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目前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 要] 中共十六大对刚迈进21世纪的作出了两个清晰而准确的基本判断: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从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 ; 国内外环境; 机遇和挑战

刚迈入21世纪之时,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确地作出两个基本判断: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二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必将在前进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记自己的历史任务,必将为实现奋斗目标而不动摇。从上述两个基本判断出发,全面客观地审视我们当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来看,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稳中有变、和中有斗、缓中有紧、喜中有忧,对我国利多于弊。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

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历了56年的建设,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于世界第7位,中国进出口贸易居于世界第3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超过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从整体实力看,中国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老四件”(即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持续了几十年,80年代逐步兴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高级音响)现在已司空见惯,进入21世纪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车、通讯、旅游)正迅猛发展。随着居民消费结构逐年升级,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费开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达7180元,增长达3.3倍;2000年农村居民消费开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达2185元,增长4倍多。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据2005年12月经济普查第三号公报发布,我国2004年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是:第一产业为13.1%,第二产业为46.3%,第三产业为40.7%。这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仍未达到完全合理和优化。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大动作,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2006-7-25 16:25 jerry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就提出来了,到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2006-7-25 16:25 jerry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雪薇(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
1.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
2.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
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
4. 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面临的三大挑战:
1.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坏境空前严峻。
2.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坏境风险和隐患增多。
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仍存在较大压力和挑战。

拓展资料: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变化的规律,既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又看到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风险挑战,未雨绸缪、妥善应对,切实做好工作。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要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要把当今世界的风云变幻看准、看清、看透,从林林总总的表象中发现本质,尤其要认清长远趋势。

我不是管理学毕业,因此只从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一些个人体验和观察来谈一下对精益管理的理解。
说到精益管理,我觉得得从管理说起、从管理的目的说起。管理说白了就是带领一群人、一个组织达成预定目标的行为,管理本身的目的就决定了它的方向——不断的提高效率,因此我认为任何致力于提高效率的管理,都是精益管理的范畴,都可以叫做精益管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现在要有5件事情需要完成:其中烧开水需要20分钟,铺被子需要10分钟,手机充电需要40分钟,泡脚需要20分钟,写方案需要20分钟,如果这5样事情按照所需时间一样一样来做,那么就需要2小时,但我如果按照事情的性质分配下做事的次序呢?我先给手机充上电,烧上开水,然后铺被子,等水烧开后,边泡脚边写方案,手机充完电后就取下来,这样安排只需要40分钟,相对2小时来说,效率就提高了很多,而且一样没有耽误。这样的安排筹划,在数学上叫做运筹学,在管理上就可以看做精益管理的一个典型化模型。
概念说完了,我们谈一谈具体的应用。我们搞管理,其应用的对象就是企业,在中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机构都是按照部门划分的,如同组成木桶的很多木板。在一般人表面而直观的看来,要想企业有效益、高利润(盛水量大),那么就要提高每一个部门或职员的单项能力(加大木板的宽度和长度就好),这样考虑固然没错,但是却忽略了两个重要的事实:1.我们的时间、精力、财力都是有限的,我要在哪些部门(过程)加大投入呢?哪些投入时最重要的,最紧迫的呢?我们的长处和短处都在什么地方呢?如何做到扬长避短呢?2.事情的结果是由多个部门共同达成的(木桶有多块木板组成),我们有没有考虑部门之间的协调程度对整个结果的影响呢(木板之间的有效结合于紧密连接)?我们有没有考虑在部门连接上的好坏给最终结果造成的难以估量的影响?我们有没有把部门间的协调(或过程/流程见得规范通畅)当做比每个部门(过程)更重要的事情加以考虑?有没有考虑对这一项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做一下衡量?有没有把这一项工作放在一个战略的角度加以考虑?
下面结合一下切身的体会,从公司员工推动工作的角度谈下精益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实行中的困难。
在我接触到的很多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连最基本的“权责明确”都做不到,造成工作上的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相互告状,这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表现尤其明显。05年我在香港大桥项目部负责质量统计及发运报验工作,其中有一道环节是车间组长填写委托单报给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无损检测,然后由我部门提取检验报告并根据其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种种检验报告上必须清晰注明委托单编号,而委托单的填写由车间负责。当工程构件大量生产的时候就发生了委托单编号编写混乱的问题,这一错并不只是委托单出错,首先是检验报告编号出错,对检验报告进行的各项登记及统计表也跟着出错,更正一个错误就需涉及好几个部门,涉及很多文件资料的更改,工作量非常大。然后我部门就提出车间必须保证编号正确,其方法就是对委托单在提交前进行复印备份,可车间回复说太麻烦,不愿备份,只是口头保证以后不会出错,下次再次出错的时候,又只会承诺少出错,而不愿执行任何的改进方法。当我部门提出由项目质量部进行委托单编号,车间只须在提交第三方检验机构之前先把复件交给我部门时,遭到了有关人员的拒绝,事情只能由此陷入僵局,项目部在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做着大量重复枯燥的工作,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最后经多次反映,由高层领导指示才有所好转。在万桥兴业机械公司,质量部的质检人员在进行来料检验时,手中竟然没有正式的检验依据,向采购部门索取时,遭到拒绝,向设计部门索取时,得到的答复是只负责提供给采购部。当在制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找到质量部,发现出现问题的参数方面根本就没有检验!连部门之间的文件传递的基本流程都没有建立起来,每个部门遇到问题时就推诿了事,想做事、想承担的人又没有管理其他部门和人员的权力,好不容易反馈到了高层,高层也仅仅针对这次发生的问题给一个处理方案把事情顺下来。下次呢?没有痛改的决心,这样做事效率能够提高吗?企业就靠这些举不胜举的“权责不清”、“流程不明”来适应激烈竞争的国内国际市场吗?还有就是企业对认证、取证的态度。比如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大部分企业只是把它作为对外标榜和宣传的工具,根本没有实行起来,有了时间和金钱,又会去追逐那些更新颖、更先进的管理体系,我真觉得这就像我原来辅导过的一个辍学的中学生。当我教给他课本上的基础理论和简单练习时,他往往不屑一顾,总是硬着头皮想做高考题,并且怀疑起教师水平来?是不是水平不高、不会做高考题啊,要不怎么总是整天在基础知识上打转。好高求大啊!企业的许多做法和心态不是同这个学生一样吗?连基本的“权责明确”“流程清晰”都做不到,搞再多的“高、精、尖”有什么用呢?
说到这,就把另外一个题目《动车组的出现》插进来一起说吧。动车组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出现的呢?他的出现带来哪些好处呢?我想动车组之于整个铁路运输完全可以类比精益管理之于整个企业运营。动车组的出现不是为了全权代替普通的铁路运输,而是对它的一个补充与促进,同样,精益管理也不是为了要代替常规化运营,而是对常规化运营进行了一个梳理,使之更加协调高效的运行,是基于整体架构、整体思考所作的一次润滑与平衡性重组,它就是木桶上(企业)所有木板(部门及环节)的整体设计,是木板间的胶黏剂与连接条,是木桶最终能够大量盛水的管理上的保证!而这种设计、连接与保证,必须提到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与实施才有可能奏效。再举一个具体的实例,我原单位 集团08年的时候连续发生两起严重的经济质量事件:香港和新西兰的客户对道岔产品集体退货,此次退货损失的不只是直接的金钱,更是长期的公司信誉。在这之前,质量部已经连换三任部长了,集团公司高层也意识到这不仅是人的问题,更是体制的问题,而上万人的企业,改变体质是一项非常庞大而艰巨的工程,领导者并不想、也没有决心和动力在自己的任上把它改变过来,最终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把现任质量部长提拔为副总(动车组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总抓质量。由此,质量问题才有所好转。上述事件,细想之下,有三点值得注意:一、质量问题的发生,不是什么技术或工艺的问题,而是有些小的细节没有人管,为什么事中没有人管,事后也没有人查——“权责不清、流程不明”才会导致漏检等不合格的发生;二、关于改进的问题,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意识到了也改变不了,或没有权力改变。质量部长和生产部长是平级关系,而且较有历史的企业还会牵涉到许多人情的问题,质量部的人员有多大权力对生产部有所要求呢?现代化生产没有一个过程可以独立的进行而不受牵连,质量问题的发生无法就说只是质量部人员的责任;三、很多企业的改变(包括高层的决心)只有被逼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才会把改变放到战略的高度进行,犹如在开水中的青蛙才会毅然得往外跳,在温水中只有被煮熟的份。很多企业倒闭的情形和原因也是如此。
现在的困境与失败必然在原来走过的路上能够找到原因,所以人需要自省与自强,企业也要有内部的动力该改进与革新。其实整个企业管理,企业的绩效管理也好、销售管理也好、质量管理也好,等等等等,都可以分为三块来看:一、人。对人能够做到量才适用、有效激励、规范行为、明确权责,那么这一块就到位了;二、事。事在企业管理中可以理解为“流程”与“程序”,如销售流程、采购流程、生产工序流程、质量管理流程等。事的“流程”方面能够做到条理化、自动化、明晰化,那么这一块就到位了;三、物。在企业中,物的方面可以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耗材、各种生产、检验及办公设备等。物的方面做到规格化、明亮化、便捷化,那么这一块就到位了。我们任何人搞管理,目标明确了,就是方法的问题,方法指的是适用的方法,而不是指完美的方法,任何方法,无论正与奇、明与暗、洋的或土的、宽的与严的,都各自有他的长处与短处,没有完美的方法,只有适用的方法——适合脚的鞋子才是好鞋子!方法定了,就剩下执行的问题了,执行不是“剩下”的问题,而是重中之重,犹如获得了地图,还要走过去才能得到宝藏(达成预定目标)。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障碍与困难,比如资金问题、观念与习惯问题、利益冲突问题、人情问题等。这个说起来就长了,下次再写报告再说吧,呵呵!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视频

相关评论:
  • 15258119161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费转虏波特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行业吸引力是赢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的恰当定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与传统战略理论相比,竞争战略理论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竞争战略理论缺乏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而只停留在对流动竞争资源上的分析,所以也有其局限性。(三)基于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现代战略管理...

  • 15258119161我国企业销售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费转虏由于缺乏这种系统高效的管理,公司同销售的关系,充其量是一个利益的联系体,而不是稳定合作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当有能够提供更好的利益和更优惠政策的竞争对手出现之后,这种销售体系就有可能会瓦解。3,在营销战略上,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做到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进行积极的市场细分,不断发展消费者的特殊需求...

  • 15258119161现代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应当树立哪些观念?
    费转虏(五)反馈修正原则战略管理管理涉及的时间跨度较大,一般在五年以上。战略的实施过程通常分为多个阶段,因此分步骤的实施整体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环境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企业只有不断的跟踪反馈方能保证战略的适应性。(六)从外往里原则卓越的战略制定是从外往里而不是从里往外。目前,被...

  • 15258119161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
    费转虏二、注重创新与灵活性 现代企业管理高度重视创新和灵活性。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管理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管理层需要敏锐地捕捉市场变化信息,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业务模式。同时,企业也需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以应对外部...

  • 15258119161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费转虏一、 现代企业管理是以旨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形象为目标的,从企业发展规划和整体部署出发,强调战略管理和动态管理。二、 现代企业管理以营销管理为龙头,以成本管理为基础,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保证,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各阶层管理及一般员工的有机体系。三、 ...

  • 15258119161企业管理现代化基本内容
    费转虏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涉及多个方面,首先体现在管理思想的现代化。这涵盖了战略管理思维的更新,即理解并适应时代变化,以前瞻性的视角审视企业的决策和运营过程,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适应性。创新管理观念强调在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时,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影响,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 15258119161现代企业管理存在什么问题??回答得越多越详细越好
    费转虏②有一个国营企业,每星期一是生产调度会,星期二领导班子碰头会,星期三营销策略研究会……总之,一周五天天天有会。为什么这么多的会呢?因为没有一个规定的管理规则,很多事情要大家研究后才决定。企业没有规范化管理体系,很多事情就没有一定的规则。忙造成乱,乱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2.企业的战略...

  • 15258119161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战略
    费转虏而对广大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次真正的生与死的挑战。面对着生与死的竞争与挑战,我国的企业需要采取的根本性对策是什么?就是企业的战略管理。 一、中小企业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的迫切性: 现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正在加快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

  • 15258119161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分析
    费转虏企业战略管理的特点分析 引导语: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经营目标,适应经营环境变化而指定的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经营战略,来看看下面我为你带来的关于企业战略管理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企业的战略管理的相关特点分析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60年代,...

  • 15258119161现代企业管理的定义和范围是?
    费转虏现代企业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领导、控制和协调的一系列活动。其核心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目标,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生产流程、激发员工潜力、监控市场变化等手段,确保企业稳定、高效地运行。范围:1. 战略管理:这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层次,涉及企业愿景、使命...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