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曹操的功与过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对曹操的功与过的评价~

论历史上曹操的功与过
王靖懿
这是一个百姓民不聊生的时代,凋敝丧乱、战火纷飞;这也是一个诗赋盛极一时的时代,洒脱豪放,气韵沉雄;这是一个士人悲喜交加的时代,时而天堂,时而地狱;这也是一个忠奸难辨难分的时代,忠肝义胆,尔虞我诈......
在这时代里,孕育了一位东汉末年形象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代枭雄——曹操。
  在现代,“白脸奸臣”“阉宦遗丑”是大多数人对曹操的认识,这是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曾经在《讨贼檄文》中写道:“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 陆机曾经说过:“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可谓“无风不起浪”,南宋以来,人们痛恨曹操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曹操虽然有很多成就,而他曹操的奸诈程度之高也是在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
  公元189年秋,曹操仓皇逃出洛阳,躲到自己的亲戚吕伯奢家,吕家人磨刀杀猪款待曹操,但霍霍的声音却使曹操疑心他们要谋害自己,断然砍杀吕氏全家,他又在逃亡的路上一刀捅死了打酒回来的热情的吕伯奢,甚至说出了“宁吾负人,毋人负我”的言语,因为这句话违背人间道德太远,所以人们因为受这句话的影响,而认为曹操是个奸诈无耻的卑鄙小人。事实上曹操他不光是卑鄙,而且还嫉贤妒能。
  有一回曹操进兵汉中不能取胜,进退两难之际,一天晚上正在吃鸡肋,夏侯惇禀请夜间口号,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谋士杨修听到了,认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听到了,很吃惊,就问杨修为何如此,杨修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曹操听到了,非常嫉妒他的才能,就把他以军法处置了。
  但是,曹操真的这么如此不堪,只有缺点,没有优点么?
翻开历史的卷轴,我们不难发现,曹操在许多方面还是很值得赞扬的。
在军事方面,曹操鼓励屯田,把汉初用在边境的屯田之法大力推行与内地,使其在其他军阀们都为粮食而发愁时,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却是风吹麦浪似波涛,百姓合家欢乐,丰衣足食。他自己也因受到郭景图、桥玄、皇甫嵩、朱儁等老臣的影响下,好学深思,白天手不释卷,晚上研习兵法,御敌固守、行军进退之宜,外料敌人变化、彼我虚实、战争之术,经常整夜不停地探讨,在这条道路上,他连克群雄,使其他群雄闻风而丧胆。公元194年,曹操去攻打吕布,为激励士气 ,他火烧城门断绝后路,但一开战就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没,被他视为左膀右臂之一的楼异也战死于城中,曹操自己也狼狈逃走,正当残余人马垂头丧气之时,狼狈不堪的曹操沉思半晌,突然夜袭吕布,因为他算到吕布刚刚得胜,必然松懈,而骄兵必败,果然,曹操扭转局势,大败吕布。他自己也著有《孟德新书》、《兵书接要》与《孙子略解》,而其《孟德新书》十四篇更是继《孙子兵法》、《孙膑兵法》、《阴符》等著名兵书以来的又一著作,可见曹操军事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睿智。
  在文学方面上,曹操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抒情的传统,创造出一些动人的篇章,使四言诗再一次放出光采。他开创了建安文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表达了他对日月如梭的感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又体现了他的广阔的胸襟与伟大的抱负。毛主席也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也是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始祖,可见曹操这种写作风格对后代的影响之深之大。
  在忠义方面,曹操其实在初期也是对大汉很忠的,他在与袁绍等人饮马孟津之时,众诸侯坐观其变、都不肯先出兵之时,只有他和张邈毅然起兵,虽然终因寡不敌众败于荥阳,但他虽败犹荣,得到了众皇亲国戚的肯定,而且他也写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词,可见曹操之秉忠贞之志的思想与信念。曹操在临终之时,对其妻子的言语却如此平和:“吾死之后,汝等需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说完,这个名扬天下一世的枭雄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所以,曹操不仅仅是一个奸诈卑鄙、寡廉鲜耻的奸臣;但他却也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他不仅仅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他也是一个敏感自卑、渴望权欲的的普通男人。我们不能片面地去看待历史,要用全面的眼光去发现历史,总结历史的成功与失败,用历史服务于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26]。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夙愿难遂。

曹操在其军事生涯中,曾发动多次屠城,受到屠杀的战俘与平民达数十万之多。(曹操屠徐州见于上文,《后汉书·孔融传》“曹操攻屠邺”等多处。)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因为文学上的需要,及政治和民间对于“正统”的推崇,而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然而三国志对他的评价,可算是魏蜀吴三国君主之中最高者,陈寿评价曹操为“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俗语“一说曹操,曹操就到”正是用以形容曹操用兵如神,兵贵神速)。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流的军事家。曹操时常打败仗,开始在军事上还是一个乱撞的鲁莽家,绝不像正史上所讲的,是天生的军事才能。但是后来曹操能总结战争失败的教训,并能虚心倾听和采纳臣下的正确判断,因而在对全局其决定作用的战役,如官渡,柳城,渭南之战取胜。作为指挥大军的曹操,在历次战役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指挥才能,有起初指挥三五千人,到后来发展到能够指挥四五十万大军。

毛泽东对曹操持正面评价,他不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还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功:统一了群雄割据的北方中原地区 避免了更多的战争 有利于这一地区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农业生产,社会秩序的恢复;
过:历史角度无过;个人角度也许太过奸诈,他对不起很多人。陈宫,华佗,乃至诈梦而杀的侍卫等;株连九族也是他常用的方法。从而曹操成为了白脸,成了“奸雄”的代名词

武:统一北方,使北方经济逐步在乱世中上升文:蔡文姬归汉,成为历史美谈,也是文学留一笔文化遗产曹操的过无非就是杀人过多,当然有些是因为他个人的原因才去杀人(比如多疑杀人)这点是让我们这些做为后来人不能原谅的,但有些是当时环境所逼迫,曹操也想当个维护汉室的英雄,在反董联盟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反董联盟,真正敢打的就只有孙坚和曹操,但他最终还是被逼走上枭雄的路,曹操功大于过,以致于他的个人魅力永流传世界


简评曹操的功与过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