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高一地理问题。。~

冬至日那天是南楼影子最长的时间,所谓的最小楼距其实就是南楼影子最长时的影长。
冬至日38°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38°-(-23°26′)|=28°34′
冬至日南楼正午的影长L=hcot28°34′
即北楼与南楼的最小距离不能小于hcot28°34′。
如果你以后遇到此类问题,但楼房不是建在平地上而是建在山坡上时,如果是向阳山坡,楼距可以小于hcot28°34′;如果是背阳山坡,则楼距要大于hcot28°34′。

  3、地球的运动
  (1)自转、公转概况对比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和自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周期 ①恒星日: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自转了360°,需时为23时56分4秒。
 ②太阳日:人们平常所说的“一天”,自转了360°59′,需时为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天文上通常所说的年是365日5时48分46秒,这是一个回归年。速度 ①角速度:大约每小时15°,每4分钟1°,除两极无角速度外,各地相同。
 ②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赤道最大,向两极逐渐减小,南北纬60°处大致相当于赤道的一半,极点无线速度。 ①角速度:每日向东推进1°
 ②线速度:平均每秒约30千米,近日点较快,远日点教慢。地理意义 ①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②产生了地方时的差异
 ③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④影响地球的形状,使其成为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式  (2)地方时;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使经度不同的各地时刻早晚不同,东边地点的时刻要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这种因经度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3)时区和日界线:时区的划分是为了统一时间的标准,根据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转过经度15°,而将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日界线是为了避免日期紊乱,经国际规定将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每个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统一本时区标准,由于相邻的区时相差1小时。日界线两侧是日期的变更,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4)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运动所经过的路线,称为公转轨道,也叫黄道。它是近似圆的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每年一月初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5)黄赤交角;地球公转与自转是同时进行的,即边自转边公转。公转时有两个特点:(1)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保持66°34′的夹角不变。(2)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由于有以上两个特点,所以公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平面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现在的黄赤交角是23°26′(如下图所示)。  (6)四季更替:四季是指地球上春夏秋冬的循环周期。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二季就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在气候统计工作中,一般把3-5月划分为春季(北半球,下同),6-8月划分为夏季,9-11月划分为秋季,12-2月划分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7)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以及阳光照射的情况,把地球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如下表,下图所示)。 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极圈到南极;北极圈到北极。阳光照射情况一年中太阳光可直射二次(回归线上一次)既不会受到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阳光斜射厉害,并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太阳光热情况最多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最少 [复习指导]本章知识可概括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部分是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复习时应紧紧把握住这两个方面。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这部分内容涉及的天文学知识极其丰富和广泛,首先应从搞清各种天体的基本概念入手,因为这是了解各种天体之间互相关系的基础。复习时,要通过分析对比掌握各种天体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  2、天文知识大都属于宏观现象,地球上的人们很难全面、真实地看到这些事物的本来面貌。因此,复习时就要特别注意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搞清各种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复习有关太阳的知识时,主要应明确两点: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源泉;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复习有关太阳系的知识,也要明确两点:
  (1)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适中位置,是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2)从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共性中,认识地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二、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方法进行复习,明确以下问题:
  (1)地轴、两极和赤道是根据地球自转确定的,它们是划分经纬度的主要依据;
  (2)地面各点自转角速度相同,即每小时自转15°,但线速度不同。赤道自转的线速度最大,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到了南北纬60°的地方约减小到只有赤道的一半,到了南北两极自转线速度减小为零;
  (3)太阳日和恒星日,主要是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产生的差别。恒星日是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比恒星日多3分56秒,这是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日公转造成,是目前人们使用的时间。  2、区时计算: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同一条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总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区时的关键。计算方法如下:
  (1)从两地的时区差,求出两地的时间差。若已知时间的甲地与所求时间的乙地都为东时区,或都为西时区,则两地的时区数之差,即为两地的时间差。若已知时间的甲地与所求时间的乙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之和,即为两地的时间差。
  (2)根据东早西迟的道理,采用东加西减的算法,求出某地时间。即已知东边地方的时间,减去时差,便得出西边某地的时间;反之,已知西边地方的时间,加上时差,便得出东边某地的时间。
  (3)在相加的过程中,如出现结果大于24小时,那么要把得数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上一天;反之,在相减的过程中,如出现不够减的情况,那么要加上24小时来减,日期要退后一天。  3、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首先要明确东、西十二区的位置,即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西侧,西十二区在日界线的东侧。由于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都比西十二区早一日,因此,从东十二区向东越过日界线到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日;反之,从西十二区向西越过日界线到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上一日。  4、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是认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关键所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由此可见,黄赤交角是认识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关键所在。黄赤交角与其产生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可用下面图式表示: 5、太阳高度就是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交角,也就是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对于某一地点来说,太阳位于头顶时太阳高度为90°,而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时,太阳高度为0°。就全球而言,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为90°,从这里开始向两侧降低;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正午太阳高度可用公式计算,如果出现负值说明在地平线以下(此处太阳还没有升起来)。  6、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列表如下:日  期3月21日和9月23日6月22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直射在赤道上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节气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
北半球秋分日(9月23日)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冬至日

认准三类线及其关系
三类线:
1. 太阳光线:太阳辐射至地球的光线是相互平行的,其中有一条光线垂直于地表(称为太阳直射光线);太阳光线照射的地球表面是昼半球,无太阳光线照射的地球表面是夜半球。
2. 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晨 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至昼半球的分界线,晨线上的各点同时日出;昏线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至夜半球的分界线,昏线上的各点同时日落。晨昏线(圈)与赤道相互平分。
3. 经纬线:经纬线相互交织,有无数条组成。需要认清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重要的纬线有:赤道、太阳直射的纬线、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
重要的经线有: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太阳直射的经线)、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在赤道上与晨昏线相交的经线、180°经线、20°W、160°E。
三类线的关系:
1. 太阳光线与晨昏线的关系:太阳光线的延长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其中太阳直射光线的延长线与晨昏线垂直相交于地心。
2. 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二分日时二者重合;其余时间二者相交。
3. 晨昏线与纬线的关系:二分日时二者垂直;其余时间二者存在相切、相交、相离三种关系,在此期间晨昏线始终与两条纬线相切,切点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晨昏线与小于极昼、极夜最低纬度的各条纬线相交;与大于极昼、极夜最低纬度的各条纬线相离。
找准四个点
1. 直射点:确定太阳直射的经度和纬度。
2. 切点:确定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取值范围∈〔66.5°,90°〕),确定0时经线与12时经线。
3.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确定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4. 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确定某条纬线上昼弧或夜弧的经度差,据此推算出某地的昼长或夜长。
理清四组数字关系
相等关系:
1. 同一天同一条纬线上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昼夜长短也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同一条经线的地方时相同。
2. 与直射点纬度差相等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 直射点的纬度数等于出现极昼或极夜的纬度范围。
4. 某日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且一天不变。
5. 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直射点的纬度。
6.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纬线,一条纬线的昼(夜)长等于另一条纬线的夜(昼)长。
7. 赤道与晨昏线的夹角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相等。
8. 赤道各地的昼长等于夜长(都为12小时)。
互余关系:
1. 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 直射点的纬度与赤道与晨昏线的夹角互余。
互补关系
0时经线的经度与12时经线的经度互补。
对跖点关系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两切点的经纬度关于地心对称。
把握四种基本规律
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除赤道外,其它纬线各地的昼夜长短都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其规律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另一半球相反。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由太阳直射点呈同心圆状向四周递减。
4. 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北半球夏半年,全球各地均日出东北,日落西北,且纬度越高,北偏角度越大,至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出正北,日落正北。
北半球冬半年,全球各地均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纬度越高,南偏角度越大,至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日出正南,日落正南。
学会五种计算
1.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在光照图中计算地方时与区时,一般要首先确定四个时刻中的一个时刻,即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太阳直射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平分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然后在进行计算。
2.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式中的纬度差是指所求地点与直射点间相差的纬度数。
3. 午夜太阳高度的计算:
这里的午夜太阳高度是指极昼区某地0时的太阳高度角,其计算公式为:午夜太阳高度=纬度和-90°,式中的纬度和是指所求地点与直射点间纬度数相加。
4. 昼夜长短的计算:
一般的方法是:首先确定昼半球或夜半球,再根据某条纬线上晨昏线与经线相交两交点的经度差,计算出昼弧或夜弧的度数,最后用昼弧或夜弧的度数÷15°/h,得出昼长或夜长。当然也可用日出日落的时刻求昼长或夜长,如求昼长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求昼夜长短也可用下一问题中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公式。
5.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推断日期、季节和各类自然现象
日期、节气或季节的推算,一般要根据:①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如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夏季;②极昼、极夜的范围,如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冬季。
各类自然现象推断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季节,然后依据各季节应出现哪些自然现象再加以判断。
另外,新旧日期范围的确定,要确定0时经线的经度,从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地球上新一天的范围,从0时经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一天的范围

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一、考试内容分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太阳系图: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的分类及各自的成员(地球的普通性) 小行星带的位置 彗星 中心天体:太阳(质量最大)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的特殊性) 宇宙环境的原因: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地球自身的原因:适宜的日地距;适宜的体积与质量 太阳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重大的影响 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 影响:是自然界水、大气、生物循环的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的能量(太阳能和化石燃料) 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分层 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比较 对地球影响 光球层 黑子 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对气候:降水与黑子数的相关性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干扰地球磁场,引起磁暴 色球层 耀斑 最强烈的太阳活动显示;但两者常相伴出现,活动周期为11年 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周期 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北极逆时针; 南极顺时针 周期:1个恒星日 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一 二 昼夜更替 晨昏线的含义、位置 太阳高度的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太阳高度?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0 昼夜更替的周期及意义:1个太阳日(24小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自西向东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每15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 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之三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处不偏 影响:风向;洋流;河流两岸冲刷和泥沙堆积状况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 公转方向:同自转相同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及大致日期 周期:1个恒星年 速度的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 黄赤交角(体现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重视黄赤交角的立体图和平面图: 理解图上重要的点、线、面、角及其关系,并要求会画、会描述 地轴、晨昏线、赤道面、黄道面、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太阳直射光线(点) 黄赤交角与地轴的轨道倾角的关系 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位置的移动——地表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配变化 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周期:——以1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 线间往返移动(线上有一次直射;线间有两次直射) 黄赤交角的变化会导致五带范围的什么变化? “二分二至图” 地球位置及相应的日期和节气、公转方向、地轴指向、近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公转速度的变化

北京为东八区,东经120°
一个时区的宽度为15°,所以没相隔1°,时间相差4分钟。
所以此时全球时间为0时0分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36分,即156分钟,经度相差为156/4
=
39。该地时间为比北京早,所以该地经度为120+39
=
159,即为东经159°
另一地的经线显然与东经159°一起平分地球,所以为西经21°

对流层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有明显的大气对流运动,即空气受热上升,而空气上升所能达到的高度就可以看成是对流层的厚度。夏季是四季中气温最高的季节,空气受热上升现象明显,能上升到更高的高度,所以夏季对流层相对更高一些。


高一地理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3667203161地理高一上学期,提出20个地理问题。举出20个与课本知识联系密切的地理...
    钟瑾茗答:1、中国东西相差四个小时。因为中国东西相差62经度,横跨四个时区。2、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原因是: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3、中午十二点时,地上的影子最小。因为太阳的正午高度在在一天中最小。4、全球气温在不断上升,最主要原因是,植被大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增多。5、汶川发生地震。由于...

  • 13667203161高一上学期,提出25个地理问题
    钟瑾茗答:断流天数 9天 11天 82天 121天 136天 226天 142天 42天 28、上表为黄河利津断流的资料,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较少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植林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局部气候 B.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强化公民...

  • 13667203161关于高一地理方面的问题
    钟瑾茗答:1、东一区的中央经线是15。E 2、0。属于中时区,并且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 以上两题解释:一个时区有15个经度组成,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顾名思义就是将时区平等的分为左右两部分,即左边、右边各7。5度。而零时区(即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0°,所以中时区的范围就是西经7.5°~东经7.5°,以此...

  • 13667203161高一地理必修一有关于时区一类的问题
    钟瑾茗答:(更正: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以及另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经度)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首先根据二者的地方时差空橡薯换算成经度差,换算关系为地方时如链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再根据时间先后判断东西。例如: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10:00,求此时地方时为8:00的经度。二者地方时差为2小...

  • 13667203161高一地理学不好的原因分析
    钟瑾茗答:而高中地理是要在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判断地理事物,并分析其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所以光靠“背地理”肯定是学不好的。第四,是相关知识的联系问题。高一第一学期,学地理所需的相应的数学和物理知识还未学到,所以同学们在学地球这一单元时,普遍缺乏空间 想象力 ,而在学大气这一单元...

  • 13667203161高一地理必修一有关于时区一类的问题
    钟瑾茗答:(更正:已知某地的经度和地方时,以及另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经度)与上一问题存在逆过程思维。首先根据二者的地方时差换算成经度差,换算关系为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再根据时间先后判断东西。例如:已知100°E的地方时为10:00,求此时地方时为8:00的经度。二者地方时差为2小时,换算成...

  • 13667203161高一地理难点有哪些
    钟瑾茗答:高中地理学科中,一些难点知识主要分布在课程的前半部分。首先是地球运动相关的概念,包括自转和公转的规律,以及这些运动在地理学上的意义。学生往往难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接下来是关于大气热力状态的复杂理解,大气运动的形式,包括热力环流以及大气和季风环流的机制。最后,气压带和风带...

  • 13667203161高一地理时区问题
    钟瑾茗答:1、从东边越过180度经线,日期加一天,时间不变;反之,从西边越过180度经线,日期减一天,时间不变。东十二区总是第一天的开始。2、本初子午线是0度经线,为了划分时区而定的。本初子午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3、知道某地的时间,推断此时处于0点或24点的时区,处于0点或24点的时区以西到西十二区...

  • 13667203161高一地理的问题:怎么样辨别纬度和经度,还有各地区的时差怎样方便地计算...
    钟瑾茗答: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区时经度每隔 15 度差一小时,地方时经度每隔1 度差 4 分钟。练习:北京与兰州的地方时差是 49 分 44 秒,已知兰州的地理经度为 103°53′,北京 的地理经度是多少?1)计算 49分 44 秒的经度差:经度 15...

  • 13667203161高一地理九个问题!坐等答案!
    钟瑾茗答:降水量少而晴天数目占了一年里绝大部分时间,年日照时数自然多。另外太阳能资源与气温没有太必然的联系,比如海南,雨天多,太阳能资源远不及青藏高原 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1 磁暴,会导致无线电等暂时无信号。 2 太阳风 3 也会影响地震、水旱灾害 其事地理还是很有意思的,望采纳!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