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经主政的四大太后中,名声最差的慈禧,她与光绪,同治是何关系?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四大太后中 为什么慈禧的名声最差?~

所谓“垂帘听政”,就是上朝时,年幼的皇帝坐在龙椅上,后面隔一幅帘子,帘子后面坐着皇太后。皇帝处理家国大事,全凭帘子后面的皇太后一句话。
在中国古代,垂帘听政的现象频频发生。其中,最知名的皇太后有四位,他们分别是:战国赵威后、西汉吕后、北宋刘太后、清朝慈禧太后。
战国赵威后
赵威后是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王后、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孝成王继位为王时,年龄尚幼,就由他的母亲赵威后代为执掌军政大权。
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赵威后的名字,但你一定记得一篇文章《触龙说赵太后》。这篇出现在中学语文中的名作中,赵太后就是赵威后,赵威后就是赵太后。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赵威后溺爱自己的儿子长安君,不愿意将他送给齐国做人质,换取齐国发兵协助抵抗秦国。左师触龙施展三寸不烂之舌,终于将赵威后说服。
赵威后其实是一位很能干的女子。她执掌大权期间,重视民生,体恤百姓,在国家里面拥有很高的威信。
一次,齐王派遣使者前来问候赵威后。一见面,赵威后就问使者:“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高兴了,指责赵威后没有先问候齐王却打听年成、百姓的状况,是先贱后尊。赵威后从容回答:“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从此诞生了“舍本逐末”这个成语。
西汉吕后
吕后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她从小就美丽聪慧,却以果断和狠毒著称。刘邦称帝后,吕后为了巩固西汉统治,也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设计诛杀了赫赫有名的西汉名将韩信;随后,又坚持让刘邦杀掉了另外一名功臣梁王彭越。
刘邦去世后,15岁的刘盈即位为帝。权力欲望极大的吕后,采取垂帘听政的方式,开始独掌大权,长达16年之久。
吕后性格残忍,她痛恨刘邦宠幸的戚姬,就在掌权后将她幽静起来。后又以令人发指的方式将她杀掉。刘盈失声痛哭,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从此放浪形骸,不理朝政。
不过,吕后虽然为人狠毒,处理朝政并不糊涂。她执行“与民休息”的国策,鼓励生产,废除秦始皇制定的恶法《挟书律》,使得西汉经济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司马迁将她纳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评价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种评价是很高的。
北宋刘太后
刘太后叫刘娥,她是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母亲。她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宋真宗年貌差不多,两人关系很好,堪称如胶似漆。
宋真宗晚年时,经常生病。刘娥便得到了处理朝政的机会。到后来,宋真宗更是下诏,让刘娥辅佐皇太子赵祯处理朝政。
1022年,宋真宗去世。12岁的赵祯登基为帝,这就是后来很有名的宋仁宗。宋仁宗年龄尚小,朝政大事实际上由已经成为皇太后的刘娥来处理。刘太后杀伐决断,不亚于前面提到的吕后。她先是诛杀了宦官雷允恭,后罢免了丞相丁谓,稳定了政局。
宋朝有皇帝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传统。刘太后深知自己出身卑微,便很尊重士大夫。她垂帘听政期间,重用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一批名臣。尤为难得的是,吕后掌权后扩充吕氏一族势力,种下了外戚干政400年的恶果;刘太后却不允许刘氏家族干政。
因此,后世史家赞刘太后:“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清朝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1861年,咸丰帝驾崩,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发动辛酉政变,诛杀了顾命八大臣,以垂帘听政的方式辅助年幼的同治帝。同治帝英年早逝,4岁的光绪帝继位,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再次垂帘听政。不久,慈安太后意外身亡,慈禧太后得以独掌大权。
算一下,慈禧太后掌握清朝实际统治权,差不多半个世纪之久。半个世纪间,中国经历了李鸿章所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激荡,惊心动魄。既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又遭遇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外敌入侵,还遇到差点终结她政治生命的“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展示出高超的政治手腕,最终有惊无险地度过。
史家将慈禧太后与武则天等人相提并论,然而,慈禧太后的名声却很差,在四个曾经垂帘听政的皇太后中,堪称最差。很大的原因,在于她对待国内人民的残酷无情,对待外国侵略者的阿谀逢迎。一句厚颜无耻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更是将她永远地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冤,还是不冤呢?

在我国历史上,除了皇帝执掌朝政之外,也涌现过一批女权执掌朝政的例子,他们有的为国家带来了一片太平盛世,有的却使国家陷入水生火热之中,唐朝时期,女王武则天执掌天下,为唐朝带来了一片盛世,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而在近代清朝末年,慈禧执掌朝政却使清朝陷入了毁灭的危险之中,国家在列强的凌辱下苟且投生。

慈禧作为我国最后一位执掌朝政的女性,在后世并没有留下什么好的名声,反而是一片骂名,当初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候,满朝文武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慈禧站出来大声呼喊,要与京城共存亡,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充满热血的斗争,谁知迎来了却是个割地赔款,签订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

作为清王朝后期实际上的统治者,慈禧并没有将国家代领向复兴的道路,脱离列强的屈辱,反而自己独自一人享尽荣华富贵,对于国家所受的屈辱,一忍再忍,丝毫没有反抗的意思,百姓生活在水火之中,令国家支离破碎!

当然,慈禧死后自己也没有落到什么好的下场,死后,慈禧将整个大清的国库,天下的宝物搬到自己的陵墓之中,原本以为自己会这样得以安息,却不曾想列强哪管那么多,他们想要的只是更多,于是列强盗取了慈禧的陵墓,慈禧哪怕是在死后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安息,更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她自己所造成的。

同治是慈禧和咸丰帝的儿子。光绪皇帝父亲是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所以同治和慈禧是母子关系,光绪和同治是兄弟关系,慈禧是光绪的姨,光绪是慈禧的侄子。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挟制,未曾掌握实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抵触,光绪帝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满八位大臣专权,联合东宫慈安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合谋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五人革职或遣戍,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废除八名顾命大臣所拟定的年号“祺祥”,改年号为“同治”,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载湉,清德宗,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岁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直至光绪帝十八岁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出生之后未命名就夭折了(同治帝即位追封悯郡王),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同治即位时,只有六岁,由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辅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治



同治是慈禧的亲儿子,光绪是慈禧的侄子,同治和光绪是堂兄弟。

1、同治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

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2、光绪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

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3、慈禧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扩展资料:

慈禧太后是咸丰帝(1831年-1861年)的皇后,为其生下一个儿子,而且是咸丰帝惟一的儿子。咸丰皇帝20岁登基,在位11年,于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

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此时满打满算26岁。他们的儿子,也就是同治帝生于1856年,此时只有5岁。所以咸丰帝在临终前发布一道谕旨,在小皇帝长大成人亲政前,由肃顺等八位重臣“赞襄政务”,也就是辅佐小皇帝。

咸丰皇帝之所以发布这样一个谕旨,一是因为咸丰皇帝对恭亲王奕欣有防备和不满之心,二是因为咸丰皇帝也不愿意看到自己死后出现后宫干政的可能性,所以咸丰皇帝在自己死后下令将恭亲王奕欣和慈禧排除在宫廷的权利中心之外。

不过,咸丰帝的安排并没有执行下去,六皇叔恭亲王奕欣因为不在八大臣之内,所以心生不满,恭亲王奕欣联合两位太后发动政变,以顾命大臣专权的名义抓捕了“八人帮”,重构清廷权力结构。

恭亲王奕欣以议政王身份统管朝廷日常事务,两位太后一方面照料小皇帝,一方面在小皇帝成人亲政前,代替小皇帝垂帘听政,拥有重大决策同意或否定的权力。

十年时间一晃而过,1872年,同治皇帝17岁,两宫太后以亲政届期,颁布懿旨,鼓励同治帝“祇承家法,讲求用人行政,毋荒典学”。勉廷臣及中外臣工“公忠尽职,宏济艰难”。丙午,同治帝亲政,下诏“恪遵慈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

然而遗憾的是,仅仅三年时间,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咸丰帝惟一的龙种同治帝竟然于1875年一命呜呼,英年早逝,年仅19岁。

咸丰帝与慈禧太后的独苗同治帝没有了,而且没有留下龙种。大清王朝还得继续,那么谁来接班就成为一个问题。慈禧太后的权力来源于咸丰帝,同治帝的权力来源于咸丰帝。那么,新的接班人还必须依照这个原则去寻找,看看哪一个孩子与咸丰帝血缘最近。

咸丰帝最有力量的弟弟无疑是恭亲王奕欣,恭亲王的儿子载澄年龄与同治帝相当,最为合适。

但是考虑到载澄已经成人,已经有了价值观,甚至已经养成了某些恶习,不太好掌控,再加上载澄是同治帝的玩伴,同治帝走上这条不归路,载澄即便没有直接责任也有间接责任。这样一来,恭亲王家的载澄,就这样很简单地排除了。

恭亲王之外,咸丰帝还有一个七弟奕譞。醇亲王奕譞在十几年前“抓捕八人帮”时贡献很大,与慈禧太后的关系也不错,他的太太就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

醇亲王奕譞与慈禧太后的妹妹此时有一个儿子曰载湉。载湉生于1871年,此时仅5岁。如果就血缘关系而论,载湉是咸丰帝的亲侄子,是儿子之外最近的后辈;假如从慈禧太后方面说,载湉是太后的亲外甥,也是除了儿子之外最亲近的晚辈。

双重亲近使载湉成为最合适的人选,还有一层因素是载湉的年龄只有四五岁,还有可塑的潜质,而且更好控制。

就这样,载湉成为同治帝的接班人。

1875年2月25日,年幼的载湉正式被接到宫中,接替刚刚过世的同治帝,年号光绪,是为清朝第11位皇帝。 年轻的小皇帝接受了清朝历代皇帝,甚至可能是中国帝制时代历代皇帝中最好的教育,他的知识素养是清朝皇帝中最棒的。

1886年,十年苦读使小皇帝思想境界、知识积累有了很大提升,一个优秀的君主形象渐露端倪。这一年,年过半百(51岁)的慈禧太后已经执掌政权20多年了,有点厌倦了,而小皇帝也能够处理政务了,所以慈禧太后正式提出撤帘,让小皇帝亲政。

慈禧太后的建议并没有在这次会议上得到完美执行,当她宣布撤帘决定后,小皇帝当即长跪恳辞,醇亲王、礼亲王等也觉得太后的决定太突然太匆忙,太后从此不再理政,恐怕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小皇帝毕竟还是太年轻。

醇亲王、礼亲王建议,慈禧太后确实20多年如一日太累了,确实应该休息了,但此次最好不要一次性辞掉所有的事情,为大清国,也为小皇帝考虑,应该扶上马送一程,让小皇帝在实践中继续提高,逐渐接管政务,或许更合适些。

慈禧太后在各方建议下收回成命,答应在光绪帝亲政后继续训政若干年。这个决定就各方本意来说不必恶意解读,但这个决定确实为中国政治的后续发展留下了巨大变数,使帝制时代皇权中心的惟一性发生问题,所谓帝党与后党就此发生。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逝。在她死前一天,光绪帝也驾崩了。慈禧安排由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皇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湉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载淳

                        百度百科——慈禧



  1. 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光绪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光绪的父亲与同治的父亲同父异母。

  2.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3.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年号“同治”。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1875年在位,在位13年。

  4.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是光绪皇帝名义上的养母,而且也是他的姨妈和婶母

慈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光绪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光绪的父亲与同治的父亲同父异母。


历史上曾经主政的四大太后中,名声最差的慈禧,她与光绪,同治是何关系?视频

相关评论:
  • 13323688483中国四大太后是那四个?
    宓诗宋那拉氏在咸丰帝左右,常干预政事。咸丰帝死于热河后,同治帝即位,她发动了祺祥政变,诛杀了顾命大臣肃顺,载垣,端华等。开始垂帘听政。同治帝死后,她又册立五岁的载恬为光绪帝,继续听政。1881年,她毒死东宫太后,从此开始了她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辽景宗皇后——萧燕燕 萧燕燕,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的...

  • 13323688483中国古代专权的四大女人(吕太后,冯太后,武则天,慈喜太后)都有什么功过...
    宓诗宋慈禧---慈禧是历史上著名的“奢侈”太后,生前酷爱珍珠、玛瑙、宝石、玉器、金银器皿等宝物,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她的陵墓超越了她的丈夫,是清东陵中最精美的。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精美令她死后陵墓被盗、灵魂不得安宁。1928年7月4日至7月10日遵化驻军军阀孙殿英部勾结守陵满员盗掘...

  • 13323688483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
    宓诗宋褚太后 作为一国皇太后,一生中伴历五位皇帝,三次出来垂帘听政,每次还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母亲、婶母、堂嫂;三次册立帝位,国中大事,均以“皇太后诏令”的形式颁布施行;三次临朝听政,又三次退隐归政,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司马聃年幼继位,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临朝执政。&#...

  • 13323688483中国四大太后是哪四个
    宓诗宋萧太后是辽国著名的政汉家,史称她“赏罚分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1009年,承天太后死,时年57岁。谥曰:睿智皇后。清太宗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孝端文皇后的侄女。1625年,她嫁给皇太极为妾。1638年,皇太极称帝,立她为西宫庄妃,后来,她生了...

  • 13323688483历史上像吕后、慈禧这样手握重权把持朝政的女人还有谁?
    宓诗宋第一位是芈月,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的母亲。秦昭襄王刚即位的时候,芈月曾经以太后身份主政,她掌权时期攻灭义渠国,为秦国除掉了一个心腹之患。所以在她执政期间,沿用商鞅变法,让秦国的战斗力迅速提升,最终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第二位是历史上有名的冯太后,她是北魏拓跋濬的皇后,赫赫有名的北魏...

  • 13323688483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政治家有那几位?
    宓诗宋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

  • 13323688483历史上有哪些威极一时的太后、皇后像武曌、孝庄、慈禧之类的?
    宓诗宋一、政治家: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慈禧;垂帘听政五十年,大清走向衰亡。萧燕燕;辽景宗后,杰出的女政治家,有名的萧太后。孝庄太后;皇太极后,辅佐三代清帝,顺治之母。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后,辅佐了献文帝,孝文帝。邓绥;东汉和帝后,执政二十年,颇有建树。窦漪;汉文帝后,最后一...

  • 13323688483中国历史上杰出女性政治家 您觉得哪位最霸气
    宓诗宋中国古代一直是男权社会,但还是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女政治家,比如:妇好、钟离春 、吕雉 、武则天、孝庄皇太后、慈禧太后,其等。中临朝参政的有:1.第一位临朝听政的太后:芈月 2.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吕雉 3.历史上第一位女改革家:冯太后(北魏)4.最著名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萧太后(...

  • 13323688483我国历史上哪些有作为的太后
    宓诗宋西汉窦太后,北魏冯太后,清朝孝庄太后,南宋谢太后,

  • 13323688483宣太后,武则天,慈禧她们分别在什么朝代谁在前
    宓诗宋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