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王候将相为什么那么讲究死后墓葬的规模及形式?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王侯将相,平民百姓葬坟规格?~

秦汉以后,几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在整个封建社会,坟墓等级分明,
  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郑玄提到“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
  以下至庶人各有差”。(6)后世制度更为严密,唐、宋、元、明、清五朝的典
  章对不同品官和庶人墓地的大小都有具体的规定:
  唐宋元明清
  公侯100 方步
  一品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90 方步
  二品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80 方步
  三品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70 方步
  四品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60 方步
  五品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50 方步
  六品2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40 方步
  七品以下20 方步20 方步20 方步30 方步20 方步
  庶人20 方步18 方步9 方步30 方步9 方步
  坟高也尊卑有别:
  唐宋元明清
  公侯20 尺
  一品18 尺18 尺18 尺16 尺
  二品16 尺16 尺16 尺14 尺
  三品14 尺14 尺14 尺12 尺
  四品12 尺12 尺12 尺10 尺
  五品9 尺10 尺10 尺8 尺
  六品7 尺8 尺8 尺6 尺
  七品以下7 尺8 尺6 尺6 尺
庶人7 尺6 尺6 尺4 尺
  墓碑
  《说文》对碑字下的定义是“竖石也”。碑可以立在庭院中测量日影长
  短,用作计时工具,也可立在门外用作拴牲口的桩子。先秦古书提到的碑,
  都是指这一类长条型的竖石。当时下葬,也在墓穴四角或两边树碑,碑的上
  端凿有圆孔,叫做穿,以穿为支点并控制平衡,用绳索慢慢地悬棺而下。这
  种用来下棺的碑有木制的,也有石制的。棺木放入墓穴后,碑也随之埋入墓
  中。从西汉末年开始,有人把石制的碑立在墓前,既不埋于墓中,也不在下
  葬后撤除,而且在石碑上刻下墓主的官爵姓名,这就成了墓碑。早期的墓碑
  上部仍有穿,顶端或作方尖形,称圭首,或作圆弧形,刻上云气图案,称晕
  首。东汉时墓前立碑蔚成风气,许多墓碑除刻有墓主官爵姓名外,还刻上介
  绍墓主家世生平事迹并加以颂扬的长篇文字,碑阴则详列立碑人的姓名。晋
  代由于墓碑“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13)一度曾予禁止。唐宋
  时准许一定级别的官员墓前立碑。碑首称碑额,刻有螭(chī,无角的龙)、
  虎、龙、雀等图样,碑身下还有碑座,称为趺。当时规定五品以上墓碑为螭
  首龟趺,高度不得超过九尺,七品以上墓碑为圭首方趺,高四尺。明清时更
  把墓碑的形制作为体现墓主身份的标志,规定更为细致:一品为螭首龟趺,
  二品为麒麟首龟趺,三品为天禄、辟邪(传说中的两种神兽)首龟趺,四至
  七品为圆首方趺,圆首的碑又称碣。碑身、碑首的高度、宽度以及趺座的高
  度也都有等差,最高等级的墓碑通高达一丈六尺。原则上庶人墓前不许立碑
  碣,但这种禁令并未严格执行,所以一般人死后墓前大多立有石碑,只是体
  小制陋,又无趺座而已。
  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称为神道。如在神道上
  立碑,就叫神道碑。后世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多刻在神
  道碑上,立在墓前的碑碣一般只刻官爵、姓氏、名讳。《清通礼》规定:品
  官墓碑书“某官某公之墓,妇人则书某封某氏。”八九品以下及庶士碑文曰
  “某官某之墓,无官则书庶士某之墓,妇称某封氏,无封则称某氏。”
  5.石雕群
  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传说中的神兽像等,也是用来
  显示身份的。“所以表饰故垄,如生前之仪卫耳”。(14)这种墓前石雕群最
  早出现于西汉。汉武帝时名将霍去病墓前石雕至今尚存,除一般的动物像外,
  还有力士抱熊、马踏匈奴等造型,这同当时把他的坟丘筑成祁连山的形状一
  样,有纪功表彰的意义。东汉时贵族官僚墓前排列的石兽,不仅有大小多少
  的不同,而且种类也有差别。墓前石人,原本是用作墓主的警卫。二世纪中
  叶,乐安太守麃(piǎo)季长墓前两个石人的胸前分别镌有“汉故乐安太守
  麃君亭长”和“府门之卒”字样。东汉时,太守一级官员的衙署正门由亭长
  和门卒护卫。这种石人,后来有个专名,叫做“翁仲”,(15)象征墓主生前
  的侍从。种种石兽,则叫做“石像生”,体现着墓主高贵的地位。唐代的制
  度是:三品以上官员墓前可置石人、石羊、石虎各2 件,成对排列;四、五
  品官员只能置石人、石羊各2 件,六品以下不得置。宋代三品以上可置石人、
  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四、五品可置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明
  清两代规定:二品以上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2 件;三品置
  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四品置石虎、石马、石望柱各2 件;五
  品置石羊、石马、石望柱各2 件。至于帝王陵墓神道两则排列石雕群,名目
  繁多,宏伟精美,是臣下无法比拟的。如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今
  陕西乾县北)除望柱1 对外,还有飞马1 对、朱雀1 对、立马5 对(原都有牵马人)、武士10 对、狮子1 对、又有少数民族首领石像61 尊。明成祖长
  陵(在今北京市昌平)的神道长达800 多米,两旁列有狮子、獬豸(xièzhì
  传说中的一种独角兽)、骆驼、象、麒麟、马各4 件,二立二蹲,两两相对,(,) 又有武将、文臣、勋臣各2 对,共32 件。
  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的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最初有两重作用,一是
  便于墓主后人寻找,二是便于墓主灵魂出游归来认明止息之所。华表也是一
  种起标志作用的柱状建筑,上端镶有横板,原多木制,后改石制。唐宋以后,
  矗立在墓前的石望柱、石华表往往刻有装饰花纹,与石人、石兽等组合在一
  起,具有表示等级、炫耀身份的意义。
  除明器外,专门用于随葬的物品还有墓志、墓莂(bié)等。墓志的性质
  与神道碑相似,都是记载死者姓名家世生平事迹的石刻文字,而且往往都于
  文末缀有称作铭的韵语颂辞,不同的是神道碑立于墓前神道之上,供后人瞻
  读,而墓志则埋入墓中。墓志起源于东汉,魏晋以后普遍流行。早期的墓志
  形似墓碑而较小,从南北朝后期开始,一般都作方形,由志盖和志石相合而
  成。志盖多作橥顶形(像小盒扣在顶上),一面刻有篆体的标题。志石刻志
  文、志铭,唐代以后还署有撰者、书者的姓名。历代出土的墓志中,有不少
  出自名家手笔,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墓莂又
  称地券、买地券,是给死者带往冥界的一种模仿地契的物品,表示墓穴及其
  周围地段已由死者买下,其他鬼魂不得侵犯其所有权。这种行于鬼魂世界的
  契约虽是迷信的产物,却反映了现实世界中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的
  盛行。最早的墓莂出现于东汉,或铅制,或玉制,或陶制,后世多用砖石或
  木板。早期墓莂的文字与人世真实的券约一样,南北朝以后则多涉怪异,充
  满道教迷信的色彩。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三章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发展
  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中国古代的丧葬制度
  包括埋葬制度和居丧制度,居丧制度还可分为丧礼制度和丧服制度。无论是
  埋葬制度还是丧礼制度、丧服制度,都具有等级分明、形式繁缛这两个显著
  的特点。这种丧葬制度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其中许多内容由国家法典规定,
  还有许多内容在民间相沿成俗,反映了宗法社会中人们的伦理思想和宗教观
  念,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皇帝叫陵,将相和百姓全叫墓。

【在SOSO问问已经有相关的答案啦】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埃及法老的陵墓。中国至春秋时代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而作为为人择地卜葬的堪舆家(风水师),更以阴宅为先务之急。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16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年)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山巅三峰耸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宫所在,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而形体相仿,犹如天然门阙华表捍陵。上面各有土阙,望之似乳头,俗称“奶头山”。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整个地势似一个头北脚南仰卧在大地上的人体。乾陵因山为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有内城外成之分。内城的南、北、东、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和1482米,城垣均为夯筑而成。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六石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碑和六十一个“蕃酋”像,丝毫不减皇宫之气派。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八陵,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洛河南岸的台地上。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大的陵区。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

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郊昌平县北十里处,自公元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后,即打算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年),皇后许氏死,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而是派礼部尚书赵江和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朱棣派出的人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选择的地方。据说,最初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要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犯地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因后面有村叫“狼口峪”,猪旁狼则更危险,也不能用。也曾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不吉利。京西的潭柘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也未能当选。到永乐七年,最终选定了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选定的现在这片陵区。

清东陵位于京东燕山南麓的遵化马兰关附近,它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东傍鲇鱼关,西依黄花山,共有陵墓14处,葬150多人。

关于东陵的选址,流传着一段顺治帝亲自卜地的故事。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时隔不久,顺治皇帝由众多侍卫大臣和八旗健儿簇拥着出外狩猎,他们一路纵马扬鞭来到了京东的燕山山脉,跃上了凤台岭之巅。顺治帝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飘渺。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前瞻后眺,左环右顾,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反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着,将手上佩带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山陵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冲毁陵墓,不仅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实利功能以外,还是一门艺术,其对环境景观的组织是十分重视的。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并逐渐发展成为敬祀天地日月山川的国家祀典。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又指导着人们以人的精神、人伦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寄托他们的生活理想。所以在风水的观念中,也常包含着一种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认为环境思想。

我只知道两个方面,一个是古代人认为人是有灵魂的,死后还会有灵魂存在着,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所以他们希望到那个世界依然想要拥有在现实世界的权利地位等,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另外一方面是这个整体是一种墓葬文化,古代人把墓葬仪式看的很神圣,而墓葬规模和形式不仅代表一个人生前的地位和影响,还代表对逝去之人的尊重,对死亡的尊重。

不信风水的民族,一样讲究墓葬规格。
主要还是迷信。在世享受了。在地下还想享受。

堪舆学认为,阴宅建的好,能荫及子孙

这根中国古老的风水很大关系


古代的王候将相为什么那么讲究死后墓葬的规模及形式?视频

相关评论:
  • 18550234597古代帝王生前位高权重且财富无数,为何死后要葬在宏大的陵墓中?
    乐曼娜答:古代帝王生前位高权重且财富无数,死后要葬在宏大的陵墓中,因为他们觉得:事死如事生。中华文明由于其特有的传承性质,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市井小民,大家都对于自己死后的世界充满神秘性,也一直想一探究竟,无奈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这个难题最终也没有解决,那该怎么办呢?于是古人,特别是有钱的,...

  • 18550234597为什么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
    乐曼娜答:大家知道,古代讲究尊卑有序,王侯将相与平民百姓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大到吃穿住用,小到日常称呼,甚至对于其死后的叫法,都有着严格的标准。按照《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换句话说,皇帝去世叫做驾崩,诸侯王去世叫做薨...

  • 18550234597王侯将相帝王命是指什么命
    乐曼娜答:古称王侯将相之命,有这命格的人只要在适合的地方居住工作,在古代能混到一方大将,甚至运气好点能封侯,就是现在当个高官或者当个富豪也是绰绰有余,这是大富大贵之命!这命格的人不活到八十岁都对不起这命格,一天少吃点地沟油,活个百八十岁都是小意思,这种人命特硬,一般就是出个啥车祸的最多...

  • 18550234597古代真实的“摸金校尉”到底有多神?
    乐曼娜答:现在自有北派摸金、南派倒斗的说法。而摸金校尉寻找古墓的方式也很独特。采用分金定穴的本领。因为古时王后将相为自己死后选择的墓穴及其讲究。更极其讲究风水的说法。而摸金校尉就根据这一点,观天星,看山水。四周的山势和河川便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此地到底有没有古墓。利用反其道而行的方法,比可以在风水...

  • 18550234597古代对人死的几种称谓
    乐曼娜答:1、天子死叫“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为“驾崩” 。2、诸侯死叫“薨”。古代称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3、大夫死叫“卒”。人始于生而卒于死。——《韩非子·解老》4、士死叫“不禄”。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5、百姓死...

  • 18550234597古代哪些帝王将相怕死
    乐曼娜答:不过人家魏征是降臣,为给自己留下点历史名声才一再作秀。可是也不代表他一定就不怕死,毕竟这个人老谋深算,知道唐太宗是明主,不会杀他。要真迫不及待的想死,大可以撞金銮殿的柱子去咯。所以,连蝼蚁都爱惜自己的生命,普通人都怕死,更不要提身居高位的王侯将相了。

  • 18550234597明宣宗为何把朱高煦放在铜缸里,然后把他活活烹死?
    乐曼娜答:3.朱高熙在最后激怒了明宣宗。朱高熙当时只是被明宣宗贬谪为庶民囚禁在宫中,但是当明宣宗去探视时朱高熙将他绊倒,惹怒了明宣宗,明宣宗才把他扣到三百斤重的铜缸但并未杀死,然而朱高熙将铜缸举起的举动再一次激怒了明宣宗,于是明宣宗无法忍受才将朱高熙炙死在铜缸之中。一介莽夫朱高熙的举动彻彻底底...

  • 18550234597为什么诸葛亮死后,要在口中含上七粒米呢?
    乐曼娜答:汉朝的人们已经非常注重丧葬形式,讲究事死者犹如生着,王侯将相之间兴起了金缕玉衣的奢靡之风。在后汉书之中详尽记载着:一个人死后,家属一定要给他沐浴更衣,将死者装殓入棺,口中“饭含”。这个“饭含”,顾名思义就是让死者含着食物上路。但饭含并非一定要在口中含米,有的皇亲贵胄会用玉石...

  • 18550234597“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何北邙会成为古代帝王喜欢的埋葬地?
    乐曼娜答:旱能浇、涝能排,远离了大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尤其兴盛。因此历史上的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儿不但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并且洛阳、安阳、三门峡、南阳、开封、许昌等地都做过都城。为什么我国各代那么多王侯将相人死之后喜欢葬在邙山?究其本质,这类说法的兴起还是因为北邙山合乎了风水地的各类指标。

  • 1855023459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什么意思?
    乐曼娜答: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有权有势的高贵的人,难道生来就比别人高贵吗?王侯将相的贵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我们应该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敢于起义。表现了陈胜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对命运不公平的不满和对抗。这句话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就陈胜称陈留郡王建立张楚政权,也许就是有这一句话的影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