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秋兴八首及解释

来自:健康排行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杜甫的秋兴八首的解释~

【秋兴八首(其一)】 作者: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赏析】 大历元年(766),杜甫在云安养病半年,然后迁到夔州,即今四川奉节。他在夔州仍经常卧病在床,这《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时写的一组七律。这八首诗,是完整的组诗,因景寄情,既抒发了诗人漂泊之感、故国之思,也深深地寄托着对李唐王朝盛衰的感叹与悲哀。 这首诗的第一联,描绘了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的秋景,以此来衬托情思。“江间”句写江上波浪很大,“塞上”句意即关塞上的风云连接大地,周围一片阴晦。这两句所写的自然现象,是社会动荡不安,自感没有出路的象征。第三联句意是:菊花已两度开放(即已是两年),花上凝聚着自己回忆过去岁月的眼泪一只孤独的小船紧系着我回乡的心。这两个句子表达了滞留的悲苦及对故乡的思念感情。第四联说人们都动刀动尺赶制寒衣,傍晚,高高的白帝城传出阵阵捣衣声,诗人以此表现岁月催人的感慨。 诗真实地表述了滞留异地的悲伤。

希望采纳

杜甫 秋兴八首

(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诗意落实在“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句上,下启第二、三首。

(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第二首写诗人身在孤城,从落日的黄昏坐到深宵,翘首北望,长夜不寐,上应第一首。最后两句,侧重写自己已近暮年,兵戈不息,卧病秋江的寂寞,以及身在剑南,心怀渭北,“每依北斗望京华”,表现出对长安的强烈怀念。

(三)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

(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长安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长安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政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爱慕,有欢笑,也有到处“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长安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五)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
(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曲江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第七首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
(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郊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秋兴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平居】平昔所居
  【匡衡】汉匡衡直言时政作宰相,而作者直言遭贬。
  【刘向】刘向传经而作九卿,作者欲传经而逢乱世相违。
  【同学少年】旧日同学诸少年
  【昆明池】汉时所开,武帝演练水师之处。因凿石鲸于池中,每至风雨时,鳞甲皆动。又凿牛郎、织女当机之形。此处指遭安史之乱,故菰米、莲房零落。

  说实话 诗的意境翻译了以后就不好了。所以还是以原诗的欣赏为主吧

秋兴八首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天宝十四载(755)十月,44岁的杜甫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军;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陷落,杜甫流亡,被判军俘获,次年四月,杜甫逃归凤翔,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就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759)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天水),十二月又往成都,漂泊西南。其间写了很多诗。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今存诗1400余首,文21篇。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2]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3]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4]

【注释】
[1]首二句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玉露,即白露。杜诗多用白露, 这里不用,大概是因为白字属重唇开口呼,其音重浊,用在这里不合适,而玉字属牙音合口呼,其音轻徐,用作开篇第一字,读起来自有“其来于于”之妙。又下文有白帝城,为了避免重复,也最好不用。萧森,萧瑟阴森。
[2]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波浪蹴天,故曰兼天涌;风云匝地,故曰接地阴。二句极写景物萧森阴晦之状,自含勃郁不平之气。身世飘零,国家丧乱,一切无不包括其中,语长而意阔。
[3]二句落到自身,感叹身世之萧条。杜甫去年秋在云安,今年秋又在夔州,从离成都以后算起,所以说“两开”。开字双关,菊开泪亦随之而开,所谓“飒飒开啼眼”(《得舍弟观书》)。“他日”有两种相反的含义,一指过去,犹往日或前日;一指将来,犹来日或日后。此诗他日泪。亦犹前日泪,见得不始于今秋,乃是流了多年的老泪。杜甫把回乡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条船上,然而这条船却总是停泊江边开不出去,所以说“孤舟一系故国心”。系字也是双关,王嗣奭云:“此一首便包括后七首,而故园心,乃画龙点睛处,至四章故国思,读者当另着眼,易家为国,其意甚远!后面四章,又包括于其中。”
[4]催刀尺,为裁新衣;急暮砧,为捣旧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言外便有客子无衣之感。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5]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6]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7]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8]
[5]京华,即长安。长安城上直北斗,号北斗城。长安不可望见,所见只有上直长安之北斗星,故每依北斗为标准以望长安。
[6]八月槎,槎,木筏。“八月”,只是字面的借用,因为“八月槎”,才能显示是秋天,并与“三声泪”作对。
[7]画省即尚书省,香炉乃省中供具。伏枕,卧病。山楼,白帝城楼。粉堞,城上涂白色女墙。笳声隐伏于城楼之间,故曰隐悲笳。这是说兵戈未休,还京无期。
[8]因思念之切,故忘其伫望之久,忽见月移洲前,方才觉得是深夜。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9]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10]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11]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12]
[9]第一首写暮,第二首写夜,第三首写朝。翠微:山色。
[10]这两句写楼头所见之景,但景中有情,从“还”字和“故”字透露出。
[11]二句借古为喻,是江楼独坐时的心事。
[12]末二句又由自身的贫贱想到同学们的富贵,意极不平,语却含蓄。汉时长安有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汉徙豪杰名家于诸陵,故五陵为豪侠所聚。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13]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14]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15]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16]
[13]此首为八首之枢纽,前三首多就夔州言,此以下五首多就长安言。由第一首之“故国”, 第二首之“京华”,第三首之“五陵”,杜甫已把读者一步步引向长安,故不觉突兀。首二句虚虚喝起,笼罩全篇,下四句即“不胜悲”的事实。杜甫往往把千真万确的事,故意托之耳闻,语便摇曳多姿。
[14] 二句紧接上文,申言“似弈棋”和“不胜悲”。
[15] 二句就西北边患申言“不胜悲”。上句指回纥,下句指吐蕃。金鼓,是军中所击,以进 退军旅者。羽书,是插羽于书,取其迅速。曰金鼓振、曰羽书驰,极言边情紧急。回忆开元天宝时那种“河陇降王款圣朝”的盛况,自不胜今昔之感。
[16] 平居,平日所居。杜甫在长安先后居住过十多年。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17]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18]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19]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20]
[17]这首写宫阙朝仪之盛及自己立朝经过,是为所思之一。南山,终南山。
[18] 二句极写宫阙气象之宏敞崔巍。瑶池、王母、紫气、函关,总为帝京设色,并无刺讥玄宗好神仙、女色之意。
[19] 按《莫相疑行》云:“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大概杜甫因献赋,曾一度入朝,这里云移二句,也正是回忆此事。雉尾,即雉尾扇。云移,像云彩一般的分开。
[20]结二句又收归夔州,回到现实。一卧,有一蹶不复振之慨。岁晚,切秋,兼伤老大(杜 甫时年五十五)。末句,指肃宗时为左拾遗事。青琐,指宫门。点,传点。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21]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22]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23]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24]

[21] 这首写曲江,是为所思之二。瞿塘峡是三峡的第一个峡,在夔州东,是所在之地。曲 江,在长安,开元中疏凿为胜境,烟水明媚,与乐游园、杏园、慈恩寺相近,是所思之处。风烟二字,写景中兼含兵象。秋当西方,属金,色白,故曰素秋。接者,是说两地虽万里相悬,而秋色无边,正遥遥若接。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作用。
[22] 二句主要的意思还是回忆当日曲江的盛况,这里不仅是都人游赏的处所,而且是天子游幸的池苑,江头有花萼夹城,芙蓉小苑,好不风光。下句“入边愁”三字,讽刺之意亦轻,惋惜之意反重。
[23] 二句撇开边愁,再极力追叙曲江之繁华景象,正是下文“可怜”二字的张本。珠帘绣柱,指江头宫殿的华丽;锦缆牙樯,指江中船只之炫耀。
[24] 末二句承上陡转,但语极吞吐,意在言外,须细心寻玩。歌舞地,即指曲江。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25]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26]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27]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28]

[25] 这首写昆明池景物之盛,是为所思之三。昆明池在长安县西南,周回四十里,汉武帝元狩三年所穿,故曰“汉时功”。
[26] 二句写地畔之景。
[27] 二句写池中之景。菰,即茭白。秋结实,即菰米。
[28] 关塞,即第一首的塞上。极天,言其高。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29]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30]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31]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32]

[29] 这首写渼陂旧游之乐,是为所思之四。前三首所思蓬莱、曲江、昆明,皆属朝廷之事, 此则个人游赏,故放在最后作收场。
[30] 香稻,一作红豆。
[31] 相问,彼此互相问遗,即互赠礼物。
[32] 上六首皆言长安,末二句收归自身作结,并总结八首。望字遥应第二首的望京华。干,冲犯。
【提示】
《秋兴八首》是七六六年(大历元年)秋杜甫在夔州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秋兴的兴,读去声,因秋以发兴,故曰秋兴。自七五九年杜甫弃官客秦州,到现在,他足足过了七个年头的漂泊生活,而在这七年中,国家命运也并未好转,当此秋气萧飒,自然要触景伤情了。《秋兴八首》的中心思想是故国之思,是对祖国的无限关怀,个人的哀怨牢骚也是从此出发的。篇中“每依北斗望京华”、“故国平居有所息”,是全诗的纲目。由于心怀故国,所以虽身在夔州,而写夔州的反少,写长安的反多。长安,原可以说是杜甫的第二故乡,在这里他困守过十年,做过官,也有过田园,所谓“杜曲幸有桑麻田”,所谓“故里樊川菊”,因而在第一首里便有“孤舟一系故园心”的话。但由于杜甫所最关心的不是个人狭小的家园,而是整个国家,所以关于长安的描写又全是有关国家兴衰治乱的大去处,如曲江、昆明池等,而对于“杜曲桑麻”“樊川秋菊”,反而撇在脑后,全未触及。这种爱祖国胜于爱家园的精神,便是《秋兴八首》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秋兴八首》的结构,从全诗来说,可分两部, 而以第四首为过渡。大抵前三首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首详长安而略夔州;前三首由夔州而思及长安,后五首则由思长安而归结到夔州;前三首由现实走向回忆,后五首则由回忆回到现实。至各首之间,则亦首尾相衔,有一定次第,不能移易,八首只如一首。
《秋兴八首》为杜甫惨淡经营之作,或即景含情,或借古为喻,或直斥无隐,或欲说还休,必须细心体会。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因此,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像《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功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 是不错的。

谢锡龄李建明主编《大学语文新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秋兴八首

作者: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解释:
首二句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玉露,即白露。杜诗多用白露, 这里不用,大概是因为白字属重唇开口呼,其音重浊,用在这里不合适,而玉字属牙音合口呼,其音轻徐,用作开篇第一字,读起来自有“其来于于”之妙。又下文有白帝城,为了避免重复,也最好不用。萧森,萧瑟阴森。
[2]江间,即巫峡;塞上,即巫山。波浪蹴天,故曰兼天涌;风云匝地,故曰接地阴。二句极写景物萧森阴晦之状,自含勃郁不平之气。身世飘零,国家丧乱,一切无不包括其中,语长而意阔。
[3]二句落到自身,感叹身世之萧条。杜甫去年秋在云安,今年秋又在夔州,从离成都以后算起,所以说“两开”。开字双关,菊开泪亦随之而开,所谓“飒飒开啼眼”(《得舍弟观书》)。“他日”有两种相反的含义,一指过去,犹往日或前日;一指将来,犹来日或日后。此诗他日泪。亦犹前日泪,见得不始于今秋,乃是流了多年的老泪。杜甫把回乡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条船上,然而这条船却总是停泊江边开不出去,所以说“孤舟一系故国心”。系字也是双关,王嗣奭云:“此一首便包括后七首,而故园心,乃画龙点睛处,至四章故国思,读者当另着眼,易家为国,其意甚远!后面四章,又包括于其中。”
[4]催刀尺,为裁新衣;急暮砧,为捣旧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言外便有客子无衣之感。
[5]京华,即长安。长安城上直北斗,号北斗城。长安不可望见,所见只有上直长安之北斗星,故每依北斗为标准以望长安。
[6]八月槎,槎,木筏。“八月”,只是字面的借用,因为“八月槎”,才能显示是秋天,并与“三声泪”作对。
[7]画省即尚书省,香炉乃省中供具。伏枕,卧病。山楼,白帝城楼。粉堞,城上涂白色女墙。笳声隐伏于城楼之间,故曰隐悲笳。这是说兵戈未休,还京无期。
[8]因思念之切,故忘其伫望之久,忽见月移洲前,方才觉得是深夜。
[9]第一首写暮,第二首写夜,第三首写朝。翠微:山色。
[10]这两句写楼头所见之景,但景中有情,从“还”字和“故”字透露出。
[11]二句借古为喻,是江楼独坐时的心事。
[12]末二句又由自身的贫贱想到同学们的富贵,意极不平,语却含蓄。汉时长安有五陵: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汉徙豪杰名家于诸陵,故五陵为豪侠所聚。
[13]此首为八首之枢纽,前三首多就夔州言,此以下五首多就长安言。由第一首之“故国”, 第二首之“京华”,第三首之“五陵”,杜甫已把读者一步步引向长安,故不觉突兀。首二句虚虚喝起,笼罩全篇,下四句即“不胜悲”的事实。杜甫往往把千真万确的事,故意托之耳闻,语便摇曳多姿。
[14] 二句紧接上文,申言“似弈棋”和“不胜悲”。
[15] 二句就西北边患申言“不胜悲”。上句指回纥,下句指吐蕃。金鼓,是军中所击,以进 退军旅者。羽书,是插羽于书,取其迅速。曰金鼓振、曰羽书驰,极言边情紧急。回忆开元天宝时那种“河陇降王款圣朝”的盛况,自不胜今昔之感。
[16] 平居,平日所居。杜甫在长安先后居住过十多年。
[17]这首写宫阙朝仪之盛及自己立朝经过,是为所思之一。南山,终南山。
[18] 二句极写宫阙气象之宏敞崔巍。瑶池、王母、紫气、函关,总为帝京设色,并无刺讥玄宗好神仙、女色之意。
[19] 按《莫相疑行》云:“忆献三赋蓬莱宫,自怪一日声辉赫。”大概杜甫因献赋,曾一度入朝,这里云移二句,也正是回忆此事。雉尾,即雉尾扇。云移,像云彩一般的分开。
[20]结二句又收归夔州,回到现实。一卧,有一蹶不复振之慨。岁晚,切秋,兼伤老大(杜 甫时年五十五)。末句,指肃宗时为左拾遗事。青琐,指宫门。点,传点。
[21] 这首写曲江,是为所思之二。瞿塘峡是三峡的第一个峡,在夔州东,是所在之地。曲 江,在长安,开元中疏凿为胜境,烟水明媚,与乐游园、杏园、慈恩寺相近,是所思之处。风烟二字,写景中兼含兵象。秋当西方,属金,色白,故曰素秋。接者,是说两地虽万里相悬,而秋色无边,正遥遥若接。其实是作者的感情作用。
[22] 二句主要的意思还是回忆当日曲江的盛况,这里不仅是都人游赏的处所,而且是天子游幸的池苑,江头有花萼夹城,芙蓉小苑,好不风光。下句“入边愁”三字,讽刺之意亦轻,惋惜之意反重。
[23] 二句撇开边愁,再极力追叙曲江之繁华景象,正是下文“可怜”二字的张本。珠帘绣柱,指江头宫殿的华丽;锦缆牙樯,指江中船只之炫耀。
[24] 末二句承上陡转,但语极吞吐,意在言外,须细心寻玩。歌舞地,即指曲江。
[25] 这首写昆明池景物之盛,是为所思之三。昆明池在长安县西南,周回四十里,汉武帝元狩三年所穿,故曰“汉时功”。
[26] 二句写地畔之景。
[27] 二句写池中之景。菰,即茭白。秋结实,即菰米。
[28] 关塞,即第一首的塞上。极天,言其高。
[29] 这首写渼陂旧游之乐,是为所思之四。前三首所思蓬莱、曲江、昆明,皆属朝廷之事, 此则个人游赏,故放在最后作收场。
[30] 香稻,一作红豆。
[31] 相问,彼此互相问遗,即互赠礼物。
[32] 上六首皆言长安,末二句收归自身作结,并总结八首。望字遥应第二首的望京华。干,冲犯。


唐代诗人杜甫秋兴八首及解释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