,感慨叹息很久。于是给张辽增加了军队,让他驻军居巢,长期防守东吴。

此后,张辽多数时候都是在防守孙权,直到曹丕继位当皇帝,仍然如此。曹丕对张辽更加器重,除了任命他为前将军,封都乡侯,还赐给张辽的母亲舆车。曹丕还派兵马护送张辽的家眷到张辽的驻军地,命令张辽的母亲到达的时候,要用仪仗队出迎,所部官吏、将军都要在道边罗列下拜。这是皇帝对大将的最大的信任,他既体现了皇帝对驻守边境将领的关怀,也表明他不担心这个将领会有异心。过去大将带兵在外,家眷留在京城是常规做法,这一方面是为了安全的需要,也有让大将为家人考虑不会产生异心的考量。

东吴方面始终对张辽忌惮不已,尤其是孙权,当听说张辽病了,还不忘告诫众将:张辽虽然有病,还是勇不可挡,应当谨慎行事。自合肥之战后,终张辽一生,孙权都不敢对张辽军开战。就是这样一个听到他的名字都让东吴人胆战心惊的人,早年却受到了批评,说他的一个行为不是大将所为。那么,张辽是哪一件事受到了曹操的批评呢?

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以后,东海郡太守昌g却背叛了。曹操派遣张辽与夏侯渊围攻昌g的东海郡,一连数月,粮食用尽了,夏侯渊打算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最近几天,我每次巡视阵营,昌g总是很专注地盯着我看,而他们射出的箭也一天比一天减少了,这一定是昌g心中犹豫,拿不定主意是该战还是该降,所以才不奋力抵抗。我想诱使他和我对话,或许可以劝降他。张辽于是派人传话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g果然从城上下来和张辽谈话。张辽对昌g说:曹公神武英勇,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势力,先归附的可以受到大赏。昌g答应投降。张辽于是来到昌g的家,向他的妻子儿女致礼。昌g非常高兴,跟随着张辽去见了曹操。曹操接受了昌g的投降,让他回去继续担任东海郡守。曹操却责备张辽说:这不是大将应该采用的方法。

曹操为什么要批评张辽呢?从曹操的话中可以看出,张辽虽然说动了昌g投降,但一个大将只身前往叛将首领家中,这实在太过冒险。假如昌g把张辽扣下,是不是会造成军中一部失去统帅?张辽可能有一种以诚相待的想法,但曹操更了解昌g,这个人反复无常,诚心对他不一定管用。在此前昌g已经多次背叛,后来这个昌g还是背叛了,假如昌g当时歪念头一动,张辽还真是很危险。

曹操虽然不赞成张辽的这种冒险,但是否从中也看出了张辽的胆略?合肥之战,曹操让张辽和李典出战,让其他将领守城,应该是知道张辽的勇武的。曹操是什么时候知道张辽勇气过人的,会不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曹操批张辽,其本意是爱将惜才,他不愿意为了东海郡一时的得失而损失一员勇将。三国勇将不少,但像张辽这样因为勇气而成为一代名将的却不是很多。




曹操批张辽哪件事不是大将所为?曹操张辽的关系视频

相关评论:
  • 15133539739关于张辽,高分求助
    乌朋采虽然此事受到了曹操的责备:孤身冒险非大将所为。但能看出张辽的勇气和胆略,三国中,敢独身一人阵前说服敌人,恐怕只有张辽一个。从这里看,张辽的口才也是不错的,绝对不是一介莽夫。这里需要点明的是昌豨本是泰山一带土匪,当初与藏霸等一起归顺吕布,吕布被曹操灭掉之后,就随即归降了曹操,官渡之战时,乘机造反做乱。

  • 15133539739张辽成为曹魏第一将非因逍遥津大胜
    乌朋采可以说,徐晃的功劳绝对不弱于张辽。即便是在五子之后,驻守江夏的文聘,也曾经施展空城计独立对抗孙权五万大军的突袭,在孙权犹疑撤退时更主动出击大败吴军,捍卫国土,名震敌国。为何张辽名位却远在他人之前?我看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张辽的忠诚,由于张辽事事以曹操为先,把曹魏的天下看得比自己的性命...

  • 15133539739三国少年张辽
    乌朋采张辽便说:“曹公神武,正欲以德政怀兼四方之众,所以先依附曹公者皆能受大赏”。于是昌豨便答应投降。张辽知其肯降,于是支身上三公山,入昌豨家中,并拜候其家人。昌豨见辽如此诚而无诈,心中欢喜,便随之往见曹操。 曹操先遣昌豨还东海,随后训责张辽说:“莽然支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张辽却拜答道:“...

  • 15133539739张辽威震逍遥津文言文翻译
    乌朋采这不是一首诗,是《三国演义》第六十七回的标题。 原文为“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附上《三国演义》 所有章节回目第1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2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第3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4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第5回 发矫诏诸...

  • 15133539739三国志中《张辽传》原文
    乌朋采皆为虎贲。孙权复称藩。辽还屯雍丘,得疾。帝遣侍中刘晔将太医视疾。虎贲问消息,道路相属。疾未瘳,帝迎辽就行在所,车驾亲临,执其手,赐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疾小差,还屯。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 15133539739三国二十四名将——张辽人物生平 招降昌豨
    乌朋采曹操先遣昌豨还东海,随后训责张辽说:“莽然只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张辽却拜答道:“凭着明公达于四海的威信,我拿着圣旨,昌豨必然不敢害我,所以我才敢去。” 攻破袁氏 建安七年(202年),张辽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累有功劳,行中坚将军。 建安八年(203年),曹操攻袁尚于邺城,袁尚坚壁守垒,曹军久攻...

  • 15133539739张辽传文言文翻译
    乌朋采吕豨见辽如诚而无诈,心中欢喜,便随之往见曹操。曹操先遣吕豨还东海,随后训责张辽说:[莽然只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张辽却拜答道:[因为辽凭著明公照著四海的威信,既奉旨以往,相信吕豨必不敢加害,所以才会这样做的。] 当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还时,任命张辽与乐进、李典等部领七千余人...

  • 15133539739三国张辽除了勇武外 还有哪一点让曹操另眼相看
    乌朋采而并州集团的张辽个人觉得亦是属于第二种类型。从曹操赏识和张辽在曹营的一系列表现而言足可验证这一点。如三公山劝投降、长社镇乱、合肥之战,皆非大将有韬略者不能为。此外,张辽与吕布相比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张辽的是非观很清晰,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张辽、徐晃与关公友善,徐晃在沔水之战秉公无私,...

  • 15133539739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他的一生有多拼命?
    乌朋采傻子都能看出来,张辽这是孤注一掷,是在赌命。他和昌豨干了好几个月的仗了,昌豨和他的将士们能不恨他入骨?万一心血来潮拿他祭旗,张辽岂不就挂了?事后,曹操批评张辽说,只身探敌巢穴,这不是一个大将所为啊!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教我依靠谁呢?张辽回答说,我是明公的人,我打着明公的旗号...

  • 15133539739三国张辽到底有多强?凭啥他被尊为五子良将第一人呢?
    乌朋采张辽带着昌豨去拜见曹操,曹操果然接纳了昌豨。送走昌豨后,曹操批评张辽说:“你以身犯险,实非大将所为。”曹操对张辽的关怀,意在言表。张辽心中感动,说:“主公恩威遍于四海,因此张辽料定昌豨不敢加害。”曹操听闻哈哈大笑,对张辽更加欣赏。孙子曰:“以利动之。&...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