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为什么叫洋芋又叫马铃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马铃薯别称探秘:马铃薯的名称丰富多样,反映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历程和文化交流。意大利人称之为地豆,法国人称作地萍果,德国人则将其命名为地梨,美国人则习惯称之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则称作荷兰薯。在中国,云南和贵州地区多称其为芋或洋山芋,广西称之为番鬼慈薯,山西则习惯称之为山药蛋,而东北各省普遍称之为土豆。鉴于这些混乱的名称,植物学家为马铃薯取了一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2) 马铃薯的产量和适应性: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中国的马铃薯主产区包括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西南山区的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马铃薯通过块茎无性繁殖,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开始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最佳气温为16~22℃。夜间块茎形成的最佳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生长速度会减慢。出土和幼苗期若气温降至-2℃则会遭受冻害。开花和块茎形成期是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干旱时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确保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一般而言,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马铃薯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虽然马铃薯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且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每亩保苗的密度不能少于4000株。
(3) 马铃薯的起源和传播:马铃薯,亦称土桥毕豆、地豆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到欧洲。最初,人们因其美丽的花朵而将其视为装饰品。后来,法国农学家安·奥昌消渗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践中,发现马铃薯不仅可食用,还可制作面包等食品。自此,法国农民开始广泛种植马铃薯。十九世纪初期,俄国彼得大帝游历欧洲时,用重金购买了马铃薯,并在宫廷花园种植。之后,马铃薯逐渐在民间推广种植。马铃薯传入中国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已居世界第二位。


土豆为什么叫洋芋又叫马铃薯?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