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为什么衰弱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道教没落的原因?~

原因很复杂。一是与“清净无为”的教义有直接关系。道教主张清净,并采取先度个人后度世人的态度,所以主动弘道的不多。
二是道教教义主张“宁可失传,不可妄传”。所以世人看不到道教的真面目。大家看到的,已经多是衰落和经济化的“道教”,只留其形,其神已死。
真正的道教,是对老子“道”思想的实践和充分深入后形成的包含了“三十六大法门”的体系。涉及内容十分深入、颇广。
三是道教规定“口口相传,不留文字”。随着老道士的羽化故去,真正意义上的道教逐渐消失,而现代社会急功近利,形成“迷信”风格。
四是国家宗教政策无法落实,至今无《宗教法》,道教的基本利益无从保护,仅有的几座道教宫观,成为空壳。
五是后继无人。现代人多无法吃苦,不能忍受寂寞,或偏好法术,或喜好名利,或逃避现实,或贪图个人利益。目的不一。没有真正可以继承的人。
佛教因时而变,而道教显得极为被动。被动的结果,一方面促成了某些传统规矩和文化的保留,同时另一方面,也促成了伪道盛行。
所以,我们见到的道教,已多是急功近利的“迷信”活动,难以还原其本来面貌了

没有呀

旅游文化之道教篇---天台道教的衰落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是诸多道派的集合体。距今约有1800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最早是东汉顺帝(126-144)时出现的五斗米道,灵帝之际(168-177)又有太平道建立,这是最初的道教。至东晋南北朝,又产生了上清、灵宝、楼观等派别,影响逐渐扩大。至南宋前后,北方又兴起了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等派;南方则出现了天心派、神霄派、清微派及金丹派南宗等道派,此时为道教发展史上宗派繁衍最盛时期。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一些宗派衰弱,另一些宗派又繁衍了;某种条件下,若干宗派又联合成一个大宗派;而另一种条件下,一个大宗派又可分化为若干小宗派,这种宗派兴衰分合现象,贯串道教发展史的全过程。

一、天台山道教组织的发展与衰落。

天台在三国时立县,而道教的活动则要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三茅传说;到三国时,葛玄开始在天台创建道教灵宝派;晋时,上清派茅山宗师许迈游江入赤城山,接着陶弘景到天台山寻杨、许其迹,特别是唐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爱天台山之幽美,隐于桐柏玉霄峰,自号“天台白云子”,曾四次应诏赴京,面圣阴阳术数。其居天台山约40年,传第子70余人,此时天台山道教活动很盛,几乎是上清派茅山之外的大本营道场。后经名道徐灵府、冯惟良、叶藏质、应夷节、闾丘方远、杜光庭等的弘扬传接。得开上清派天台道宗,百余年间绵延不绝。这个时期,天台道观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桐柏观、元明观、白云寿昌观、昭庆院、洞天宫、法莲院、圣寿院等,有千僧万道的规模。

宋时,张伯端号紫阳,撰内丹著作《悟真篇》,提出性命双修理论,创内丹术——以人体为鼎炉,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克服了以往炼外丹(金丹)制造长生不老药的缺点,提升了炼养理论。开创金丹派南宗。五传至白玉蟾时,南宗得以弘扬。到宋徽宗时天台山道教发展达到巅峰。那时不但道教南宗理论在全国影响很大,而且宫观的规模也大、数量多,全县共有宫观36处。著名的有桐柏宫、玉京观、桃源庵、仁靖宫、纯素宫、鹤峰全真院等等。

到元明时,天台道教开始衰落,南宗与王重阳开创的全真道北宗合并,开龙门桐柏宫支派。明代朱元璋实行“三教归一,儒学为主,释道为辅”政策,为以后历代帝王所奉行,且钦定限制道教派别。此后,龙门律宗罕见高道。到清初,得雍正皇帝的支持,冷落而破旧的桐柏宫得到了修葺,全县道教一时得以重兴,但没有道学大作,接着道教地位又下降。随着科举制度的沿袭,儒学的主导地位日渐凸现。清末国力衰退,社会动荡,道教组织松散,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道教受西方宗教的侵蚀,进一步衰败,民间的信仰非道非佛,处于瘫痪状态。以致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文革中,各地道教组织再受冲击,活动一度终止。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请发消息给我,并附上问题的连接,谢谢

道士好象是说:”无量寿佛”吧?

以前还没信佛的时候,对佛道二教就感觉道不如佛.不过多属主观看法:)

一 道教给我的第一个不好的感觉是,吸收民间信仰过多,很多神仙是先在民间产生后再被道教吸收的,虽然佛教也有过这种行为.但远不如道教多.过多的去吸收这些,让人感觉很没原则...

二 道教的教义体系的缺乏,也可能是个人不大了解道教的原因在内,虽然道家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但好象道家转为道教之后,这些理论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在我们这些门外汉眼力所看到的道教,一是内丹修真,二是符咒,却很少看到起专门论述教义的经典.除了原先继承自道家的哲学体系,道教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上并无多大进步,个人感觉这点是道教逐渐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 道教缺乏“方便法门”,佛教追求成佛,道教追求成仙
,先不说二者差异。成佛苦,成仙难,但佛教在成佛之外尚有净土法门,可以先转生到一个相对好的环境继续修法,还可顺带解脱轮回。这种方便好象是道教所不具备的。而这种“方便”恰恰更加吸引一般的民众。一个信佛的人,拿了本净土经典就可以开始修行,而把多本丹经给你,你也看不懂......]

补充:

四 外因,元朝的三次佛道大辩论的失败导致大量道教典籍失传,也是其迅速衰落的原因.
三次佛道辩论是:

1255年,元宪宗蒙哥命福裕与当时全真教“掌教”李志常展开“御前辩论”,全真输理,蒙哥下令清查《道藏》伪经,后来,还把佛教排在全真之上。1256年,李志常被气死。

1258年,新继位的忽必烈下令举行第二次佛道“御前辩论”。全真教首席代表为张志敬,佛门仍为福裕,藏传佛教大师八思巴被命裁定是非。此次全真败得很惨,参加辩论的道士17人被迫削发为僧,全真《道藏》大皆被毁,200多处道观改为佛寺。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令佛道二家辩论,裁决权在皇帝手中,终判道家为输,以此为借口,下诏除(道德经)之外所有的道藏经文印板全部焚毁,这就是历史上发生的“至元毁藏”事件。

呵呵,道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长生不死,羽化成仙,后来大家看看好象没有几个人成仙,就不理他了。佛教讲究的是因果报应,涅磐成佛,无论是死亡还是涅磐,肉身都是要消灭的,是“死”无对证。还有,佛教还给没有大誓愿成佛的众生开了一条路,那就是来世,今生不好,可以努力让来世好点嘛。所以,佛教就比较兴盛了。
呵呵,上面的都是胡说,我想道教衰落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道教的宗教理论体系没有佛教那么严密,道教的道士组织也没佛教的僧团组织那么紧密,道教的教育和传承体系也没佛教做得好,到后期道教人才严重匮乏,还有历史上很多道士跟统治阶层走得又太近,而不像佛教一样始终植根平民。上面的这些原因,应该是道教衰落的根本原因。

~~~~~~~~~~~~~~~~~~~~~~~~~~~~~~~~~~~~~~~~~~~~~~~~~~~~~~~~~~``
楼上那位说道教不如佛教圆满,我想这点并不是道教衰落的原因。在中国的几千年里,人民物质匮乏的年代远比丰足的年代多,在生活重担下的人也远比养尊处优的人多,俗话说仓廪足而知礼仪,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是同样,背负生活的重担而能发心成佛的人毕竟不会很多,我想大多数人信仰佛教只是求一个好的来世,正是这种务实且贴近平民的特点,才使佛教能长盛不衰。而道教真正能和平民大众联系起来的,也就只有驱病除妖等专业人士才能做的事情,或者就是神仙的济困救难,却缺乏个人单独就能修行的东西,所以道教的衰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道教讲究隐,大隐于市,小隐山林
你就能肯定你身边的人就没有修道的?
我听过多了,很多修习道教的人平时生活中看不大出来,也和大家一样工作,学习
楼上有位朋友说道教不究竟,那试问你又到何境界了,评论别人先要自己也进去研究一番才好

南方人喜习道,风流漂逸,来去洒脱
北方人喜习佛,悲心流露,大开大合

不过现如今南方人和北方人性格没以前那么明显了,信息时代了,走南闯北不用坐个马车颠几个月了,哈哈

三教圣人各施一种教化方法,可以使的各种根器的众生都可以得度,道教的精简羞涩难懂如果没有很好的中国文化是很难修行道的,相比来说佛教的精简不论佛教的文化与教义更适合普通的百姓,能够快速的传播另在道教中传播者有名气的毕竟比佛教少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楼上说的也有道理但是无论是什么宗教都是教化众生倒人向善的,一切贤圣皆是诸佛如来的化身何必分彼此呢。阿弥陀佛


道教为什么衰弱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