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贾诩为何被人称为“毒士”,哪些事导致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贾诩为什么被称毒士~

三国的贾诩被称为毒士,因为他所献的的计策策,无疑不是切中要害,让人防不胜防

贾诩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第一毒士。

【扩展资料】: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董卓掌权时,残暴不仁,害怕他的残余势力又东山再起,残害苍生,于是对董卓的部下下了追杀令。李傕等部下担心被杀,准备遣散部队,各自逃命。贾诩当时是董卓的部下,为求自保,于是拦住李傕。郭汜等人,对他们说:“王允准备杀光你们凉州兵,反正横竖是个死,何不召集军队,攻上长安,赢了可以夺权,输了再死也不迟。”听了贾诩的建议,李漼和郭汜兵犯长安,杀死王允等,开始争权夺利,劫持朝臣,劫持献帝。使得长安城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血腥统治,处处烧杀抢夺,横尸遍野,百姓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李漼等在长安比董卓更加残暴,因为李漼和郭汜有勇无谋,一介武夫,素质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
在李傕等血腥统治的几年里,瘟疫频发,又有天灾、战乱等,汉献帝只好逃离长安,仓皇东窜。当时的长安百姓几乎都死绝了,而这一切后果,贾诩他难辞其咎。就是因为贾诩的一句话,就是因为他贪生怕死,不计后果,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得天下陷入混乱,并改变了大汉的命运,因此,三国毒士非他莫属。
贾诩怎么读 ?
贾诩,曹魏著名谋士,其心思缜密、足智多谋,是曹操的“五大谋士”之一。第一次见诩这个字,大部分人都会念成“yu”,然后贾诩就会被叫成“甲鱼”。
“贾”这个字就不用多解释了,是被大家熟知的姓氏。“诩”念xu第三声,意思有三个方面:第一,夸大,能言善辩,例如词语自诩。第二同“栩”,形容欢喜、开心。第三,普遍。例词有:来自《说文》的“诩,大言也。”来自《礼记·礼器》的“德发扬,诩万物。”来自《礼记·少仪》的“合同主诩。”
三国中对贾诩的描述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说什么是什么。善于运用细致的观察,考虑对话方的身份、性格、爱好等善得人心的方式与人交流,使得对方都听从自己的话。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能力极强。这样一分析,可以断言,贾诩的“诩”应该是第一种意思,说话方面很有一套,交流能力强。人如其名也很符合贾诩这样一个人。
贾诩论战,讲的是曹操南征张绣,大败张绣、刘表联军,曹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率兵追击,贾诩劝张绣,追必败,张绣一意孤行,后败。贾诩又劝张绣,再追必胜,张绣听从其建议,对曹军猛追,竟击溃曹军。这足以证明其在言论方面的成就。
其实三国里有很多人的名字,一眼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好认。如李傕(jue)二声,郭汜(si)四声,荀彧(yu)四声,钟繇(you)二声,杜畿(ji)一声。因为不常见,所以许多都不认识,不得不说我国的汉字真的博大精深。

东汉末年朝纲败坏,战火纷飞,诸侯争霸,这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涌现出了很多非凡的英雄人物,英雄豪杰,山中隐士,借着这个乱世大展拳脚,谋得一方天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帷幕,形成了魏蜀吴平分天下的局面,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

也说起三国可能大多人的脑海里想到的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但其实在这个时期有着很多起着关键性的人物,他们凭着一己之力掀起了历史的波澜,这也是众多英雄谋士们智慧与勇气的比拼,因此打开了不一样的政治局面。

而贾诩就是这样一位关键性的人物,那么他对推进历史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贾诩又为什么被称为毒士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贾文和何许人也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是东汉末年曹魏政权有名的谋士,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在一开始并不出名,是大隐隐于市的人物,并没有显露出与人不同的才华来。

在公元189年,董卓受何进之邀带兵进京,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了救驾功臣,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自己做了辅佐之臣,成了一代权臣,而此时的贾诩是董卓的部将,随着董卓进了城,并不起眼。


一计乱天下

吕布反叛,董卓被杀,所谓树倒猢狲散,当时的李傕、郭祀军心溃散,也是打算逃跑的,但是贾诩现在也是自身难保,他也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不考虑百姓的生死安危,而是献计李傕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

攻打长安,开始屠城,本来一盘散沙的西凉大军又重新拧成了一股绳,杀了回去,重新扳回了局势,而这一计策也是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但是李傕、郭祀二人不是成大事之人,猜忌心太重,贾诩心里是很清楚的,所以在保住性命之后就立马找了一个理由退出了官场,果然在他离开之后,西凉的军阀发生了内斗。


击败曹操

贾诩投到张绣的麾下,张绣对贾诩也是很肯定,很敬重的。公元197年,当曹操南征张绣时,张绣在宛城投降。

本来曹操得了一员大将,却没耐住自己的色心,看上了张绣的寡婶并占有了她,这对张绣来说是奇耻大辱,身为军师的贾诩给张绣献了一计。

让张秀向曹操借口自己要调动一下防区,会有士兵带着盔甲枪械从您的营房门口走过,曹操此时对张绣也是比较信任,没有起疑,因此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导致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被杀,曹操也是损失惨重。


曹营安身

一、投降曹操

在公元前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张绣原本是要投奔袁绍的,但是贾诩认为袁绍并不是一个明主,不能容人,相反跟着曹操会成一番大事。

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名正言顺,且曹操实力薄弱,更会重视投奔过来的人马,而且曹操心胸宽广,能容人,一会不会计较之前的事情的。

于是张绣听从了贾诩的意见,去投奔了曹操。因此曹操大喜,而贾诩也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和重用,开始了辅佐之路。

二、“官渡之战”

在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而此时的曹军也是处于劣势的状态,曹军粮食用尽,此时的曹操心里也是在打退堂鼓,于是问贾诩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

贾诩开始分析此战的利弊,贾诩认为袁绍虽然势大,但是并不足为惧,并不善于用人之道,而且多疑,凡事不能立即做决断。

但是曹操善于用人之道,精明善谋略,只要抓住机会一定可以出其不意,趁其不备取得最终的胜利。

果然,曹操在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出其不意,成功的战胜了袁绍。而贾诩的官职也因此越来越大,很受重用。

三、稳固荆州

在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本是大好形势,曹操也有些骄傲自满想乘机拿下江东,攻打孙权。

但是贾诩认为此战役并不合时宜,于是极力的劝阻,劝诫曹操此时最重要的是安抚百姓,稳定民心,日后等待时机在一举拿下江东,但是曹操并未听从贾诩的意见,执意带兵攻打江东。

结果孙权联合了刘备,使用妙计一起抵御曹操大军,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军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曹操也是悔不当初,没有听取贾诩的意见。

四、离间关中

公元211年,以马超和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召集十余万人马联合起来攻打曹操。马超战败后,向曹操提出议和,要求划河为界,曹操并未答应。

因此马超多次带兵前来骚扰,但是曹操坚守不出,急的马超也没有办法。同年九月,马超再次提出议和,并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

贾诩向曹操献计,可以表面答应他们,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离间马超和韩遂,破坏他们的同盟关系,引起内乱,再趁机攻打,一举歼灭。果然,马韩二人中计了,曹操乘机歼灭,取得了胜利。

五、参与立储

在公元217年,当时的曹操还没有立太子,而曹丕和曹植在当时最有可能继承帝位,曹丕问贾诩自己该如何做能得到父亲的青睐,贾诩言:“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

而当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时,贾诩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举例,先说了袁绍和刘表的故事,借此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免让曹操觉得自己私下与曹丕勾结。

可见贾诩深知曹操的心思,善于心计,是个极其通透聪明的人。


分析与结论

贾诩他的聪明谋略使得他在曹操的猜忌下安稳度日,而曹丕即位后也对他感恩戴德,十分的敬重。官职越来越高,深受信任,而且他是一个聪明人,从来不和位高权重的臣子来往勾结,以免受到猜忌。

而他之所以是毒士,是因为贾诩的每一个计策都十分的狠毒,直攻人心,为达目的而不计后果,他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性命,看重的是结果,至于过程需要有多少人牺牲他并不在乎。




历史上,贾诩为何被人称为“毒士”,哪些事导致的?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