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中哪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品德~

表达了作者对六合真菌的怀念与感激之情。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1、对刘和珍君等进步青年牺牲的深切哀悼、惋惜以及对她们的热情讴歌。
2、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批判。
3、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期望。
《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
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
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
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端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
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然而,当时的反动文人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的热血青年进行中伤、诬蔑,致使鲁迅悲愤之极。
他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以往的史实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
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时,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动政府的凶残行径,揭露反动文人的丑恶嘴脸,深刻指出了烈士死难意义,总结了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
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一是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
鲁迅自与朱安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鲁迅深知一旦休妻,朱安就会遭遇死亡或者非人的遭遇,于是未离婚)。
鲁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顾着鲁迅母亲的生活,从未有怨言;二是当他47岁的时候,从广州抵达上海,即与长期追随自己的番禺许广平同志同居。
鲁迅病逝后,朱安女士到亡故的十余年间,和许广平同志一样,也一直作为鲁迅遗属同社会保持着正常的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念刘和珍君

解鲁迅先生的情感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鲁迅其人
在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的文章真的那么晦涩难懂么?真的那么可怕么?我们已经读过《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也理清了课文的思路,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写的《记念刘和珍君》行文流畅,感情充沛饱满,表达了真性情、真感情,可以看出鲁迅的文章不是可怕,而是可爱、可敬、可亲。

活动2【讲授】刘和珍其人
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从这些事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有关刘和珍的句子,思考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
生:1、 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有主见。

2、 不为势力所趋,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富有斗争精神。
3、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富有责任感。
4、 欣然前往,府门喋血:不畏强暴。
5、 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善良、温和

师总结: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和善;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不畏强暴,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活动3【活动】你心中的刘和珍
师: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风华正茂,激情洋溢,意气风发,可是如此美好的青年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的遭遇,怎么不让人痛惜,痛心,这就是人间最大的悲剧! 假如你是一位雕塑家,刘和珍的家乡想请你为刘和珍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生:

石雕:石雕给人的感觉是亲切朴实,与刘和珍给人的印象极其相似。当我们在柔和的光线下凝视她时,可以感觉到坚硬的石头里涌动着旺盛的生命活力,那是青春与理想的永恒魅力。
青铜:青铜代表刚毅,更能体现出刘和珍为革命献身的情操和她的干练坚决作风。
冰雕:冰是透明的,体现了爱国者灵魂的圣洁。刘和珍背部朝下,身体与地面相夹45度角,上面还有几个窟窿,表明有子弹穿过。一手上举,仿佛想抓住什么,一手撑地。

师:冰雕终有一天会消融,但我认为精神美才是真的美。她消融的那一刻也许正是她精神升华之时,她的高尚形象将永远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活动4【讲授】探讨几类人的形象和作者对其的态度
(一)师:鲁迅说“悲剧就


记念刘和珍君中哪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视频

相关评论:
  • 17023187059记念刘和珍君句子鉴赏及感悟
    井受蓉记念刘和珍君句子鉴赏及感悟如下:1、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2、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3、残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5、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 17023187059鲁迅在巜纪念刘和珍君》里赞扬中国女性的话是?
    井受蓉可以用原文原句回答: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

  • 17023187059在《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请愿的态度是什么?
    井受蓉“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只是徒手?”解读这一句,得看上一句“至于此外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意义寥寥。作者用煤的形成作比,说明人类社会在残酷...

  • 17023187059《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几个句子的解释
    井受蓉假日,一壶清茶,几个友人,围坐清谈。由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聊到段祺瑞长跪谢罪。一位老者说,北洋那几年,中国的报刊发行量居很大,报刊杂志种类繁多。《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称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一千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物问世”。说真的,读近代史我头脑里一团乱麻,对于北洋...

  • 17023187059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的四句挽歌是_ _ _这四句诗的意思是_鲁迅引用此诗有...
    井受蓉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引用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 亲戚或余悲……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潜所作的《挽歌》中的四句,意思是,亲戚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又已经唱起歌来了。人死了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寄托躯体于山陵,(最后)和山陵同化而已。山阿,山陵...

  • 17023187059《记念刘和珍君》重点语句赏析是怎么样的?
    井受蓉《记念刘和珍君》重点语句赏析如下:语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赏析:“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鲁迅称自己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显然,“苟活”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

  • 17023187059《记念刘和珍君》中的重点语句的理解?
    井受蓉“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

  • 17023187059《记念刘和珍君》,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
    井受蓉这里的中国人指的是反动派,意思是反动派的恶劣远远超过作者的预料。

  • 17023187059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中“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一句理解_百度知 ...
    井受蓉---是哀痛者 他们为理想而奋斗,为正义而献身 ---所以而幸福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的这句话,一直震撼着我的内心!刘和珍们是“哀痛者”,这好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国家衰败,他们为国家哀痛!鸦片横行,人心麻木,民族积弱,他们为民族哀痛!水旱...

  • 1702318705980分!!《纪念刘和珍君》中有几个句子如何理解?
    井受蓉80分!!《纪念刘和珍君》中有几个句子如何理解?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句话如何理解?我是讲对这句话的理解,不...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