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杜预传文言文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晋书》杜预 翻译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

他爷爷杜畿,曹魏时官至尚书仆射.他爸爸杜恕,官至幽州刺史.杜预学识渊博,了解很多方面的知识,懂得历代兴亡的道理,他常说:"在功德方面我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立功立言这样的事我还是能做一些的." 他小的时候,他的爸爸不愿意为宣帝司马懿效力,最后到死也没受到重用,所以杜预也一直没能做官.后来文皇帝司马炎当皇帝后,杜预娶了皇帝的妹妹高陆公主,于是便被任命为尚书郎,并且继承了爷爷丰乐亭侯的爵位.他参加工作四年以后,调到了相府当参军.钟会伐蜀的时候,杜预被任命为镇西长史。后来钟会谋反,他的同事大多遇害,只有杜预通过自己的智慧避免了灾祸.回去之后朝廷给他增邑千一百五十户。

太多了,后面不知道要翻译到什么时候,而且还有不懂的地方,如果大家每人翻译一段,应该能很快完成.后面一段我不懂,还想请教一下楼上的同志.与车骑将军贾充等定律令,既成,预为之注解,乃奏之曰:“法者,盖绳墨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

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难犯则几于刑厝。

刑之本在于简直,故必审名分。审名分者,必忍小理。

古之刑书,铭之钟鼎,铸之金石,所以远塞异端,使无淫巧也。今所注皆纲罗法意,格之以名分。

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理也。”诏班于天下。

2. 《晋书》杜预 翻译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他爷爷杜畿,曹魏时官至尚书仆射.他爸爸杜恕,官至幽州刺史.杜预学识渊博,了解很多方面的知识,懂得历代兴亡的道理,他常说:"在功德方面我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立功立言这样的事我还是能做一些的." 他小的时候,他的爸爸不愿意为宣帝司马懿效力,最后到死也没受到重用,所以杜预也一直没能做官.后来文皇帝司马炎当皇帝后,杜预娶了皇帝的妹妹高陆公主,于是便被任命为尚书郎,并且继承了爷爷丰乐亭侯的爵位.他参加工作四年以后,调到了相府当参军.钟会伐蜀的时候,杜预被任命为镇西长史。后来钟会谋反,他的同事大多遇害,只有杜预通过自己的智慧避免了灾祸.回去之后朝廷给他增邑千一百五十户。

太多了,后面不知道要翻译到什么时候,而且还有不懂的地方,如果大家每人翻译一段,应该能很快完成.

后面一段我不懂,还想请教一下楼上的同志.

与车骑将军贾充等定律令,既成,预为之注解,乃奏之曰:“法者,盖绳墨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难犯则几于刑厝。刑之本在于简直,故必审名分。审名分者,必忍小理。古之刑书,铭之钟鼎,铸之金石,所以远塞异端,使无淫巧也。今所注皆纲罗法意,格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理也。”诏班于天下。

3. 求文言文“势如破竹”翻译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4. 《晋书 王浑传》文言文翻译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也。王浑深沉儒雅有器量。承袭了父亲京陵侯的爵位,被封为大将军曹爽的属官。曹爽被杀后,按照惯例,他也被免了官。后来起用为怀令,参管文帝安东军事,逐渐升迁为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咸熙年间任越骑校尉。武帝接受封禅,加封王浑为氦缉份垦莓旧逢驯抚沫扬烈将军,迁任徐州刺史。当时遇上灾荒饥饿,王浑开仓振济,百姓依赖他。泰始初年,增加封邑一千八百户。一段时间后,迁任东中郎将,监理淮北诸军事,镇守许昌。屡次陈述治国方略,意见多被采纳。

转任征虏将军、监豫州诸军事、假节,兼领豫州刺史。王浑的管辖地与吴边境相连,他宣布威信,前后来投降依附的吴人很多。吴将薛莹、鲁淑的军队号称十万,鲁淑军向弋阳,薛莹军向新息。当时州兵都放假休息,军队只有一旅人,王浑用船悄悄渡过淮河,出其不意,薛莹等人没有料到晋军的到来。王浑打败他们,因有功封王浑的次子王尚为关内侯。迁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镇守寿春。吴人大规模在皖城屯田,图谋在边境制造祸害。王浑派遣扬州刺史应绰督统淮南各军攻破他们,并且攻破了另外一些军屯,焚烧了吴人积储的谷物一百八十多万斛、稻苗四千余顷、船六百余艘。王浑于是在东部边境陈兵,了解那里地形的险易,逐个地观看敌城,考察攻取的形势。

等到大规模讨伐吴国,王浑率军队从横江出兵,派遣参军陈慎、都尉张乔攻打寻阳濑乡,又攻击吴牙门将孔忠,都打败了他们,俘获吴将周兴等五人。又派遣殄吴护军李纯占据高望城,讨伐吴将俞恭,打败了他,斩杀俘获很多。吴国的历武将军陈代、平虏将军朱明恐惧而来投降。吴丞相张悌、大将军孙震等人率兵数万向城阳进发,王浑派遣司马孙畴、扬州刺史周浚打败了他们,在阵前杀死两员将领,并斩首七千八百人,吴人十分恐惧。

转任征东大将军,又镇守寿阳。王浑不崇尚刑法,处事决断公正。当时吴人刚刚归附,很是有畏惧之心。王浑安抚外乡人,诚心安慰接纳,座上没有空着的席位,门前没有滞留的宾客。于是江东人士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太熙初年,迁任司徒。惠帝即位,加授侍中,又在京陵设置士官,如同睢陵那样。等到诛杀杨骏,重视旧臣,于是加授王浑军职。王浑认为司徒是文官,主掌国史不统领军队,统率军队则下属官吏穿红色服装。自认为偶然受到一时的宠幸,权且掌管军队,不符旧典章,于是命令自己的下属官吏都穿黑衣。议论的人赞美他谦虚而识大体。

王浑在所担任的职务上,一直有名望,元康七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

5. 我将势 如 破 竹

势如破竹,中国成语。解释: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竹子横着切很困难,但是竖着切只要有破口就很快,所以有下面几个启示的切入点

1.正确的方向事半功倍(切的方向)

2.正确的行为事半功倍(切的方法)

3.全面掌握事物的本质事半功倍(横着切与竖着切的比较)

4.有正确的方向就要有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才能势如破竹

有疑问再补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 文言文< >翻译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在沅江。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现在趁士气高涨,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忙灭掉它,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一路战鼓齐鸣。多数人认为,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直冲向吴都建业三国末年,准备出兵攻打东吴,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毫无阻挡,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他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 公元279年,战士威武雄壮,战旗飘扬,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杜预认为,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晋武帝统一了全国,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斗志正旺,分成六路水陆并进,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纷纷打开城门投降。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以免留下后患。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攻打吴国、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此时。成语“势如破竹”,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晋书杜预传文言文视频

相关评论:
  • 18989711929文言文短篇成语
    龚泳菊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

  • 18989711929李舜臣文言文
    龚泳菊《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 《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怿,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 14。 2. 宋史 文言文翻译 李舜臣 李舜臣表字子思,是隆州并研人(今属山西)。 李舜臣出生后四年就会读书,八岁就能写文章,稍大一点就通晓古今,推测...

  • 18989711929宋史 文言文翻译 李舜臣
    龚泳菊《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怿,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14、大侵:亦作“大祲”。严重歉收,大饥荒。《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五谷不升谓之大侵。”范宁注:“侵,伤。”杨士勋疏:“大侵者,大饥之...

  • 18989711929谢曜的文言文
    龚泳菊《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 《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怿,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 14。 6. 悼念亡妻的文言文有哪些啊 速度 急啊 悼亡诗三首 潘岳 一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

  • 18989711929锐不可挡和锐不可当的区别
    龚泳菊正确写法:锐不可当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读音:ruì bù kě dāng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翻译:他的锋芒不可抵挡。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引用:欧阳山《三家巷》八:那是锐不可当,...

  • 18989711929揭傒斯文言文
    龚泳菊《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余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 《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怿,虞允文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广德军。” 14。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

  • 18989711929随时文言文
    龚泳菊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

  • 18989711929势如破竹文言文中有两个成语是什么?
    龚泳菊势如破竹文言文中有两个成语是什么?——答案:势如破竹、迎刃而解。势如破竹 【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解释】: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

  • 18989711929写出20个成语的文言出处及翻译
    龚泳菊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

  • 18989711929请搜集30个成语的出处,以及出处文言文的解释
    龚泳菊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