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的经济文化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闯关东、走西口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 谢谢帮忙回答一下撒 急需 万分感谢哈~

闯关东”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形势所迫,但是,这一移民过程除了对移民本身,对东北三省,对民族、国家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贫苦农民向东北三省的迁移,大大促进了东北三省农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0世纪以前,除辽宁省有一部分耕地外,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几乎都是围场和牧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20世纪初东北三省的土地方得到迅速开发,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11年东北耕地约为1200万垧(1垧=1公顷),1913年为1391万垧,1925年为1521万垧,1928年为1932万垧,1931年为2060万垧。在20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耕地增加了860万垧,平均每年增加43万垧。东北荒地的开垦,耕地的扩大,应当说,主要是关内移民的功绩。东北地区早期的工业十分落后。20世纪后,随着东北三省殖民化的加深,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的物资资源,开始在东北发展现代化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北的工业发展相当迅速,在这些近现代工业中从事艰苦劳动的,主要是关内移民。东北发达的商业和纵横交错的铁路建筑,无不浸透着关内移民的血汗。因此,山东移民对东北三省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东移民东北,促使东北三省与全国人口的分布趋于合理。东北三省自古以来地广人稀,1910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仅23人/平方公里。由于自清末以来山东数以千万计移民的移入,改变了这一状况。到1949年,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即达54人/平方公里,这同全国1953年人口密度60.5人/平方公里相差无几。
  山东移民东北,大大促进了汉民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融合。我国中原地区自辽、金、元、清以来,侵入者大都来自满州和蒙古,使汉族不能向北发展而向南移动。满清以来,复封禁满洲与蒙古,汉人仍不能向北发展,自清朝末期至民国,关内汉人才大规模向东北迁移。所以,山东移民于东北,对汉族向北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汉民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的融合。
  山东移民东北增强了东北边疆的防卫力量,移民在同日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清末以来,东北三省逐渐成为日俄帝国主义角逐之地。20世纪初沙俄妄图向黑龙江南各地移驻侵略军50万,日本帝国主义称我东北三省及热河等地为“满蒙”,恣行其侵略政策。但是,由于关内人民大量移往东北三省,充实了东北三省的力量,并且不断反抗殖民者的侵占和掠夺,有力地遏止了日俄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头。特别是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关内移民起而反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长期斗争。据吉林省浑江市《湾沟公社志》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1932年王振邦与山东老乡聚义百余人抗日。1934年末,他们与日军大小战事三四次,其中第二次战绩最佳,日军死伤惨重,义军为日军所胆寒。”这正表现了山东移民抵抗外侮、保卫东北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闯关东”?
“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是清朝中后期关内人民闯关求生运动的继续。进入民国,山东封建剥削日益加重,军阀混战连年不已,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山东烧杀抢掠,因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上升,加之不可抗御的水旱灾害,把山东广大农民推向更加痛苦的深渊。他们为了谋求生存,每年以几十万人的规模向生存条件稍好的东北三省迁移。
灾荒与战乱是促使山东人口大规模迁移的直接原因。从清代末至民国时期,山东天灾频繁,战争连年不已,酿成极严重的饥荒。例如1927年,山东大灾荒几遍五六十个县,受灾者2000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60%。灾区中之居民,有田不得耕,有房不得住,于是颠沛流离,辗转而赴东三省者,不下百余万人。移民中最多者,为山东沂水、黄县二地之民,日照、莒县、济宁、临沂、菏泽、定陶等地次之。1925年至1928年军阀张宗昌盘踞山东时,任意加捐派款。天灾人祸,导致了1926年至1930年的移民高峰。临朐县1940年至1942年3年大旱不雨,粮食不收,加上日寇汉奸和土匪杂牌军对人民烧杀抢掠,致使该县成为骇人听闻的“无人区”。1940年全县38万人,到1942年只剩下8万人,逃荒东北三省的竟达12.8万人。蓬莱县1942年至1943年由于战乱和旱灾渡海到东北三省者达12.1万人,占当时全县人口的35%。据陵县县志载:1942年至1943年在遭到旱涝夹击的同时,又发生了特大蝗虫灾害,许多人被迫逃荒东北。旱、兵、蝗灾之外,尚有水灾。据历史记载,1921、1924、1925、1937年黄河决口,许多县遭灾,受灾百姓携儿带女,肩挑步行,逃往东北。




东北三省地广人稀,土质肥沃,对山东破产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1931年东北三省已有耕地2亿亩,人口2380万,人均耕地8.5亩,为当时山东同时期人均耕地的3倍。土质肥沃,三江平原谷物收成较山东为好:1931年东三省谷物亩产93公斤,比山东解放前正常年景亩产62.5公斤要多30.5公斤。此外,东北三省尚有大量可垦荒地,这无疑对山东想获得土地的破产农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东北三省工商业比较发达,也是吸引山东破产农民迁移的重要因素。东北三省有丰富的农产品、森林资源以及煤、铁、石油、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这对工商业的发展极为有利。日俄帝国主义的侵入,加速了东北三省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三省作为军事侵略的基地,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工商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吸引着与东北三省毗邻的山东人去经商做工。山东胶东地区每年有大批人去东北三省,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日本帝国主义的征招,使山东大批劳动力被遣往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应付战时紧急状态所需的庞大劳动力不得不依靠关内。据伪满调查,1939年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每年都强行征集和招募二三百万劳工。1940年关内进入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即达122万人,山东便是这些劳动力的主要供应地。据对惠民县1948名迁移者调查,被骗去当劳工的就达1712人,占88%。
  山东与东北三省毗邻,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大抵有两条路线,第一条是西路,由京奉铁路入关,然后沿京奉、南满、四洮等路分散。此外,还有许多贫苦农民拖儿带女,肩挑步行,从柳条边的威远堡门、法库门、辽东边墙的各边口及喜峰口、古北口等处进入东北三省。第二条是东路,移民大都是坐车或步行到烟台、威海卫、青岛、石臼,然后坐火轮船到大连登陆,由南海转赴长春、滨海等地。或是在沿海的小渡口,如黄县的龙口,蓬莱的兰家口、刘家旺、蓬莱城等渡口,坐帆船到营口、丹东登陆。由于路程近、交通便利,路费比较便宜,迁移者只要变卖点家产,或亲朋相助,即可解决。
  山东与东北三省广泛而密切的社会联系,是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心理因素。山东人“闯关东”历史悠久,到清朝末年移民数量已不下几百万。这些移民散居于东北三省各个地区,从事各种职业。他们与山东老家的亲属邻里保持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山东广大破产农民由此取得各种信息,形成迁移动机。如果缺少这些社会联系,移民新到一地,举目无亲,是很难落脚的。

山东人“闯关东”的意义

走西口属于山曲文化范畴,以独唱为主,一般都以7字为1句,上下两句为一段,语言纯朴自然、清新健康。旧社会的“走西口”生活,使山西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歌得到了广泛的交流,所以山曲和内蒙古西部的爬山调,在音调和风格上都很接近。如果细细说来那就长喽,呵呵。

“走西口”极大地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联系。以山西为例,清代以来有一句谚语说:“雁门关上雁难飞,归化圆宝如山堆。山西亢旱没啥事,归化一荒嘴揪起。”所谓嘴揪起,也就是饿肚子的模样。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为山西冲要三关之冠。归化亦即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此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归化为商贾辐辏之地,对于山西经济的影响极大。山西的一些地方,即使本省发生大旱,对于当地社会并无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归化一带发生灾荒,那这些地方的民众就只能忍饥挨饿了——这当然反映出山西的一些地方对于口外经济有着极大的依存度。
而对口外蒙古地区而言,内地大批移民的到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农耕技术,促进了口外农业的发展,移民的辛勤耘作,将传统的农耕界线向北推移,使得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农牧并举、蒙汉共居之乡。而大批经商务工者的纷至沓来,则刺激了蒙古地区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复盛公”是山西乔姓商人的商号之名,他们之于包头城的形成和发展,凸显了昔日晋商与边塞城镇繁荣的密切关系。
此外,“走西口”还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此种交流,除了前述经济方面的影响外,在文化上的交融亦相当显著。譬如,蛮汉调(又称蒙汉调或漫瀚调),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信天游、山歌、蒙古歌曲的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内地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二人台”中最具代表性的《走西口》,状摹的是太原府女子孙玉莲,与丈夫太春新婚不久,就遇到了“咸丰正五年,山西省遭年限”,只得离开爱妻,外出走西口。该剧刻画了一对被迫分离的恩爱夫妻,在离别之际凄苦缠绵的情景。《走西口》剧种的流行很广,目前所见,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均有《走西口》。但就像“西口”对于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涵义一样,《走西口》主人公玉莲的籍贯也有不同的说法,譬如,陕西的《走西口》,就说孙玉莲为延安府人,而不出自太原府。在《走西口》中,对情爱如火如痴的“妹妹”,千叮咛万嘱咐,让“哥哥”记住眼前的土窑洞、热炕头,牵肠挂肚又无可奈何的温柔与烦躁,伴随着起伏跌宕的音乐旋律,穿越了时空,闻之令人动容。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情别绪与人生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移民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走西口的经济文化视频

相关评论:
  • 15034784749山西人为啥要走西口
    卜雯邢3. 在民间,“走西口”中的“西口”通常指的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的杀虎口。这个地区成为了山西人向内蒙古迁徙的重要通道。4. “走西口”不仅是一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更是一个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过程。它不仅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之间的通道,还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 15034784749走西口文化背景
    卜雯邢"走西口"是晋、陕等地百姓为了生存涌入内蒙古归化城等地的历史现象。这一移民活动深刻影响了内蒙古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山西移民作为文化载体,将晋文化带入当地,形成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山西北部的恶劣环境,如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使得许多人被迫“走西口”。例如,清光绪年间的大旱灾迫...

  • 15034784749走西口的经济文化
    卜雯邢此外,“走西口”还加强了蒙、汉人民的相互交流,此种交流,除了前述经济方面的影响外,在文化上的交融亦相当显著。譬如,蛮汉调(又称蒙汉调或漫瀚调),就是蒙汉人民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信天游、山歌、蒙古歌曲的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新民歌。

  • 15034784749...走西口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谢谢帮忙...
    卜雯邢1. 经济推动:山东贫苦农民向东北迁移,促进了东北三省的农业、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20世纪初,东北的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农业生产显著增加。2. 人口均衡:这一迁移现象改变了东北三省人口稀少的状况,与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合理,到了1949年,东北的人口密度已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3. 民族融合:山东移...

  • 15034784749走西口是什么意思
    卜雯邢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

  • 15034784749古代人频频“走西口”,走西口是何原因?
    卜雯邢走西口的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了口外边地与内地的联系和交流,增进了汉蒙之间的民族感情,加快了文化融合的步伐,对后来的多民族繁荣稳定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走西口的内地人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明,促进了内外蒙古的农业发展,改变了当地的单一游牧经济,逐渐形成了农牧...

  • 15034784749走西口是从哪里走到哪?
    卜雯邢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走西口文化 地理位置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现为集中展示“西口文化”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具体含义...

  • 15034784749走西口这一历史事件到底指的是从山西到哪儿?
    卜雯邢走西口是从山西的中部出发,一直向西最终停留在新疆和乌里雅苏台等地区。1、走西口主要是为了增大贸易途径,使经济更加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走西口大多数是说山西人脱离自己的故乡,经过杀虎口,然后到达西边更远的地方去进行贸易。如果说能够成功,那么就能够在当地成为人上人,如果失败很有可能...

  • 15034784749走西口是从哪里走到哪里 山西和陕西等地方的人迁徙到杀虎口
    卜雯邢4. 广义上讲,走西口指的是长城以北从事农业和商品交换的地区。在古代,一些人为了生活所迫或是商贸需要,离开家乡前往这些地方。走西口促进了中原与蒙古草原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发展。在清初至民国期间,走西口在民间非常流行。5. 吉普赛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境迁徙民族。世界上有数百个...

  • 15034784749古代为逃饥荒“走西口”,走西口的人都是农民吗?
    卜雯邢二、走西口的影响走西口也是当时一些地区人们的无奈之举,他们被迫远离家乡,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但是走西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他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带动了各地区的文化传播。因为当时走西口的人来自于不同的地区,所以就产生了文化的交融,大大的促进了蒙古地区和内地地区的联系,增强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