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喜欢《天窗》的原因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透过小小的天窗看见无限阔大的世界

—四下第三课《天窗》的文本解读

编者将《天窗》放在《乡下人家》之后,在我看来,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二者相较,其中的意趣深究起来,很是令人俯仰微笑的。

《乡下人家》在空间和时间上是自由的,宽阔的,写作视角的转换也是自如的,从春夏到秋,由前五段的视觉到第六段的听觉转变,由之带来的从感觉到心灵纵深处的延伸迁移,前面是感觉到“可爱多了”,“自然、和谐”,第六段不再是单一的在感觉上滑行,转而是丰富感观上的听觉功能,“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是入心入梦的相融,将前面的直观感受深入到心灵的安宁、祥和之境,如此的情感铺垫,才有最后一段顺理成章的情感直抒,两个“不论”既高度赞美了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迷人,更是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作者对乡下人家那种田园环境和生活的无限怀念和向往之情。因此,整篇文章是由视觉—感觉—心灵—情感的脉络走向的。

而《天窗》就迥然别趣了。我们先看题目,若是开课就问学生,透过小小的天窗,你能看见什么呢?我想,是否有同学会惊呼:那不是跟井底之蛙一样吗?只能看到井口大的一个圆圆的天呀!是的呢!你不能说他回答的是错的,但又不全然正确,这里涉及到客观现实与主观世界的不同。我们不妨举杜子美的《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的诗中有画,是窗中画和门中画,透过窗和门,这里的“看”作头可探出窗外来讲,才有小窗和门框可见无限大的千里雪岭和万里而来的船只,大有管中窥豹之味。而乡下人家的天窗,这里还是回应了单元导读的“独特的风景”一词,有别于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城市里的人们虽居高层,但严实的屋顶一览无它,于望天无丝毫抬头既望可讲,而乡下人家的房顶,多是一层,且顶部两边多做拱形的结构,这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建筑艺术特色,这里按下不提。我们回到那个问题,透过天窗,首先要考虑到现实的距离,观者(作者)距屋顶在3米左右,如井底之蛙的的视角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圆,一个方,所以看到的都是一小片,甚至在漆黑的夜,也是模糊的一片光亮,其他都是浮光月影的一瞥。如果这样讲下去,就形成井底之蛙的典故了。然而,非也,非也,作者的看与井底之蛙的看大有不同在于,一个有看过天高地阔的先验实践存在,一个对天地的认知只为眼前一个小小的圆天,因此,已有的认知经验透过小小的天窗发生了现实与主观的奇幻链接,并由此生发出广阔无垠的大世界,大意趣来。

我们首先还是看看文章的关键句: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与“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在我看来,形成因果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为什么那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是因为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显然,作者茅盾作为大家,文采斐然,用词也是极其考究,这两个句子的“慰藉”和“锐利”,对于学生而言,一个是生疏难懂的名词,一个是形容词作动词的意义异化,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而文章三次提到“小小的天窗”极言天窗在视觉效果上是很小的,因为有3米多的视觉差距,而结合文章最后一句“因为活泼好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到‘有’,从‘虚’中看到‘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大,更复杂,更确实”来理解(这里的“更真切,更阔大,更复杂,更确实”四个词语的理解是教学难点之二),透过小小的天窗,看见的稍纵即逝的一个小小的动态之景,瞬间启动想象的马达,用联想和想象做无限宽阔的主观世界遨游。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与《乡下人家》的第一个不同点在于:前者是眼见着乡下人家屋前屋后的不同风物,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我之所以加一个“道”字,是因为那些都是作者眼睛实见的,是在广阔的现实世界里游览所见所感所叹的;而后者是透过小小的物理天窗看见想象世界里的无限自由之风物而生发无限趣味。


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喜欢《天窗》的原因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