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名词解释 和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名词解释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什么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比较而言,无论是建筑、实用工艺等实用艺术,还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和戏剧、影视等综合艺术,都通过塑造出的艺术形象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这些艺术形象不仅可以看到或听到,甚至有些还可以触摸到。唯有文学这门语言艺术所描绘的形象例外。

所谓文学形象的感知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换言之,读者只有了解了某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和思索,才能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形象蕴涵的思想意义.(文学语言→读者想象→文学形象)
歌德说:“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与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符号性密切相关.文学作品是用“文字”,即“语言的替代性符号”来描绘形象的.语言符号虽然也有声音或书面的载体,能为人们的知觉所把握,但不能直接再现事物本身的形象,直接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或听觉.读者必须懂得符号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外语文学),通过对文字的阅读,语义的理解,根据语言符号的提示与刺激,产生想象和联想,唤起以往类似的经验和体验,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以此言之,读者至少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懂得并熟练掌握、理解该作品所用的语言;
(2)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3)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经验和感受.
因此,文学形象缺乏直观性,是非物质的,是一种必须诉诸想象才能被感知和领悟的间接性形象.
萨特说:“小说给人的不是物,而是物的符号.光凭这些符号,即指示虚空的文字,怎么能建立一个站得住脚的世界呢?”(《论文学》)……召唤读者自由想象.
参考:文学理论课程讲义《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可以说是文学区别于其他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它需要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修养,通过积极活跃的联想和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构成了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因而人们又把语言艺术称作“想象的艺术”。


文学的名词解释 和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名词解释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